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無意中點開我的少女時代的電影,覺得還不錯,距離上映時隔一年我才看,一點也不影響我對這種青春系電影的欣賞。
電影講述的是臺灣一所國中里的幾個學生的故事。他們的青春故事,一個關于暗戀,其實是彼此喜歡最后為對方幸福甘愿放棄然后多年以后為實現當初諾言和初戀重遇的故事。臺灣的青春電影,細節處理特別棒,電影的內容和里面的元素都頗為真實很符合當時背景,配的音樂也是讓人喜歡。
看完電影,我讀書這些年的事情,一幕幕一個個詞開始蹦出來,所以決定記一次流水賬,以防自己以后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忘記。
小學模模糊糊
小學一到四年級是在村里上學,條件艱苦又年代太久遠,記憶已經模糊,又或許是太慘烈所以不想記住才會忘記。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教室左邊是四年級,右邊是二年級。老師講完這個年級的課,然后講那個年級的課。
五年級開始轉稍大一點的中心小學讀書,在這里度過了很開心的兩年。
小學時是成績還不錯的好好學生,尤其數學成績不錯,那時還深得老師喜歡。數學老師是很嚴厲的一個男老師,他會打上課調皮的同學,下課后會叫去辦公室教訓一頓。但是,印象中他從沒有粗聲罵過我,畢業那天還和我照了好幾張照片。小學因為成績不錯好像還當過大隊長,管全校紀律,檢查眼保健操衛生紀律之類的瑣碎事,給同學的印象是比較嚴格認真不茍言笑。后來因為和一男同學同桌,一來二去這種嚴肅形象稍微得到緩解,然后也因此會被開玩笑和我的男同桌有曖昧。小學因為和男同學同桌,坐在教室最后面,天天耳濡目染的鳴人火影,四驅賽車,那時候甚至都覺得自己被他們影響了。不過至今還和小學座位周邊的小伙伴關系不錯。
有一個小伙,從小學畢業到現在,過段時間就會打一個電話聊半天的人,現在床頭柜里還有他那年去西藏給我帶的石頭吊墜項鏈。今天是他大婚的好日子,可惜工作和距離原因無法親自前去祝賀,只能請出我母上大人代為轉達。
小學記憶深刻還是考試那天打架,被一個臭小子扔書直接腦袋磕起一個包,最后還是體育老師勸架才散。
初中,懵懵懂懂
初中從普通班轉重點班學習花心思比較多。
經歷過小女生的小團體,也有欺負人的后桌男生,有莫名其妙找來的筆友,寫信的內容已經完全不記得,到現在筆友的名字都記不全了,那些信件也隨著家里搬家早不見蹤影,沒有好好保存它們想來也是青春縫隙里留下的一大遺憾。而我至今甚至都不知道別人怎么挑了我做筆友。
高中跌宕起伏
高中時身邊美女很多,家庭好的也很多,成績好的也不少,有美女同桌,也有小富二代男同學,也有學霸妹紙。而如我之流,矮矮小小,普普通通,自然不在美女一列。
普通女孩這三年體會過青春期的孤獨敏感,小團體多,好像你永遠是單獨行動的那個。體會過不合群,被排斥時內心的難過,被冤枉污蔑時一生都不會忘記的那種心痛和恨。和室友鬧矛盾時那種被拋棄的滋味,這三年大小事經歷很多,是內心開始真正慢慢成長的三年。
高中成績很一般,沒發生轟轟烈烈的大事,沒有暗戀的同學或者學哥學長,也沒有喜歡我的男生。唯一記得的是我哥他們班有一個我比較欣賞的長跑冠軍,那時候覺得真是跑起來迷死人在球場上很帥(起碼那時候覺得),也會特意停下來多看一眼,但僅止于此,而現在名字也不記得了。某天還和我哥聊起他的現狀,也是聽完即忘。
高中最后一年完全是與書本試卷打交道的,但是遺憾的是高一高二底子沒打好,學習落下,高三時數學趕不上,最后高考也是勉強上了個二本。有時候回想,這也許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又是人生最大的幸運。
遺憾的是過去的時光無法改變,即使知道高考后的結局也無力回天。
幸運的是過去再不濟,我也還是能夠考入一所不入流的本科,這一切不重要。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在那里四年所經歷的和所遇到的人,是我這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時光。
在我看來,文章寫出來,要有點實際價值,要能夠給人以啟發才好。沒價值的文章就是個人日記,流水賬。友人說,有實際價值怎么不投稿,不以稿費為目的的寫文章都是日記,而我這種就是簡單的隨筆。無所謂吧,就是個人日記,一種承載記憶的載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