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任命廷尉卿杜弼為軍司,攝行臺左丞,臨出發,問他政事關鍵,有什么可以作為借鑒的,寫下一兩條。杜弼申請當面口述,說:“天下大務,莫過于賞罰。賞一人而使天下人都喜悅,罰一人而使天下人都畏懼,如果做到這兩條,自然盡美。”高澄大悅,說:“話雖不多,卻抓住了核心!”
慕容紹宗率眾十萬人進抵橐(tuo)駝峴。羊侃勸貞陽侯蕭淵明乘他遠來剛到,即刻出擊,蕭淵明不聽,第二天,又勸出戰,也不聽。羊侃于是率自己所部出大營,屯駐在堰上。(蕭淵明是個草包,做不出任何決策,羊侃知道必敗,自己先搶占安全退路。蕭淵明也管不了他,因為他不能做出行動,對部下的擅自行動也說不出反對意見,總之就是他前面說的“臨時制宜”,到時候再說。到這么時候呢,就會一直無所作為到等死或被俘的時候。世間有這樣一種做不成任何事的人,蕭衍卻用他做主帥。)
十一月十三日,慕容紹宗抵達彭城城下,引步騎兵一萬人攻打潼州刺史郭鳳軍營,箭如雨下。蕭淵明酒醉,不能起床,命諸將救援,都不敢出兵。北兗州刺史胡貴孫對譙州刺史趙伯超說:“我們將兵而來,是來做什么的,如今遇敵而不戰嗎?”趙伯超無言以對。胡貴孫獨自率自己麾下與東魏軍交戰,斬首二百級。趙伯超擁眾數千,不敢相救,對部下說:“虜盛如此,與戰必敗,不如全軍早歸,可以免罪。”部下們都說:“善!”于是遁還。
當初,侯景常告誡南梁人說:“乘勝追擊,一定不要超過二里。”慕容紹宗將戰,認為南梁人急躁剽悍,擔心自己的兵不能支持,把將士們一一帶到自己跟前,囑咐說:“我當假裝撤退,引吳兒向前,然后你們從敵人身后出擊。”初交鋒時,東魏兵確實敗走,南梁人不用侯景的話,乘勝深入。東魏將卒按慕容紹宗的布置,爭相從后掩擊,南梁兵大敗,貞陽侯蕭淵明及胡貴孫、趙伯超等都被東魏俘虜,失亡士卒數萬人。羊侃結陣徐徐撤退。
皇帝蕭衍正在午睡,宦官張僧胤報告說朱異有事啟奏,皇上驚駭,即刻起床上轎,到文德殿閣。朱異說:“寒山會戰失利。”皇上聽聞,恍然將墜落床下。張僧胤扶他就坐,皇上嘆息說:“難道我會步晉朝后塵!”
郭鳳退保潼州,慕容紹宗進兵包圍。
十二月一日,郭鳳棄城逃走。
東魏命軍司杜弼撰寫文告,移檄南梁說:
“我皇家繼承正統,光耀上天,唯獨你們吳、越,阻礙教化。元首(元善見)心懷止戈之心,上宰(高歡)更不愿輕易出動戰車,于是釋放你們的俘虜,曉諭以友好和睦。雖然這個良好而長遠的打算,是由我們發起,而罷戰息民,你們也獲得其利益。侯景豎子,自生猜疑二心,投靠關、隴,依附奸偽,逆主(元寶炬)跟他定下君臣之分,偽相(宇文泰)和結下兄弟之親,豈是朝廷對他沒有恩情嗎,而他終究成了養不家的人,頃刻之間,翻臉相對,再動干戈。侯景惡貫滿盈,走投無路,認為金陵是能庇護逃犯的地方,江南是流亡寓居之地,于是甘辭卑禮,希望你們能收留他,其詭言浮說,也可以想象了。而你們偽朝大小官員,幸災忘義,君主荒唐于上,臣子蒙蔽于下,連結奸惡,斷絕鄰好,征兵保境,縱盜侵國。
“但是,任何一件東西,都沒有固定的去向;任何一件事情,都沒有固定的形勢,你想要圖利,卻可能反受其害;你想要得到,結果卻失去更多。所以當年吳國侵入齊境,卻引來勾踐舉兵入侵;趙國接受韓國土地,卻帶來長平之戰(秦軍坑殺趙軍四十萬人)。何況你們用皮鞭驅趕疲憊的人民,來侵犯我徐州,修筑營壘,阻斷河川(指修筑寒山大壩),舍棄你們擅長的舟船,在陸地上追求僥幸。所以,我軍擂動戰鼓,揮舞軍旗的將領,拔出樁木,投擲巨石的戰士,含怒作色,如報私仇。你們連營擁眾,依山傍水,舉起螳螂擋車的斧頭,披上屎殼郎的盔甲,深陷于車轍之中,等著被車輪輾斃;坐在柴堆之上,等著我們來點火。剛一交兵,便已亡戟棄戈,土崩瓦解,滿船都是砍下來的手指,到處都是還穿著鎧甲就綁在戰鼓下的俘虜,同宗的親王,和異姓大夫,捆綁在我們的監獄里,互相都可以望見。
“是非曲直,是如此明顯;強弱大小,又差距懸殊。為了得到一個人,而失去了一個國家;看見黃雀,而忘記了有陷阱,這是智者不會做,仁者不會效法的事。誠然,已經過去的事,難以追悔了,而將來怎樣,還可以補救。侯景一個卑賤鄙夫,以風云際會,位列三公,采邑多達一萬家,揣量一下自己的身分,早就應該知足了。而他卻心懷反覆,離叛不可收拾,這難道是我們空頭亂說嗎,你們也可看得見他的意圖。你們授之以利器,鼓勵他生出輕視你們的貪念,造成這種容納他奸惡的形勢,讓他更得以乘勢而起。如今,他看見南風無力,上天要你們滅亡的征兆,已經出現,侯景老賊的奸謀,又要開始作了。
“要想搖動強者,難以成功,而摧枯拉朽,卻很容易。侯景雖然不是孫武、吳起那樣的猛將,他所率領的也不是燕、趙精兵,但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老將,豈同于你們那些游擊隊一樣的烏合之眾,脆弱不堪。他要想抵抗我們,則力有不足;要攻打你們,則為勢有余,恐怕終將尾大于身,腳粗于腿,倔強不掉,狼戾難馴。你們如果現在征召他進京,禍事來得快,但為害小;如果不征召他,他反叛推遲,而為禍更大。他一定會遙望著廷尉監獄,而不肯俯首為臣,自己占據淮南,也想稱帝。恐怕就像當年楚國跑掉了一只猿猴,禍及砍伐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橫使江、淮士子,荊、揚人物,死亡于矢石之下,夭折于霧露之中。
“你們梁國君主,沒聽說他有什么好的德行和節操,卻一向輕浮弄險,射死一只麻雀,就自以為立了大功,蕩起一葉小舟,就號稱力大無窮,八九十歲了,昏聵不堪,政治渙散,人民流離,禮崩樂壞。加上用人不當,立太子又次序混亂,裝腔作勢,驚世駭俗,自以為智慧,愚弄人民,滿懷惡毒心思,卻想用佛法拯救;心中貪婪躁進,卻假裝清心寡欲。災異降于上,怨憤興于下,人人厭苦,家家思亂,寒霜已久,堅冰就要結成。傳播危險躁進之風俗,任用輕薄之子孫。朋黨之路大開,而兵權在外。必將禍生骨肉,釁起腹心,強弩沖擊京城,長戈指向宮闕;那時候,就是爬上樹把鳥巢都掏光,也救不了府藏之空虛;就算想吃熊掌,也不能延長頃刻之性命(《左傳》記載,楚成王罷黜太子羋商臣,立幼子羋臣。太子發兵包圍王宮,逼父親自殺。楚成王請求吃一只熊掌再死,想拖延時間。太子拒絕,楚成王只得上吊自殺)。外部瓦解,內部崩潰,就在今日。你們鷸蚌相持,我們漁翁得利。我軍將駿騎追風,精甲輝日,四七并列(四七二十八,指漢光武帝云臺二十八將),百萬為群,就像從高山上滾下巨石,勢如破竹!我軍將把鐘山搬到長江以北,把你們的所謂皇帝青蓋送到洛陽。荊棘將生于建業之宮,糜鹿將游于姑蘇之館。只怕戰車所到,輾碎土地;劍騎蹂躪,山河摧殘。如果你們有吳之王孫,蜀之公子(引用左思《三都賦》典故),到我軍門前送上降表,委命于下吏,我們當即就授以客卿待遇,并特加驃騎將軍之號。各位君子,請自求多福吧!”
其后梁室禍敗,全都應驗了杜弼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