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互聯網,成就了太多的后來者,當然,也讓許多固守的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今天,卓普科技就為大家討論一下這些互聯網企業中的“異類新秀”——美團,不專注,不專一,依然走出了自己的300億(美元)。
一路“失敗”的美團CEO
說到美團,卓普科技不得不提王興,這個極具謀略和發展眼光的CEO,卻是踏著一路的失敗和荊棘,開啟了美團之路。
例如校內網(即人人網的前身),例如飯否,都是跟隨時代發展的產物,但卻缺少成功的契機,直至2010年的美團出現,憑借O2O電商系統模式的優勢,成為了他創業成功的代表。
而促成美團成功的幕后操作者,王興就逐漸被更多的人提及,而他的光頭形象,也十分深入人心。
一如美團,逐漸的火了起來
從團購走向如今的多領域,美團的“成功”似乎都在走前人的老路,但卻力求突破,成為“優勝者”。例如外賣業務,美團入局之前,餓了么就已經深耕多年,但隨著美團加碼發展,至2017年上半年外賣市場份額,美團外賣占比45.2%成為第一,緊隨其后的便是餓了么的36.4%。當然,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之后,市場份額提升不少,但隨著百度外賣市場的萎縮,從去年的17%-18%直線衰減至如今的6.3%。如此一來,餓了么總占42.7%,依然不敵美團。
而外賣,僅僅是美團的分支
任誰也沒有想到,曾經的團購網站,如今成了互聯網商業中的一座龐然大物,背靠海量的數據和用戶,成功的接入數以萬計,十萬記的商家和服務,成為了O2O電商系統模式的成功典范,成為了“百團大戰”之中的幸存者。而美團,除了加碼的外賣業務外,還延續了它的“硬朗”作風,覆蓋電影、到店餐飲、機票、旅游、同城等眾多領域,在合并大眾點評之后,絲毫沒有停止拓張版圖的打算。
而今,美團更是瞄準了新領域的建設,例如美團打車、美團充電寶、新零售等,增加出行領域和豐富多維度的生活服務,似乎成為美團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
如此“冗雜”的業務,美團的發展核心很模糊嗎?
說到底,美團還是一個“大雜燴”,卓普科技認為,美團作為“滴滴+餓了么+攜程+N”的“混合模式”,著實讓外界看不出內在邏輯,僅憑利好就瘋狂發展版圖?沒有絲毫的內在聯系嗎?如果沒有核心定位的美團,真的能撐起400億美元的估值嗎?
不專注的背后,是清晰的目標邏輯
卓普科技了解到,王興曾在多次的采訪中表明,美團的對標的不是Groupon(美國的知名團購網站),而是亞馬遜。這種跳躍的思維方式,讓外界更加迷惑,作為O2O電商系統模式的成功者美團,卻把目標定在了綜合的網購商城亞馬遜,難道有什么共同點嗎?
其實,美團和亞馬遜,在現階段,都是互聯網的“搬運工”,是一家類“運輸”性質的企業。把客戶輸送給商家,同時也把商家輸送客戶,美團大而雜的經營理念,都在圍繞這一理論產生,至此,擁有眾多的分支也就釋然了。
?總結
卓普科技認為,美團的立足點小了說,就是消費者的吃和生活,而延伸至大方面,就是吃喝玩樂、衣食住行。或許美團的所有拓展點的依據都是用戶的需求,只是正巧趕上了互聯網的便捷,開啟了消費形式的新時代。
消費者習慣了電商,喜歡了購物生活的互聯網化,美團等互聯網類的服務產業,才有迅猛發展的時機,可以如是說:美團一方面反映了如今的互聯網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互聯網,成就了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