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需求的優先級,也和產品的生命線成正比關系:
1、產品未上線階段:基本需求>期望需求>興奮需求
新產品未上線這種情況指的是產品從無到有的這個過程,這種情況因為沒有相關的運營數據做支撐,所以從需求對用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來判斷需求的優先級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優先級定義方法,那么如何判斷需求對用戶的重要性呢?一般情況而言,用戶需求重要性:基本型需求>期望性需求>興奮型需求。
使用需求的金字塔法則來 表達,金字塔的最底層是基本型的需求,往上是期望型需求,最上面一層是興奮型需求。基本型需求是必須有的 需求,沒有的話用戶基本使用不了產品,如果金字塔最底層被砍掉的話,這個需求的金字塔就可能站立不穩而倒 下,所以基本型需求的重要性最高,期望型的需求是用戶期望能有的需求,用戶希望越多越好,但是如果金字塔 的第二層被砍掉的話,需求的金字塔不會受較大的影響,因為最底層的需求還在,用戶還能繼續使用產品,所以 期望型需求重要性要低于基本型需求。興奮型需求是超出用戶預期的需求,有的話可以給產品加分,沒有的話也 無大礙,如果我們砍掉金字塔的最頂層,需求的金字塔更加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基本型需求和期望型需求都存 在,用戶還能繼續使用產品,所以說興奮型需求的重要性要低于期望型需求。其實我們從金字塔的建造過程來 看,也是先建造最底層,然后是中間層,最后是最高層。
2、免費型產品已經上線
免費型產品已經上線這種情況指的是全部免費型產品(全部功能免費)或者部分免費型產品(有些功能免費,有些功能收費)從有到優(調優)的這個過程,這個時候因為有了運營數據的支撐,通過運營數據,能聚類分析出用戶的行為,甚至可以給用戶畫像。那么如何定義需求的優先級呢?這里還是采用需求的商業價值原則,即重要性+緊迫性原則。
前面已經闡述過,用戶有需求,產品利用相應的功能或內容來對應和滿足需求,可以根據功 能的使用率,使用次數和重要性,形成一個需求重要性的計算公式,根據計算的結果和緊迫性來定義需求的優先級。 用戶需求重要性的判斷標準:用戶基數、使用次數和類別重要性。類別重要性分成基本型、期望型和興奮型需求。
3、收費型產品
收費型產品指的是已經上線或者未上線收費型產品(全部功能收費)或者部分收費型 產品(有些功能免費,有些功能收費)。在這特別說明一下,收費型產品的需求也主要是期望型需求和興奮型需求,因為基本型需求的優先級默認是最高級別的(重要且緊急)。
一般情況而言,收費型產品是公司的收入來源,如無特殊情況,在同等條件下,一般收費型的功能優先級要高 于免費型的功能優先級。那么收費型產品的優先級如何定義呢?定義的標準就是商業價值,即重要性+緊迫性, 這里的重要性主要指的是經濟收益(將戰略上的收益也歸結經濟收益,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收益),經濟收益高 且緊急的功能需求先做,經濟收益高且不緊急的功能需求后做,緊急且經濟收益不高的功能需求再往后做,不緊 急且經濟收益不高的功能需求最后才做。
4、前置后置條件
前置后置條件指的是有時候必須先完成A功能,然后才能做B功能,從需求的優先級來看,A功能的需求優先級肯定要高于B功能的需求優先級。A功能的重要性和緊急性都要高于B功能。
總的來說,上述四種定義需求優先級的方法,在公司范圍內,在特定的產品階段,是可以搭配使用的。需求優 先級定義的原則基本上是一樣的,都是商業價值原則,即重要性+緊急性。 不管在哪一種方法下,基本型需求的優先級永遠默認是最高級別的,至于期望型需求和興奮型需求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使用方法的一種或幾種方法搭配使用,而不是再用拍腦門來決定需求的優先級。
特別注意的是,上述的內容都是圍繞需求的優先級來展開的,是從產品人員的角度來說,但是從研發人員的角度來說,畢竟受到各種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和影響,并不能完完全全按照產品人員確定的需求優先級來進行研發,基于產品人員確定的需求優先級,研發人員基于開發資源提出相應需求優先級的研發優先級。至于研發優先級如何定義,將在下一節管理需求中作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