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三節是社團課,照例我們閱讀繪本。這一節課我給學生選的是《不是我的錯》。
《不是我的錯》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孩子蒙著臉哭泣,沒有人承認欺負他。所有的孩子都說:“不是我的錯?!薄安魂P我的事。”……沒有人幫助小男孩,也沒有人承認是自己的錯誤。文章傳達的是教育孩子要有責任心,要有勇于承擔的精神。?
道口古會后,我就發現學生特別興奮:上課不專心的同學多了;下課跑玩嬉鬧的多了;甚至吃零食的同學也多起來,吃完后還隨便扔垃圾,當問及的時候很多同學都說不知道。偶爾發現一個同學丟垃圾,讓他撿起垃圾時,就只撿自己丟的垃圾,如果讓他把別的垃圾也撿一檢,必定會露出一副很不情愿、很委屈的表情。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正好切合當下。
學習時我首先從封底導入,“同學們看看這本書和我們平時看的繪本有哪里不一樣?”學生馬上回答出沒有顏色。我再讓學生看環襯,說自己的感受,有學生說傷心,有學生說委屈?!澳堑降走@本書要給我們講一個什么道理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不是我的錯》”接著是講故事。先出示前三個同學的語言。學生依次讀完后我問:“小男孩在哭,從第一個同學的話語(我沒有看到事情發生的經過,所以不知道他為什么哭)中你讀出了什么?”
片刻的思考后,學生說“我讀出了冷漠”
另一學生說“我讀出了謊言”
還有同學說“我讀出了推卸責任”。
我又問:“從后兩個同學的話語中(我沒有看到事情發生的經過,所以不知道他為什么哭。我雖然看到了,也知道怎么一回事,但又不是我的錯?。┠阌肿x出了什么?”
學生說讀出了逃避,讀出了不負責任。到現在為止,我覺得基調算是定好了。接著就一起讀完了整本書。這時我問:“同學們已經注意到了,故事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
——“不是我的錯”,學生響亮地說。
“是啊,所有同學都說不是他的錯,你評判一下,他們有錯的地方嗎?如果是你,你又會怎么做呢?”
李怡甜說:“雖然不知道他為什么哭,但是看到了,應該安慰同學”
“一個同學說別人都打了,而他打得輕,沒有錯。他當然有錯,不管輕重,只要打了就是錯的。如果是我,我會去幫助他的”胡禎祎說。
“說的真好,你們都是善良的孩子??吹酵瑢W在哭,我們應該安慰、應該幫助,這件事和我們有關系??!”。身邊的事,和我們有關系嗎?我提問學生
班里的門壞了,和你有關系嗎?你怎么辦?
(2)課余時間,有同學在學習,而有些同學在教室里大聲喧嘩跑鬧,和你有關系嗎?你怎么辦?
(3)放學后,發現燈或者窗沒有關,你又怎么辦
(4)看到水龍頭嘩嘩地流水,和你有關系嗎……
班里靜悄悄的,沒有人說話。我叫起郭航遠問:“悶壞了,和你有關系嗎?”?
“有”。
“有”字剛說出口,教室里就有了竊竊的笑聲。我知道他們是想錯了——他們以為是“誰犯的錯”了。
“和你有什么關系?”郭航遠是個聰明的孩子。他想了一會兒說:“教室的悶壞了,我們會進出不方便;如果刮風,還會冷;沒有門做保鏢,我們的東西會不安全?!笨紤]的這樣全面,我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在我的引導下,其他問題學生也都認識到萬事我們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接著我又出示了圖畫書中附錄的有關戰爭、車禍、污染、貧困等圖片,讓學生齊讀并思考:
是什么讓殘酷的戰爭爆發,使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是什么讓無情的車禍奪去了多少鮮活的生命;
是什么讓我們的藍天變得灰暗,空氣中充滿塵埃;
是什么讓貧困地區孩子的眼里充滿淚水和期盼!
討論后我總結:“是人們的冷漠、推卸、逃避、無情、缺乏愛心.....造成了戰爭、車禍、污染、貧困!?那這一切的一切跟我們有關系嗎?”
“有!”響亮的聲音!
“是的,周圍的一切,大小事宜都和我們有關,我們都責無旁貸!,我們要關心周圍發生的一切,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才會更美好!?”
最后我問:“今天這一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做事時要心中有他人,不能太自私”謝依霖首先發言。
接著胡禎祎站起來說:“做人要有公德心”
多么深刻的理解!今天這節課我認為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