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當一個外行眼中的專家實在太過容易。只需要幾把厚臉皮,少許的時間,以及微量的小聰明,你就能夠成為一個普通人眼里的磚家牛人大神。幾乎所有門類,幾乎所有方向,計算機、心理學、文學、手藝,都可以通過一點點“努力”,輕而易舉地塑造出一個知識淵博的形象。
比如,如何“成為”一個古文方面的大神。
首先,你需要在新媒體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狀態(tài),可以一天一更,最好一天幾更。更新的內(nèi)容很簡單,無需說什么多余的話(凡是加上什么“今天在讀什么和什么的”或者是“最近的書都挺容易讀”的,都是極其蹩腳的裝逼犯),只需要復制一段古文就行,甚至可以是同一篇古文(只要你過幾天就換另一篇文章,就能表現(xiàn)出你已經(jīng)讀完了一篇古代文獻)。古文的內(nèi)容,當然要越少人知道越好。你要是更一個《滿井游記》或者是《捕蛇者說》,對不起,我也幫不了你了。
第二步,請記住,一定要“攻擊”、“抨擊”、“噴”、“駁斥”一些觀點。這是奠定你大神地位的最重要一步。駁斥他人觀點的話最容易被外行膜拜。你可以這樣說:“說XX觀點的人,我就只能呵呵了。”“XX觀點簡直荒謬到令人發(fā)指。”“XX觀點簡直是不懂裝懂。”要選取觀點的話,最好選取那些大家都聽說過的,都知道的,都以為是對的,然后狠狠地駁斥它。
第三步,表現(xiàn)出你有很多大神朋友。自娛自樂顯得不夠優(yōu)雅。要知道,“大神”身邊也應該是“大神”。你可以這樣說:
“聽聞某君出書了,還好他預留了我一本,不然一定罰他請客。”
“今天下午,老師請我吃飯,可是我才剛吃飽。。。”
“擦,久仰的XX大神關注我了,誠惶誠恐。”
第四步,請務必自嘲。這是“高級裝逼”和“低級裝逼”的分水嶺。凡是“勇于”自黑的,總能在這個時代,再圈多一些粉。如果能夠和第三步驟結(jié)合在一起,那就更好不過了。你可以這樣說。
“某君在XX(某大刊物)又發(fā)表文章了,我還真是不夠努力啊。”
“聽兩位大神朋友在討論一個學術問題,我壓根聽不懂好嗎!”
做完這四步,恭喜你已經(jīng)成為神殿中的一員啦!
以上步驟,純屬搞笑,如按指示,未成大神,別來找我。
夸夸其談也能制造知識淵博的假象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夸夸其談也能制造知識淵博的假象”。我覺得很對。在這個專家橫行的時代,恐怕我們真的不敢,也不愿去相信,真正的大神究竟是怎樣的了。今時已經(jīng)不同往日,現(xiàn)在是一個自媒體時代,身處這個時代,如何推銷自己,展現(xiàn)自己,的確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技能。真實的知識和學術,加上適度的推介,的確可以錦上添花,是雙贏的一件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也有很多“聰明”的人,利用這個自媒體的形式,成功地展現(xiàn)了空空如也的自己。
要知道,面對一個高級的優(yōu)雅的裝逼者,誰能夠輕易地分辨呢。
在我的字典里,專家、大神、才子、大牛,都已經(jīng)被毀了。有時,我真的不知道,究竟該如何敬畏地稱呼一個我所尊敬的學者。一個詞被毀了,不是簡單地被丟掉,被遺棄。我傷心的是這個詞本身所包含的內(nèi)容,所蘊藏的價值觀,也一同被棄掉了。雖然,它被賦予了另一種涵義,這個涵義是諷刺的,是嘲笑的,也有著別樣的價值。但對我來說,這種帶有喜劇感的諷刺意味,也有著荒誕的悲劇性。
不過,我更擔憂的,不是詞語的變性,也不是真正的學者不為人所知。我擔憂的是,大眾因為被愚弄的憤怒,會讓他們拋棄了“敬畏”二字。當一個“大神”跌落了神壇,膜拜這個大神的民眾們,難道不會憤怒嗎?當一群民眾瘋狂地憤怒時,我似乎已經(jīng)能夠聽到,那些虛假的知識,連帶著所有的文化,在火中焚燒的噼里啪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