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欲北伐,蔡謨論戰

陶侃去世后,朝廷任命庾亮為都督江、荊等六州諸軍事,兼三州刺史,于是庾亮移鎮到武昌。

司徒王導因為患病手足麻木,不能參加朝會,于是,晉成帝司馬衍親自駕臨他的府邸,和群臣在內府宴飲,并向王導和他的妻子曹氏行拜禮。

侍中孔坦(孔子第26代傳人)私下勸諫司馬衍,認為他加了冠禮,舉動應當遵從禮儀,司馬衍答應了,孔坦又因為司馬衍準備將朝政繼續委托給王導,緩緩進言說:“陛下年齡漸漸大了,圣明日漸增長,應該廣泛聽取群臣的意見,征詢爭取的好辦法。”王導聽說后心中憎惡孔坦,調出孔坦擔任廷尉,孔坦郁郁不得志,稱病辭職。

后來,孔坦病情加重,庾冰前往探視之時,傷心流淚,孔坦慷慨地說:“大丈夫將死,不向他詢問治國安民的辦法,卻像小兒女一樣哭泣嗎!”庾冰向他深深致歉,不久,孔坦就病死了。

司馬衍年幼時,王導輔政,只顧著大體的局面,顧不上細節,對自己所委派將領的諸多違法行為都極為容忍,招到朝臣不滿,陶侃在世時曾打算舉兵廢黜王導,但因為庾亮的調解和王導的親家徐州刺史郗鑒反對才作罷。

后來,庾亮也想廢黜王導,給郗鑒寫信說:“皇上從八九歲到長大成人,入內則由宮女守護,外出則只有武官、侍從,讀書沒有人教他讀音和斷句,顧問咨詢沒有遇到一個君子。秦始皇想使百姓愚昧,天下人尚且知道不對,更何況有人想使君主愚昧呢!皇上既然正當旺盛的年紀,應當還政與賢明的主上,王導不恭敬地歸還政權,卻自居太師太傅的尊位,豢養沒有才能的人士,您和我都身負先帝托付佐證的重任,這樣的大奸之人不清楚,有什么面目到地下去見先帝呢!”郗鑒拒絕了庾亮共同起兵的要求,阻止了戰亂的再次發生。

南蠻校尉陶稱是陶侃的兒子,把庾亮的謀劃告訴了王導,有人建議王導秘密地加以防備,王導說:“我和庾亮休戚與共,像這種庸俗的傳說,不應當由智慧的人口中傳播,即使真的如同你所說的,庾亮假使到了這兒來,我就頭戴方巾,歸隱還鄉,又有什么可懼怕的!”

王導又給陶稱寫信說:“庾公是皇上的大舅,你應當好好侍奉他!”

參軍孫盛勸阻庾亮說:“王公經常有辭絕政事,悠游塵世之外的愿望,怎么會干俗人所干的事情呢!這一定是奸佞邪惡之徒想離間內廷與百官的關系而已。”

庾亮這才作罷,此時的庾亮雖然駐守在外鎮,卻遙遙控制著朝廷大權,權勢顯赫,又擁有強大的軍隊,趨炎附勢的人大多依附于門下。王導心中不平,每當遇到西風揚起了塵埃,便舉起扇子遮蔽自己,緩緩地說:“庾亮的塵土真是玷污人。”

掌管了朝政的庾亮想建功立業重振聲威,收復中原失地,于是任命桓宣為司州刺史鎮守襄陽,又任命弟弟庾懌監察梁州、雍州諸軍事,鎮守魏興,另一個弟弟庾翼為南蠻校尉,鎮守江陵,毛寶為豫州刺史鎮守邾城。

陶侃之子陶稱被任命為南中郎將,陶稱率領二百人沿江而下,拜見庾亮,庾亮素來厭惡陶稱,數落他前前后后的罪惡,將他拘捕斬殺了。

一切安排妥當后,庾亮上疏說:“蜀地的漢國很弱小,而北方的胡虜仍然強大,我想率十萬大軍移鎮石頭,派遣各軍羅列分布在長江、沔水一帶,作為北伐的準備。”

司馬衍把奏章下交給朝廷評議,丞相王導請求允準,太尉郗鑒則認為:“物資財用不足,不能大舉行動。”

太常蔡謨說:“時機有利與不利,大道有伸有屈,如果不考慮強弱的形勢而輕舉妄動,那么就會迅速敗亡,還談什么建功立業!當今之計,不如積蓄威勢,等待時機。時機的可否在于胡虜的強弱,而胡虜的強弱又在于石虎的能力。自從石勒起兵,石虎便經常充當武將,百戰百勝,于是平定中原,所占據的地域,與當年的魏國相當。石勒死后,石虎挾持繼位的君主,誅戮將相,平定內亂之后,又翦滅和削弱外寇,一舉攻取金鏞城,再戰便擒獲石生,誅殺石聰如同在路上揀個東西,戰勝郭權如同振毀槁木,四境之內,寸土不失。由此看來,石虎是有才能呢,還是沒有才能呢?大家認為過去胡虜進攻襄陽沒有取勝,便認為他無能為力,然而百戰百勝的強敵卻因為沒有攻取一個城池就認為他很低劣,好比射箭的人百發百中,只有一次失誤,能說他拙劣嗎?”

蔡謨歇了口氣,接著說:“況且,當初攻打襄陽的石遇軍隊只是趙的偏師,桓宣是戍邊的將領,他們爭奪的是疆土的伸縮,有利就進,不利則退,不是緊迫的問題。現在征西將軍庾亮,以重鎮名賢的地位和身份親自率領大軍試圖席卷黃河以南,石虎必定會親自率領全國之眾前來一決勝負,哪能跟襄陽之戰相比呢!現在征西將軍想與石虎交戰,比起石生如何?如果想據城固守,比起金鏞城如何?如果想依仗沔水的天險,比起長江又如何?如果想抗拒石虎,比起抗拒蘇峻又如何?凡此種種,應當仔細考量。”

“石生乃是猛將,擁有關中的精銳士兵,征西將軍若要攻擊他恐怕都難以取勝。再說那時洛陽、關中都起兵攻擊石虎,現在這三鎮反而被石虎所用,比起從前,石虎的實力超出了一倍有余。石生的一半實力我們都抵擋不了,而征西將軍卻想要抵擋超出當年一倍的力量,這是我感到疑惑的。蘇峻的強大比不上石虎,沔水的天險比不上大江,大江都不能阻擋蘇峻,卻想依靠沔水抵擋石虎,這也是讓人疑惑的。當初祖逖在譙城駐守,在城北邊墾荒種田,擔心胡虜來攻,預先設置軍屯在外圍阻擋,谷物快要成熟的時候,胡虜果然前來,壯丁在外圍爭戰,老弱在里面收獲,許多人手持火炬,戰況緊急時來不及收獲,就焚毀莊稼逃走。如此多年,最終也沒有得到屯田的利益。在那個時候,胡虜只占據了河北,比起現在,也只是四分之一而已,祖逖尚不能抵御當初的一,而征西將軍卻想抵御現在的四,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這還只是討論征西將軍到達中原以后的情況,還沒有討論路途方面的憂慮,沔水以西,水急岸高,舟船只能逆流魚貫而上,往往首尾相銜百余里,如果胡虜沒有宋襄公不攻擊半渡之人的仁義之舉,乘我方軍隊尚未列陣時攻擊,后果將會怎樣?現在我們與胡虜,水陸地勢不同,熟悉的技能也不同,胡虜如果前來送死,那么我們戰勝他們有余力,如果要放棄長江天險向遠方進發,用我們的短處攻擊敵人的長處,恐怕這不是勝于廟堂之中的成算。”

大家都贊同蔡謨的意見,于是司馬衍下詔不讓庾亮轉移鎮守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62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16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74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91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06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3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2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0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2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51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7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6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57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6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06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07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4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