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每日反思 精進第22天。
今天重讀了《出售時間之前你要牢記的三條鐵律(下)……
鐵律一:成長是關鍵
鐵律二:重視價值忽略估值。
股價是市場對一個股票或者說企業實際價值的評價,是對股票的估值。對于個人,市場也會有一個估值,這個估值通常反映為一個人的工資。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個估值是偏低的,這個數一數你身邊有多少抱怨工作辛苦、工資低的人就知道了。還有歷史上這許多自命懷才不遇的人,大多數是對自己的估值高于價值。
如果一個人想換工作,那么TA對未來職位的工資要求就是TA對自己的估值。這個估值如何確定?橋水資本的老大達里奧建議:不要讓自己的估值過分超過自己的實際價值。實際價值如何判斷?長期來說,估值基本還是錨定于價值,嚴重偏離的情景會在市場中逐漸調整。古少關于工作斷舍離的判斷方法可以借鑒一下,用市場對自己各項技能的平均估值來評價,當然業界大牛另算。
估值過高,實際是一種“里程碑式思維”,適用于一次性交易,比如出售一個創業項目。但是對于一個人來說,人生的路很長,昨天得到的知識新聞里說不久的將來人的壽命能夠達到100歲,大約在80歲左右退休,那么,一個人的工作時間會是他生命中最漫長的階段,會遇到多次估值的情況。通過一些手段追求過高估值的行為,本質上是欺騙,不但欺騙了別人,也欺騙了自己。一個人若是更加關注估值,就會采取提高自己估值的手段進行交易,而忽略了自己的價值增長。長此以往,就影響了自己的成長。而不切實際的虛高估值,終究會水落石出。
鐵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許多人喜歡玩游戲,從心理層面上的一種解釋是,玩游戲多數會有各種形式的評分、獎勵,這種即時反饋使人得到虛幻的滿足,在心理上無法自拔。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多數成果是無法立刻顯現的,缺少了這種即時反饋,很多人難以堅持。舉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許多女性喜歡減肥,運動減肥是一種有效的方式,當女孩遇到運動后,多數會提兩個問題,1、“我都跑步三天了,好象一點也沒瘦!”2、“我好想跑步,但我好怕怕腿會變粗!”。這兩個都是期待即時反饋的典型,讓人無語到好想扁她。對于問題1,我想說,你花了這么些年才攢出來的肉想一下就清零,你想過肉的感受嗎?對于問題2,我無話可說,只能去找個球拍比劃幾下讓頭腦放松,還要防止進步太快,萬一明天打敗了張繼科,劉國梁讓我參加下屆世乒賽怎么辦。
沒有耐心,也是一種“終點式思維”,這樣的頭腦渴望自己臆想的結果快速降臨。當生活未如意時,會找這樣的借口:現在我在做我不喜歡的事,等有一天我能做我喜歡的事的時候,我就會……但是實際生活中,多數人沒有機會讓自己達到做自己喜歡的事的狀態,即使達到了,也會發現自己并未象自己想象的那樣高效而進步神速。許多人的失敗,在于對“低效率的自己”的失望。
耐心的力量,相當于交易中的復利效應,并且一定會通過復利效應展現出來。明智的做法是,用心智的力量去時刻告訴自己,覺得困難的階段不過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