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好友群里討論什么時候訂婚結婚,原本以為很遙遠的事,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還是讓我措手不及。對于婚姻,我始終有點保持逃避的態度,我有時候懷疑我是不是有婚姻恐懼癥。
我大學的舍友,因為爸爸的緣故,使她一直害怕和男性相處。她經常和我說,媛媛,我可能這輩子不結婚了。每當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特別能明白她心底深處的那份無奈。
我也經常和舍友開玩笑說,這輩子我不嫁了。看似是一句玩笑話,其實也是我當時候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因為我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幾年之后還有人生如只如初見的溫情,我腦袋里充滿的是戀愛后的吵架、厭倦,或者最后變成手都不愿牽,就算連擁抱也只是為了取暖。這樣的愛情消磨讓我覺得還不如一個人活的自在,不如讓自己處于永遠期待永遠又不要看穿的憧憬中。
大學里經常有朋友問我,為什么不談戀愛。我總是說沒有遇到合適的。其實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合適,什么叫不合適。可能因為自己愛思考的緣故,我會分析那些追我的人,他們的目的是什么,是荷爾蒙分泌多了還是因為思想上產生了火花,很遺憾的發現每次都只是前者,所以我很失望,也對沒有精神的愛情充滿了不將就。而且我這個人又很怪,只要我覺察到人家喜歡我,我就會從內心開始排斥他,所以大學里我只能一個人行走。
到了社會,見到的愛情又是充滿各種目的,有的只想一夜情,有的只想結婚。一夜情的在乎外貌,結婚的在乎實用,真正地從內心賞識對方的愛情已經越行越遠。我有時候我會勸自己有些事不要拎得這么清楚,有些人也不要看得這么透徹,人生難得糊涂,為何不醉著看愛情。
可難就難在糊涂,它絕不等同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它是要求你真正地放下對于愛情美好的期許,接受人性原本帶有的罪惡,接受當下的生存無奈。
我想起朋友說的一句話,長大代表著世故,也代表著內心的不斷妥協。小時候的喜歡就是喜歡,直接簡單,揉不得沙子。長大了,喜歡的只是想想而過,不喜歡的也能逢場作戲,演的真假難分。
其實我很羨慕那些敢于進入婚姻的人,他們比我聰明,比我更明白愛情不過是詩人筆下的幻想,能看得清現實,也能勇敢地活在現實。
大學的玩笑最終還是玩笑,我避免不了結婚生子,走完人生要走的每個階段,但是還是希望自己能守住精神的一片天。
個人微信:hzwandly,歡迎和你一起分享不同的思想。接頭暗號:美人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