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最后一天上班,擺弄了一會兒便坐立不安了,還是新建一個記事本,習慣性地把字體調成四號,宋體,加粗。讓凝重的黑色慢慢爬滿空白的文檔,思緒仿佛藤草一樣蔓延。
每天六點五十被刺耳的鬧鐘吵醒,再默默地把它調成七點,就好象從哪偷了十分鐘一般,讓我心滿意足。手忙腳亂地穿戴,掬幾捧水狠狠地壓下幾束不聽話的頭發,就開始了我緊張繁忙的工作。
不知不覺在萬達都呆了五個月了,就連他們發年終獎都把我算了進去,本來是打算讓自己找到一個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卻不知不覺地融入了這個集體。每天雖然事情繁瑣,但也讓人簡單安靜。這一次的感情經歷讓我領悟了很多,突然發現自己所要的,其實就只是一豆燈光,一襲布衣,一碗白飯,呵呵,怎么覺出來勘破紅塵的味道呢。但是平淡穩定的生活,抑或是感情,才是經得起咀嚼的。
見面時尷尬,不見時想念的吊詭局面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毫無溫度的禮貌所包圍,消融,歸而淡薄。“你還真是功利啊,我跟你說過我不確定我們還能不能繼續之后,你就再也沒有聯系過我了。”她發短信過來指責。
苦笑,無言。打電話永遠是禮貌的問候,約吃飯永遠要和她的朋友一起,這不是太過明顯的暗示了么?把鼻子碰扁之后,也只能揉一揉,繼續勇者無畏地往前沖么?周一到周五天天工作到八九點,周六周日還要寫論文,能不能允許我有一點憊怠,一點疲倦?或者說,我也累了,行不行?
人真是可怕,信誓旦旦言之鑿鑿猶在耳旁,轉瞬就滄海桑田滿目瘡痍。當下的心情一涌上來,再加上旁人或者環境的慫恿,就哪里管得了那些紅唇白牙的允諾?我也是一樣,最沒有水磨脾性的一個人,自認為低眉順眼了很久,卻沒有回應,就寧愿生生地扯斷這份藕斷絲連,寧愿躲進偽裝成驕傲的蝸殼,寧愿放手。
當感情變成一種負擔,那么選擇放棄也算得上是一種睿智的選擇。而這次,就真的是下定了決心,干干凈凈的放開了。我試了好久,才發現自己并不是那種能當“普通朋友”的人。說實話,早兩天把手機弄丟了的時候,曾經想是不是手機號也不要了,是不是該借這個機會和過去說再見。雖然幼稚,但這個想法真正縈繞了良久不曾消散。
唉,真沒出息,看看我為數不多的博文,竟然有一大半是在糾纏于“她愛我,我愛她,她不愛我,我還愛她”這樣的話題。是時候該跳出來,眼界開闊一些了。這就算是“兩個人,一輩子”的最后一篇文章吧。
寫到這里,不由得想加上一個積極些的結尾。就附上今天看的一則小故事吧:吳王妃每年春天必歸臨安省親,吳王錢鏐甚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歸,至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錢鏐寫信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王妃接書后不覺惻然心動道:“王爺邁,既有信來,命我歸去,安可有違?”遂傳諭即日登程,速返杭州。
這才是愛情。且讓我最后一次憧憬愛情。或許從今以后,就該拋下脈脈溫情,開始披堅執銳地廝殺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