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篇文章提到了怎么梳理產品的概況:從產品的銷量和推廣入手,把產品分成熱銷,平銷和滯銷三種,再針對這三種,整理出產品的廣告整體情況。今天來用具體數據,一個個解析下。
如下表格1:分析產品的銷量和庫存(月度數據)
假設店鋪總共只有4款產品,根據統計的銷量數據我們發現近一個月,A B兩款是銷量最好的款式,結合這兩款的現有庫存和月庫銷比,可以看到A 目前的庫存只能支撐1個月,B產品只能支撐半個月。斷貨是影響排名的罪魁禍首,一旦鏈接出現了庫存不足,那么之前的推廣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我們通過這個表格,第一能監控各個店鋪中產品的庫存情況,同時根據產品的銷售分類,來制定具體的運營計劃。保證充足的庫存,是我們推廣的前提。
產品的銷量和庫存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一個方面,接下來要具體分析哪些產品依靠廣告推廣為主,哪些產品花費高但是沒什么產出。
如下表格2 :產品廣告整體情況 (可以按3個月的數據為匯總)
我們不能單純的看廣告的ACOS,還要看廣告訂單在總訂單中的占比。
比如表格中標黃色的A3 和A10 產品,ACOS都高達45%,算是比較高的一個廣告花費了。ACOS比較高,說明這兩款產品通過廣告帶來的轉化率不是很好。再者,分析下這兩款產品廣告訂單占總訂單的比例。A3產品廣告帶來的訂單只占這個款總訂單的50%,然而A10款 幾乎全部都是廣告帶來的訂單,沒有自然流量帶來的訂單。如果把這個款的廣告暫停掉,那么可能就不會出單了。
我們做廣告的目的是為了給產品帶來曝光,從而帶來點擊,轉化,有了轉化之后,就能提高產品的自然排名,有了自然排名,就會有更多的曝光,更多的點擊,更多的轉化。這應該是一個良性循環的。如果產品不好,首先廣告的ACOS就會很高,即使花了大量的費用去做推廣,讓ACOS高達50%,銷量是有提升,但是一旦把這個廣告停掉,就根本不會出單。這種沒有自然點擊和自然排名效果不好的產品,就應該趁早丟棄。
比如A6這個款式,廣告的ACOS為23%, 不算太高,但是廣告帶來的訂單其實只占總訂單的37%,最主要的訂單來源還是自然點擊。這種就是推廣了有效果的款式,因為推廣帶來了自然排名的提升,就有了自然流量,不花錢的流量當然是越多越好,這也是我們推廣的最終目的。
再來看下A1 和A2這兩個款式,ACOS分別為21%和27%,算正常范圍,但是看下這兩款的廣告訂單占比,高達80%,說明產品對廣告的依賴性太大了。這是3個月的季度數據,并不是一個月或者半個月個禮拜的數據,如果是1個月或者半個月,我們還能理解為是處于推廣的前期,自然排名還不是很穩定,得靠廣告來穩住出單。但是3個月過后,如果還出現這樣的占比,那么說明什么問題呢?
首先廣告的ACOS不是很高,說明產品還是有轉化的,產品不會差。這個時候,你去搜下產品的自然排名和廣告排名,大多數時候,都會發現,廣告排名處在自然排名的前面。產品有了轉化,并且轉化慢慢穩定了,自然排名肯定也會慢慢上升。但同時,你還開了推廣廣告,如果推廣帶來的轉化遠遠高于自然帶來的轉化,那么你的廣告排名肯定是會排在前面的。消費者搜索相關關鍵詞的時候,總是點擊你的廣告進去,而沒有看到你的自然排名,那么很明顯的結果就是廣告帶來的出單就占了80%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