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接觸一個對象的同時,也在接觸著這個對象所帶給我們的感受。通常,當負面事件發(fā)生后,我們在收拾殘局的同時,也在承受著消極情緒的重壓。恰當?shù)厥崂硐麡O情緒,可以讓我們遠離情緒的漩渦,輕松上路。
有一篇小說的情節(jié)很形象地描繪了當我們與自己的精神問題對抗時,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一次,主角與一位神秘的黑衣人對戰(zhàn),主角越強,黑衣人同樣也變得更強。
當戰(zhàn)斗進行到高潮時,主角猛然間爆發(fā)出極度的潛力與黑衣人進行對抗,此時,黑衣人甚至開始分身,變成了數(shù)目龐大的敵人繼續(xù)與主人公拼死作戰(zhàn),一時間主角危在旦夕。
眼看自己即將命喪黃泉,主角忽然放下了爭斗的念頭,然而就在此時,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黑衣人停止了進攻,隨著主角敵意的減輕,黑衣人的分身也逐漸退去。最終,當主角徹底放下所有敵意時,黑衣人甚至直接從主角眼前消失了。
小說中將黑衣人解讀為主角的心魔,黑衣人的能力象征著主角自己心中的黑暗與殺意。而與此類似的,我們對自身負面情緒的態(tài)度就如同這個黑衣人的能力,我們越是對其排斥、壓抑抗拒,負面情緒的力量就越強大,直到我們被其擊垮,喪失生活的動力。
那么,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什么樣的態(tài)度才是合適的呢?
這里我介紹一個與自己負面情緒共處的辦法:不帶評價的觀察。
“不帶評價”指的是不評價自己所體驗到的情緒,不去判斷“好”或者“壞”。
研究人員就壓力是否對健康存在影響進行了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只有那些認為壓力對身體有害的被調(diào)查者才會出現(xiàn)壓力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并早早死亡,而那些不認為壓力對身體有還的被調(diào)查者則可以在重壓下依然健康的生活。這意味著我們對一種情緒的判斷,可以真實的反映在我們的身體上。
每當我們認為自己的某種情緒不好,我們就會下意識地排斥和遠離這種情緒,這不但會影響我們對于這種情緒的客觀了解,甚至會在負面情緒的基礎之上產(chǎn)生新的情緒壓力,導致身體機能的改變。
不帶評價可以讓我們客觀地了解自己的情緒現(xiàn)狀,如同不對黑衣人生起敵意一般,讓負面情緒失去變得更強的力量。
“觀察”指的是客觀地了解,從生理和心理上全面的觀察情緒對自己的影響。
從生理上觀察負面情緒要求我們在體驗負面情緒的時候靜下心感受自己的身體感覺,比如呼吸是否急促?喉嚨是否緊張?胸口是否發(fā)悶?腹部是緊繃還是柔軟?等等。
從心理上觀察負面情緒要求我們留心腦海中的想法,有時候負面情緒過強時,情緒的沖擊會影響我們的思維,導致一些極端思維或消極思維的出現(xiàn)。沒關系,腦海中出現(xiàn)極端想法并不表示壞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相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想法是我們擺脫其對我們控制的關鍵一步。
很多時候,消極想法之所以會在我們腦海里徘徊不去并導致我們做錯決定,正是因為我們對其缺乏覺察的緣故。腦海中反復循環(huán)的消極話語如同催眠的引導語,將我們帶上歧途。
在這里分享一個觀察自己想法的小技巧,這種技巧被稱為“筆記冥想”。筆記冥想要求我們一字不差地記錄腦海里閃過的念頭,不需要有邏輯性,只需要如實地記錄腦海中紛亂的念頭即可。
比如一開始想到自己這么做一定玩完了,那么我們就如實地記錄下來,然后腦子里忽然聯(lián)想到今早看到的一則廣告語,那么也如實地記錄下來......。如此不斷進行下去,直到負面思維漸漸平復。
不帶評價的觀察喔,先從不評價開始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