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應邀來到甘肅省圖書館分享記憶方法,現場為讀者分享了一些記憶的方法,讀者也在聽完講座后提出了一些問題。現在整理成文字分享給大家。
?第一次坐著演講,儼然像個老學究,不能手舞足蹈,剛開始著實限制了我的發揮,后來硬是把自己當做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才漸入佳境,據說是省圖書館最年輕的分享者。
?1、讀者問:您講述的的記憶方法,記住的內容會忘記嗎?
?我:答案是“會”,因為沒有一種方法是記住就不會忘記的,沒有這樣一勞永逸的方法,如果有,我也想學習。 那么既然還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忘記,為什么還是要學習記憶方法呢? 記憶方法學了不是讓你忘不掉的,而是讓一個比較困難的記憶資料轉換成比較簡單的信息,可以輕松儲存在腦袋里的過程。 我把記憶的過程總結為——漏斗原理。
傳統的記憶(如上圖)記憶的時候,就很困難,再加上不及時復習,很多內容就會很快忘記。像上面的漏斗一樣很容易漏掉。
?而經過記憶訓練的記憶,就像一個順著的漏斗,記憶的時候很輕松,經過少量的復習,就會變成長久記憶。為我們節省了很多的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2、讀者問:有什么訓練記憶的方法嗎?
我:?有,記憶方法是一套系統,要系統的來學習。想要記一些簡單的內容,用聯想的方法就可以很快記住。但是最好有老師指導,這樣可以避免走一些彎路,可以走的更快一些。 如果只是簡單了解一下,可以推薦一些記憶類的書籍,比如我的啟蒙之書《我最想要的記憶魔法書》多米尼克奧布萊恩著,曾經在世界腦力錦標賽中獲得過八屆世界冠軍。
?3、讀者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的發展,把很多東西記憶下來還有意義嗎?
?我:灰常有,科技再怎么發展,永遠都不能完全代替人腦,要懂得使用工具,比如手機的出現,我們可能不需要記憶電話號碼了,打開手機,搜索就會找到。這些科技幫助我們存儲,很便捷,這是科技進步帶給我們的便利。
?但是未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用到記憶力,目前學生的考試,在近百年很難取締,高考相對來說是比較公平公正的一套篩選機制,需要記憶大量的信息,才能在這場考試中獲勝。 未來需要考試的職業證書將會越來越多,我們需要記憶的信息也會越來越多,別指望考試中會讓考生借助工具來考試,很多還是要憑借我們的記憶力。
再來,人的智力表現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推理能力等,而記憶力就是其中一種,擁有一個好的記憶力,也是好智商的表現。 三國張松 在古時候有很多記憶超群的人,讓很多人欽佩。《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張松去許都求見曹操,曹操見張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邊洗足邊接見,使張松憋了一肚子氣。次日,曹操掌庫主簿楊修拿出曹操新著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看,意欲顯示曹操的才華。張松看了一遍即記了下來,故意笑曰:“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無名氏所作。”楊修不信,張松說:“如不信,我試誦之。”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并無一字差錯。楊修大驚,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說:“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樣?”認為自己的書沒有新意,就讓人把那本書燒了。其實曹操上了張松的大當:張松用他驚人的記憶力,把整部《孟德新書》硬是背了下來。
?古今中外,類似張松這樣過目不忘的大有人在。我國東漢時的思想家王充,年輕時看書,“一見即能誦憶”。三國魏時的王粲,能“過目不忘”。有一次,他與朋友們看了路邊的一塊碑文,朋友們有意要考他一下,叫他把剛看過的很長的碑文背誦出來,他果然背得一字不差。 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的記憶力為人們所贊嘆。他能將一百二十回的古典名著《紅樓夢》背得滾瓜爛熟。 1926年的一天下午,開明書店老板章錫琛請茅盾、鄭振鐸、夏丐尊及周予同等人吃飯。酒至半酣,章錫琛說:“吃清酒乏味,請雁冰兄助興。”沈雁冰酒興正濃,便說:“好啊,以何助興?”章錫琛說:“聽說你會背《紅樓夢》,來一段怎么樣?”沈雁冰表示同意。于是鄭振鐸拿過書來點回目,沈雁冰隨點隨背,一口氣竟背了半個多小時,一字不差。同席者無不為他的驚人記憶力所折服。
?錢鐘書 “學界泰斗錢鐘書“,書讀一遍即能成誦。他曾大量閱讀北京大學圖書館、社科院文學所和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吞吐量”大得驚人。當年在清華大學文學院讀書時甚至提出了“掃蕩圖書館”的口號。國內外許多知名教授、學者對錢鐘書先生都非常尊敬,他們經常把自己的新作贈送給錢先生,有的出版社也經常把新出版的經典著作寄給他。錢先生收到書后,會很快看一遍,然后就將書送人并告訴別人哪本書值得讀,哪本書不用讀,哪本書有趣,哪本書能看出作者功力等等。1979年5月,錢先生參加中國社科院代表團訪問美國,走了不少地方,作了多次講學和答疑,事前沒有準備,但不管問到什么問題,哪怕是幾十年前看過的中國舊書,他都如數家珍,大段大段地譯成英文背誦出來,并加以講解。 還有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陳寅恪的記憶力更是極為驚人。他具備閱讀蒙、藏、滿、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臘等十幾種語文的能力。那時候在國學方面,一般讀書人能背誦四書五經就很不錯了,而他卻可以背誦十三經,而且對每字必求正解。
?近幾年,江蘇衛視有一檔節目《最強大腦》,讓很多人因為他們超強的記憶力嘆為觀止,最強大腦的選手,有一些是天生的,但大部分選手都是后天訓練成的。包括有一個比賽叫世界腦力錦標賽,參加比賽的選手,都是經過專業的訓練訓練出來的,他們可以在5分鐘記住好幾百個數字,一小時可以記憶幾十副撲克牌,很多人被冠以“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如果沒有經過后天訓練,這些都是天方夜譚。
?4、讀者問:通過諧音去記憶英語單詞,會不會影響英語的語感。
?我:正好前幾天看了一個視頻瘋狂英語李陽現場教幾千名學生學習英語,就用諧音記憶法很快教會學生。 諧音記英語單詞只是其中的一種方法,一般人還是具備諧音和正確發音之間的區分的能力的,就像你可以在家鄉話和普通話之間可以隨意切換一樣。 諧音記單詞只能解決少量單詞,不是每一個單詞都可以用諧音的,背英語單詞還是用拆分編碼的方式去記憶,可以解決百分之95以上的單詞,也是目前記單詞最快速的一種方法。
?5、讀者問:有沒有什么課程可以記憶資本論等考試著作。
我:說真的,沒市場,很少有人專門去做這個吧,還是學會記憶方法自己去研究吧!記憶方法是通用的,掌握各種資料的針對性記憶方法,去記憶新的資料只是進行了一個延伸而已。
?時間有限,圖書館管看包的老大爺要下班了,我就草草結束了,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大家分享。
?溫馨提示:?記憶方法并不是萬能的,但是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每個人這一生至少都應該學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