文/尹伊兒
小戲骨版《紅樓夢》剛開播,我并沒有馬上去看,以為又會和新版一樣,是個噱頭劇。昨天我才全部看完,實在驚艷。
一 、 豆瓣評分為何能達到9.3分?
1、主線選的好,劇本寫的妙
① 小戲骨版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主線,拋開了不適合兒童的情愛部分,宣揚了知恩圖報的傳統精神,對兒童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大家知道,《紅樓夢》主要是以寶黛愛情為主線,著重描寫賈府由勝轉衰的歷史趨勢。除了這條明線之外,還有一條暗線,就是劉姥姥三進榮國府。
劉姥姥是王夫人的遠房窮親戚,她三進榮國府,見證了這個封建貴族大家庭興衰成敗。
一進榮國府,是為尋找活路。慶幸的是,賈府沒有把窮親戚拒之門外,劉姥姥一家得以安穩過冬。賈府無意的善念便有了與這個窮苦莊稼人的聯系。
所以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更多的是感恩,她帶來了瓜果時蔬給賈府人嘗鮮??汕傻氖牵Z母留劉姥姥游園,見識了貴族大家族的氣派。
最后一次,是聽說賈府抄家,憂心忡忡,著急去探望鳳姐,并為報恩救下了被賣的巧姐。
以小孩子的視角看,愛恨情仇是不適合的,小戲骨這版選的這條線巧妙的避開了寶黛愛情。
它所表示的現實意義就是窮富在一線之間,沒有永遠的富人,也沒有永遠的窮人?,F實中貧富差距仍十分明顯,不光是在教育兒童也是在警醒一些大人,要看的見窮人,看得起窮人,知道積德行善樂善好施,也要懂得知恩圖報,有恩必報。
②87版王扶林拍的《紅樓夢》是目前最為接近原著的經典之作。今年又是87版《紅樓夢》開播的第三十周年。為了向87版致敬,小戲骨版《紅樓夢》應運而生,可以說是迷你八七。潘禮平團隊更是向87版買了版權,有87經典引路,小戲骨版能差嗎?
此外,整個小戲骨版《紅樓夢》有詳有略,層次分明。
除了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故事外,還有重頭戲——元妃省親,寶玉挨打,探春協理大觀園,檢抄大觀園這些都是原著中最為精彩的地方,是有必要了解的。拍攝時也都按照原著來,大段大段的臺詞,小演員們卻記得十分牢固。
當然也涉及了許多經典的畫面——寶黛共讀,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湘云醉眠,螃蟹宴上詠菊花詩,探春遠嫁等,這些小戲的穿插對于整部戲情節的完整性上也有著一定作用。
2、受眾群體龐大,老少兒童皆宜
①首先它完全由兒童表演,剔除了情愛部分,故事情節簡單明確,使得《紅樓夢》內容和主題更通俗易懂。所以少年兒童是完全可以看的。
②有句話是“認識的人越多,越喜歡孩子?!焙⒆拥氖澜缡亲罴兇飧蓛舻模幌翊笕耸澜邕@么復雜多變。
她明亮的眸子,透著對世界純粹的幻想;她甜甜的笑容,甚至可以化開冰天雪;她不經意間的萌萌噠的小表情,小動作,小奶音都讓人打心底的喜歡憐愛。美好的事物都有一種強大的魔力,叔叔阿姨小姐姐小哥哥們,是非常樂意為了小朋友們去看的。
因為是小朋友演的,嬰兒肥的小臉帶著稚氣,人小鬼大透著可愛。這樣一來,八面玲瓏,圓滑世故的寶姐姐;孤標傲世,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精明強干,潑辣狡黠的鳳姐卻十分討人喜歡,一點都不生厭。
對于看這部劇便拋卻了許多對人物形象喜愛與否的主觀因素,讓人產生看下去的欲望。
3、意外完成87版的一個遺憾
87版雖是經典之作,但對于《紅樓夢》原著黨來說,也有拍攝的遺憾。黛玉初進賈府時,據文本細節,應該是六七歲的樣子,寶玉比黛玉大一歲,也有七八歲了。
87版在拍攝時,導演本來堅持用小孩拍開頭,后來因條件有限,未能實現。小黛玉周漾玥9歲,小寶玉釋小松11歲,他們的年齡最為接近原著。
① 87版《紅樓夢》拍攝時,導演王扶林挑演員遵循的原則就是要與原著人物神像,形像。因這個原則,陳曉旭的林黛玉,張莉的薛寶釵,歐陽奮強的賈寶玉,鄧婕的王熙鳳等,一時就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紅樓人物。
看過八七版的人們都會覺得這些小演員們很像87的演員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林黛玉周漾玥,她的名字卻是蘇軾詞《好事近·湖上》的一句“溪風漾流月”,這就無形中給小黛玉賦予了這角色該有的詩人氣質。而且周漾玥本身就很安靜,酷愛讀書,與林妹妹頗為相像。
大概許多人都喜歡這個小寶釵吧。寶釵鐘寶兒很漂亮,圓圓的小臉若銀盆,眼睛如水杏,這就是曹公筆下的寶姐姐啊。她一出場,我們才明白什么是秀色可餐,什么是驚艷了歲月。她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頗具神韻。
② 小演員不光是模仿,還有演技。相信群眾的眼光都是雪亮的,他們的演技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
小黛玉初進賈府,小眼神里都透著謹慎;看到寶玉挨打,更是哭的梨花帶雨,看著都讓人心疼不已。小寶釵個子高點,穩重大氣,往小姐妹們群里一站就是懂事的大姐姐樣子。
劉姥姥雖然年紀小,但演技并不差。把那個村婦沒見過世面的傻勁都演出來了。
小鳳姐的演技可謂是點睛之筆。她一出場就自帶氣場,滿臉都是戲,能說會道,左右逢源,一個眼神就能猜出心理所想,透著精明強干的樣子,頗有感覺。
賈元春與背后的黃布背景渾然一體,好像是從畫中來的。她看到親人時是由不得痛哭的,她努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眼淚一滴滴的流。攜著王夫人賈母時,眼神里藏不住的天倫之樂。情感起伏,拿捏的非常得當。
演賈政的小演員才13歲,但對人物的理解能力卻很好。把賈政對寶玉的厭惡都演出來了。聽聞寶玉與琪官交好,頓時嚇得神氣不定,氣的渾身發抖。
抄撿大觀園時,小王善保家的把越俎代庖,作威作福,欺軟怕硬的丑惡老婆子的形象演繹的淋漓盡致。
5、團隊走心,小演員們更是用心
①潘禮平在采訪時說,為了拍攝,還向紅學會,87版賈寶玉飾演者歐陽奮強請教。團隊還請了專門的禮儀老師,來指導孩子們在劇中的一舉一動,甚至是站位和走路姿態??碆站上的花絮,小朋友們頂著書本練習走姿,喝茶吃飯都各有講究。
②小演員們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連休息時一舉一動都透露著古代大家閨秀的氣質。接受采訪的小黛玉,抹汗時都翹著小小蘭花指,頗有林妹妹的模樣。
尤其是拍攝寶玉挨打時,釋小松是真打,導演叫他墊上墊子,他都不肯,說那樣更有感覺。
隔著屏幕我們都能感覺到疼痛,真的很心疼。小小年紀都能如此敬業,認真,用心,實在讓我們這些大人們汗顏。不知道那些流量小鮮肉小鮮花們會怎么想?
二、雖好評不斷,但也有些許不足
1、選角問題
原著中的寶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那寶玉的形象首先應該是掛滿柔情的圓臉,帶有貴族公子哥的氣質。而釋小松的小寶玉一出場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寶玉太帥了!小小瓜子臉,加上練武出身,眉宇間都透著英氣。這與原著是不符合的。
黛玉呢,“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敝苎h的小黛玉帶著嬰兒肥,那病態美的韻味就出不來了,看著就是可愛。
不過寶黛本身就是理想化的人物,很難選,我們也沒必要過分苛求。
因為是小孩子演的,以小裝大,有的地方看著會有些尷尬,覺得怪怪的,但又說不出有什么錯的。
這主要是孩子們的有些眼神演不出來,當然這不是他們的問題。孩子們都還小,閱歷還淺,眼睛里的東西少。對于小孩的演技,我們不能苛求。
2、情節方面
這部戲相當于縮減版《紅樓夢》,整部劇的情節銜接并不是很到位。它雖然把經典片段都展現了出來,但是前一集與后一集并沒有多大聯系,很跳戲。
戲里并沒有交代清楚為何搜檢大觀園,我們就眼睜睜地看著眾人夜查。前一秒還輕輕松松,后一秒錦衣府就來抄家。前部分并沒有多少內容埋衰敗的伏筆。
三、小戲骨版《紅樓夢》驚為天人,更是在為傳統文化打call
1、網絡游戲時代,傳統文化備受抵觸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小孩還有許多大人們都會沉迷電腦游戲,很少接觸傳統文化,對國學知之甚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所以,讓小孩還有一些大人樂于接受傳統文化尤為重要。
潘禮平團隊不光拍攝了《紅樓夢》,之前也拍攝過《白蛇傳》、《劉三姐》、《花木蘭》等傳統經典劇目。
以少年兒童的視角展現我們的傳統文化,帶領我們重溫經典??蓯鄣男蚬堑难堇[,讓我們更易于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2、《紅樓夢》難懂,愿意看的人很少
《紅樓夢》的文學水平是極高的,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首,更是明清小說的顛峰之作,它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當代紅學家周汝昌曾說過,想要了解中國古代文學那就一定要讀《紅樓夢》。
所以,《紅樓夢》并不是通俗易懂的。有些人就反映,完全看不懂《紅樓夢》。我讀了四五遍,看了這么多回87版,也才稍稍明白。這就導致《紅樓夢》成為四大名著之中受眾最少的一部作品。
但是我們自己的名著不能因為難懂而拋棄了。小戲骨版《紅樓夢》的上映,一時間也掀起了重讀《紅樓夢》的熱潮。
站在整部戲上,小戲骨版《紅樓夢》是驚艷的。我們更多要為他們用心認真的表演點贊,也要為他們傳承傳統文化和精神打call !
我們也相信這些小戲骨們小小年紀都可以把《紅樓夢》演到這種程度,再經歷時間社會的歷練,未來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往期美文
小議新版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