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天身在職場,自己卻很少在意職場上的一些事情,比如今天要說的一些重要的習慣。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對你職業(yè)生涯幫助最大的習慣是什么?它是如何幫助你的?
有不少人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答案,大貓對也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先看看大貓給的兩條建議,在整理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大貓給了這樣的兩條建議:
- 永遠和老板或領導保持溝通渠道
多多和老板或者領導溝通有諸多好處
第一,如果一個人愿意去找領導多溝通,說明他是有意愿將事情做好的,而不是不做事情的人。
第二,領導掌握的信息一般比自己多,多溝通就能夠多了解公司業(yè)務的核心和重點,這樣在接下來自己的工作中也能夠更加容易的把握關鍵點,不至于跑偏,避免出現花了大力氣做出來的東西沒用的情況。
第三,與領導溝通能獲得很多的成長機會,一般來說,領導的思維、格局都高于普通員工,在群體中屬于優(yōu)秀的少部分人,多溝通就意味著多了很多直接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的機會,相當于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
所以,大貓說的這一點我是認可的
- 服從與執(zhí)行永遠優(yōu)先于各種建議和意見
這句話的本意其實是強調執(zhí)行力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
當老板提出一個新的方向或一個新的項目時,需要有人嘗試去做,這時候總會有一些人喜歡提出一堆建議的,講出一堆困難,他們甚至并不是很了解事情的關鍵點,只是提出一些細枝末節(jié)、無關痛癢的點去質疑、去反駁,最后總結成一句會就是,這事搞不成。
那么這時候,事情就很難得到推動和執(zhí)行,最后就是啥事也做不了,做不成。
大貓?zhí)岬降倪@兩點我覺得都非常好,一是主動溝通,一是執(zhí)行力強。
如果我們再將這兩點在總結提煉一下,可以總結出一個規(guī)律:
凡事有助于解決問題的建議都是好建議,凡事有助于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看這個習慣好不好的標準就是看這些習慣能不能幫助解決問題,能不能解決更大的問題,更重要的問題?
主動溝通毫無疑問可以幫助我么定位更重要的問題,也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減少時間的浪費,把功夫都花在解決真正的問題上。
執(zhí)行力強的習慣則有助于我們直接開始解決問題,看到風險和困難是必要的,不過這些但是看到的風險和困難也許是自己的認知偏差,直接開始行動就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其實,大貓?zhí)岬降牧晳T很好,不過還有一種習慣我認為更好:那就是主動的習慣。
所謂主動的習慣就是做事情要有主人翁精神,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做事的時候把自己當作老板,積極主動的去做任何事情,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問題。
當我們抱著這種心態(tài)去做事情時,主動溝通是必須的,勤于思考也是必須的,執(zhí)行力強也是必須的,可能主動的習慣就是職場中的萬能鑰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