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表哥在微信群里面發了一張照片,圖片正式我當年跟兩個表姐去三水荷花世界的照片,那是多么天真無邪的笑容,那年,應該是我8-10歲,小學三四年級的年紀。
時過境遷,我現在已經28歲了,將近20年過去了。
自從看到這張照片后,今天每當我坐車,思想放空的時候,這張照片又會在我腦海里面浮現,鬧鐘也隨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想法。
留下腳印比創造腳印更加困難
文明像一場五千年的狂奔,不斷的進步推動著更快的進步,無數奇跡催生出更大的奇跡,人類似乎擁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發現,真正的力量在時間手里,留下腳印比創造世界更難,在這文明的盡頭,他們也只能做遠古嬰兒時代做過的事。把字刻在石頭上。—《三體》劉慈欣
在時間面前,我們連沙子都不如,這不禁讓我會想到我們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們的一生,對于宇宙尺度來說,比傻子還渺小,我們傾盡全力的一生,都只不過是為了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起碼,在當我生命快結束的時候,可以讓我再看一次我留下了什么痕跡。
當電腦剛剛興起的時候,我非常依賴電腦,覺得電腦比人腦靠譜,于是什么都往電腦里面存,包括各種各樣的照片、文件。直到有一天,電腦硬盤壞了,資料都消失不見了。
我開始慌了,我存了很久的照片,文件都沒了。于是我拼盡全力之下,用軟件恢復了壞掉硬盤的部分文件,但是很多文件都是不見了,例如一些珍貴的照片,就永遠消失了,仿佛沒有在這個時間上存在過一樣。
從那時起,我非常注重我的文件的存檔備份,除了電腦上要有,網上相冊要有,移動硬盤也要有,現在,在云筆記上,在這種markdown軟件下碼子都要用icloud存檔,生怕突然一切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的目的只有一個,拼盡全力保留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痕跡。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天
當我十七歲的時候, 我讀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話,那么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一個印象。從那時開始,過了33 年,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當答案連續多天是“No”的時候, 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某些事情了。—史蒂夫·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
以前看這句話,我覺得離我很遠,就算我每天這樣對自己說,都好像沒什么感覺,因為我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感覺自己還青春。但突然間,我感覺自己年紀不小了,已經28歲了。
讀書也好,工作也好,遇到的事情也多了。各種各樣的事件都在身邊發生過。我不禁反問自己,萬一有一天,悲劇降臨在我身上的話,我要怎樣去面對身邊的人,我能給他們留下什么嗎?
這些當我年輕時期看起來遙遙無期的問題,總感覺到了要我思考的時候了,因為,這就是現實,你必須做好這樣的準備。
以前,喚醒我的總是天氣、鬧鐘、上學、上班,但今天我我腦海有了上面這些想法之后,我突然沒有了賴床的動力,我很想把所有的東西都趕緊做完,生怕拉下來給其他人帶來了麻煩。
我是如何留下腳印的
有時候我在想,萬一我有一天失憶了,或者我老了,想不起來我年輕的時候的事情怎么辦,不就白活了。我要通過什么讓方式,可以讓我在失憶或者老到什么都不記得的時候,還能想起來我那些年的風光史?
- 照片記錄:無論跟親人去游玩還是工作,各方面,自發也好,一起合照也好,都盡可能多拍照片。有照片之后大家一起分享,共享資源,然后把精品的照片選出來拿去照相鋪曬出來,并且一定要過塑,這樣才能保存久一點,畢竟實物比電子版更耐用。但例如證件照,我就會一兩年拍一次,一定保存電子檔,然后往回一看,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啊。各類照片也會通過移動硬盤,家庭服務器,網絡相冊多次備份。
- 日志記錄:作為一個新生代的年輕人,其實我不太喜歡寫字,曾經一段時間想學那些女生寫日記,買了一本筆記本回來學這些日記,但無奈自己并不是這一方面的料,每次寫幾行都覺得很累,所以還是覺得用電腦碼字比較適合我,于是看了一些大神都推薦這種markdown的方式進行寫作,讓我寫得比較有感覺,于是也愿意去開始用電腦寫這些自己的感想,起碼自己以后上網都能查回來,萬一某天真的不好彩失憶了,也有可以“閱讀”自己的地方,讓我知道自己以前是一個怎樣的人。
- 網絡筆記:我的所有賬號,密碼信息都是記錄在云筆記上面,還有各式各樣我覺得有用的文章。有人會說,網上也不安全啊,萬一密碼被泄露了怎么辦。其實,我覺得現在這個世界基本上沒有網絡安全的地方,而且要記錄的網站,賬號,密碼實在太多,全部用小本子記下來也很麻煩,也不方便查看,我還不如都寫到onenote上算了,好歹微軟也是大公司,對于我這種小P民都懶得盜用我的信息了。我只會把比較重要的內容都寫到紙質的本子上,用于保存。
今天回家的路上有感而發,就寫這么多了。
珍惜當下。晚安。
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