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8月23日13:30-17:00
地點:廣州華南植物園
享讀家:桂思雨《我在五維陪著你》、Sophie Gong《小強升職記》、Wendy《掌控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大白《把時間當做朋友》
? ? ? ? ? ? ? ? ? ? 享讀家01? Sophie Gong
很榮幸收到小野的邀請,有機會和大家聊聊關(guān)于時間管理的話題。雖然說名字叫時間管理,但實際管理的是自我,是內(nèi)心。當有意識地進行時間管理后,你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你會更合理地安排時間、更有效地平衡多個角色、更清晰你的目標。
一、時間感知:時間都去哪了?
時間管理第一步,從感知時間開始,你如何看待時間呢?
這是一個快餐盛行的時代,多數(shù)人的狀態(tài)都是“忙!盲!茫!”,一方面覺得好多事情要干,可是一天下來什么事情也沒干;一方面干了好多事情,可是回頭看看卻感覺沒做什么有價值的事;制定了學習/減肥計劃,但總是3分鐘熱度;一天刷朋友圈50次,發(fā)現(xiàn)正事還沒開始干……“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再熟悉不過,然而生活中,有多少人真的將時間當作金錢去感知它的可貴呢?以前的我也會覺得時間總是在那里,今天用掉了,又有明天來補上。
有兩件事情讓我對時間有了不一樣的感覺。第一件事是去年備考人力資源師,當時正逢家里搬家,小朋友生病,工作又接了個大項目,學習的計劃完全被打亂,我一度想推遲考試算了,最后想著已經(jīng)交了費還是先試試吧,于是在有限的時間里繼續(xù)擠出學習的時間,同時調(diào)整學習方法,最后順利通過考試。考完后,突然感覺時間是有彈性的,如果當初沒有備考,我不會覺得自己空閑,而加進考試以后,時間總量沒變但是依然裝得下。
另外一件事情,是遇到MMT的小嵩,與她交流,為什么同樣的時間,她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工作、讀MBA、準備創(chuàng)業(yè)、講課,而我呢?從那后,我對于自己習以為常的晚上上網(wǎng)放松有了種罪惡感,時間是多么寶貴的資源啊,我怎么舍得就這樣浪費了呢?于是慢慢縮減了閑聊、上網(wǎng)的閑暇時間,轉(zhuǎn)為固定的閱讀時間,剛開始有些不適應,但形成習慣后,就會更喜歡這種充實的狀態(tài)。
時間都去哪兒了?你去年是怎么過的,你有印象嗎?有沒有想過,你用這時間換來了什么?其實,每天都有86400元在進入你的銀行戶頭,你買了什么?是僅換來一些生活必需品,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換來一些感官的刺激,還是將這筆錢的一部分用來投資,購買了那些可以在未來提取收益的價值物呢?
說到夢想,說到興趣,說到健康,大家都知道很重要,很想要,可是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因為工作、客戶、掙錢等等,所以我沒有時間。”其實,“沒有時間”是不成立的,實質(zhì)是你對時間的選擇,你愿不愿意在這件事情上花時間。如果你真的想做,你就一定能找到時間,你就自然會縮減你在一些次要事情上所花的時間。
在生活中,充斥著一些時間黑洞,我們的時間不知不覺就被吞噬掉。我們都感到,上網(wǎng)本來是想搜個資料,結(jié)果看到旁邊有個新聞就點擊了,打開新聞,旁邊又有個八卦消息,點擊;朋友在QQ發(fā)來段消息,馬上回復,于是就不停的點擊下去,最后等想起來上網(wǎng)的目的,一個上午已經(jīng)過去了……
手機、上網(wǎng)、電視、超市,都是這樣的黑洞,它們的特點是一旦進去,就進入無限循環(huán),而人的大腦喜歡干這種簡單的明確的事務,于是就如催眠般而不自知,等到意識時,時間已悄悄溜走好久。
要做好時間管理,首要條件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也就是說,你得知道你的時間都去哪了,如果你意識不到你在浪費時間,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時間花在了哪里,那你必定會更多的陷入時間黑洞,根本就沒辦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有種提高時間感知的方法,是記時間日志,可以連續(xù)記一個星期,以半個小時為一個單位,記錄每一天的時間都花在了哪些事情,實際就是查看自己對時間資源的配置。記錄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以為自己在某事上花的時間和你實際花的時間可能完全不同,這會給你一個刺激和提醒,讓你對時間流逝保持一種敏感,發(fā)現(xiàn)那些耗費你生命的事情并盡量避免,找到更多可以利用的時間。做時間日志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工作的高效時段,用它來做些重要的費腦的事情。
還有個關(guān)于預防掉進時間黑洞的方法,知乎上有個類似的問題回答,獲得幾千個贊,答案非常簡單,就幾個字“關(guān)機”、“斷網(wǎng)”。
二、一套系統(tǒng):衣柜整理法
時間管理的真正對象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配置時間資源,對事情進行合理安排,以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當我們學著去進行時間管理,就是給自己重新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事情還是那些事情,工作的、客戶的、情感的、身體的等等,各種事情紛至沓來,是什么可以進行調(diào)整?不管你有沒有意識,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收集、處理各種事務的系統(tǒng),只不過有的自動化程度高,有的是憑感覺多。時間管理能讓我們建立一套更優(yōu)化的系統(tǒng),好的系統(tǒng)實施起來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我們的辦事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小強升職記》的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個絕招:衣柜整理法,其實與現(xiàn)在流行的GTD時間管理法內(nèi)容相同。
現(xiàn)代人很容易焦慮,焦慮來自于失控感,因為頭腦中總是裝著很多事情,這個要做那個要做,最后哪個都沒做好,我們說要“活在當下”,可是這么多角色,這么多事情,怎么才能“活在當下”呢?這套方法就為活在當下提供了一種技術(shù)層面的操作方法。
衣柜整理法的流程:
1、捕捉,將所有引起注意的事情收在一個籃子里
設想你有一個衣柜塞滿了不少衣服,現(xiàn)在你又買了新的衣服,你如何放進去呢?是硬塞進去,還是分類整理?如果將衣柜看作我們的大腦,那么各種衣服就是我們要處理的事情,當各種事情涌來時,我們先不用急于將它們?nèi)M衣柜,而是可以先放在一邊,等待處理。比如做方案時,突然有個和客戶打電話交流的想法,如果不是緊急的事情,可以先寫下來,等做完方案后再去打電話。
2、明確意義,判斷事情的性質(zhì),以便分類
找回生命的主動權(quán)——讀《掌控》有感
為了給衣服進行合理放置,將衣服放進衣柜前,我們是不是先要看看這是什么樣的衣服,春天的還是夏天的,是上裝還是裙子?然后將它放在衣柜里相應的位置。同樣,我們對收集籃的事情按照行動類型進行迅速判斷,哪些事情是需要馬上行動的,還是可以交給別人辦的,還是需要下一步行動的,或者哪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做。
3、組織整理,對所有事情進行分類處理
完成判斷以后,我們就可以將這些事情根據(jù)他們的情況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形成3+1清單,一個是將來清單(不確定日期的行動)、一個是行動清單(當天需要采取的行動)、一個是項目清單(多個行動的集合)、一個是日程表(指定日期的事項安排)。比如你想出國旅游,那就把這個想法放入“將來清單“中,你想今天晚上去跑步,就把跑步這件事放入“行動清單”中。
切記,如果是2分鐘就能做完的事情,不用多想,馬上就可以進行,對于其他事情,不管事情多么復雜,我們都可以將它分解為多個明確的行動,一個人執(zhí)行力是否強悍,關(guān)鍵就在于他能否找出一個項目中的下一步行動。面對同樣一個任務,比如鍛煉身體。執(zhí)行力不強的人會說:我要鍛煉身體,我要變得很強壯。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執(zhí)行力強悍的人會說:我要鍛煉身體,我要變得更強壯,然后確定下一步行動,現(xiàn)在每周跑兩次,每次跑1000米。如果想變成執(zhí)行力強悍的人,那請為每一項任務確定下一步行動。
在行動時,每次我們只需要從清單中取出一個行動執(zhí)行就可以,完成一個就劃掉一項或者打個勾,我自己是特別享受做一件打個勾的過程,好有成就感:)
平時我們?nèi)菀捉箲],難以心境如水,就是因為頭腦里塞了太多的事情,當你做著一件事情,頭腦里還在不斷有聲音提醒你“還有很多事需要被處理”的時候,怎么能靜下來、找到掌控的感覺呢。我們的大腦最擅長的是分析和創(chuàng)造,而不是記錄,實際上所有需要存儲的事情都可以交給工具,比如各種APP或者紙和筆。這樣,每天的行動很清晰,有事的時候心不會亂,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清單的安排。
(在實際操作中,前兩步只需在大腦中進行,并且可以與第三步合并完成。)
4、深思,進行回顧和總結(jié)
一個人成長的速度與一個人進行總結(jié)反思的頻度成正比,一個善于總結(jié)反思的人,兩年的工作經(jīng)驗就抵得上其他人五年的工作經(jīng)歷。每天忙于工作的時候,就是在低頭趕路,深思就是讓我們抬頭看路,經(jīng)常問問自己:我的目標是什么?今后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如何取舍?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當我們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去看待現(xiàn)在的人和事,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最好將深思養(yǎng)成一種習慣,每日每周都可以進行。
5、行動,選擇最佳方案
找一個時間思考自己未來的發(fā)展,從自己的生活原則、愿景、目標等“自上而下”地進行規(guī)劃,當規(guī)劃確定后,則“自下而上”地開展行動,并且在過程中隨時修訂自己的規(guī)劃。這就是“眼高手低”的新含義,著眼要高,行動要低,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行優(yōu)化,找到實現(xiàn)目標的最佳方案。
當我們堅持去實踐“衣柜整理法”,就會形成一種收集、處理事情的高度自動化系統(tǒng),每次頭腦里一次只放一件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因為只有一件事情,頭腦里的雜音少了,我們更容易做到專注和投入。這不正是活在當下的含義嗎?!實踐時間管理,就能讓我們達到一種心靜如水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非常美妙。
三、如何戰(zhàn)勝拖延?
現(xiàn)代人的拖延癥就和感冒一樣普遍。為什么一件事明明知道要做,卻還是拖了又拖?很多人對自己的拖延深惡痛絕,然而下次還是照樣。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去了解拖延,拖延不僅僅是意志力的問題。
我們要接受拖延源自我們的天性,我們不需要對抗,我們只需要臣服。
臣服于環(huán)境,了解是不是存在一些因素干擾了我們?正在進行中的事情被打斷時,很多人會焦躁,臣服就是告訴自己,干擾其實是個常態(tài),干擾后,我們還可以繼續(xù)啊;或者給自己找個隔離的時間,比如關(guān)機。
臣服于我們的精力,我們要承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長期保持一個高水平發(fā)揮的狀態(tài),如果有,那也是透支。所以,了解自己在何時精力最好,我們可以安排一些比較重要的難度較大的事情。
臣服于我們的天性,人的大腦喜歡做簡單明確的事情,有兩件事,一件是打個電話,一件是寫個方案,你覺得哪個做起來不容易拖延?任務越清晰,就越不容易拖延,運用前面說到的衣柜整理法,我們可以將一個大的任務如“寫方案”分解成多個步驟,比如構(gòu)思大綱,搜集資料,寫第一段等等,完成一個行動后,還可以給自己一個獎勵,讓整個過程變得清晰而有趣。
我們要接納我們的天性,同時也要看到,拖延背后還存在什么?其實,拖延的背后還有恐懼。就我自己來說,原來有些重要事情,老是拖著不做,沒做好分解是一方面,內(nèi)觀自己,另一方面其實是害怕,因為任務有難度,我希望等所有條件都準備好再做,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能不能達到自己的期待,萬一做不好受批評,還不如不做。
真正的阻礙和動力都來自內(nèi)部,當你明白了你生活的目標,體會到時間資源的寶貴,你愿意克制自我,為了更好的結(jié)果而犧牲眼前的舒適,那你就會更愿意及時采取行動。
當然,所有的方法都沒有行動重要,所以,戰(zhàn)勝拖延第一步,立即行動吧!
四、如何養(yǎng)成一個習慣?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說,第二個習慣要事第一。我們的生活應該主要圍繞要事來進行安排。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不是要事,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要事是重要而不緊急,比如學習、健身、人際關(guān)系的維護等等。
這些事情因為不緊急,短時間內(nèi)也看不出效果,很容易就排在了每天的日程之外,等到需要的時候,就開始“書到用時方恨少”。那么針對這類的事情,我們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具體的行動,并且形成一種習慣,堅持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收獲超乎想象。習慣就相當于儲蓄投資,是高利息的“零存整取”,回報巨大。
培養(yǎng)一個習慣,剛開始不要給自己定太高的目標,從小改變開始,從微調(diào)自己的行動表開始,比如想養(yǎng)成閱讀習慣,不要一開始就要求自己一天讀1本書,可以先從每天讀20頁書開始,如果20頁做不到,那就每天讀10頁,重要的不是數(shù)量,而是先降低門檻,讓行動變得容易開始;當堅持了一些天,可以給自己一些獎勵,比如吃頓大餐、買個喜歡的小玩意等等,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克服原來的慣性,讓大腦感覺新的行為也是件簡單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覺得一個人堅持太孤獨,可以找到相關(guān)圈子的人,一起打卡和互相鼓勵,能找到同頻的人一起做一件事情,進步會比一個人快得多。
最終,一個人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永遠比約束力重要,當我們很了解自己為什么要養(yǎng)成這個習慣,它給我的生活究竟能帶來什么,那么當我們覺得累而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們更能堅持下來。比如我現(xiàn)在培養(yǎng)自己每天寫作的習慣,剛開始覺得很難,因為我對寫作有些心理障礙,而且覺得每天哪有那么多東西寫呢?我就對自己說,不管字數(shù)多少,至少每天都要寫;為什么要寫,因為我想從這里來突破自己的舒適區(qū),同時也讓自己多多觀察記錄和思考生活。事實上,當堅持二十天以后,看著那一篇篇筆記,本身就帶來很大的滿足感,原來在腦子里一晃而過的事情,現(xiàn)在都留下了印跡,原來生活還是很美好豐富的嘛:)
剛開始我們養(yǎng)成習慣,后來習慣改變我們。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越來越自律,同時也越來越輕松。原來覺得難做到的事情,回頭看看,發(fā)現(xiàn)根本就不算什么。慢慢的,你會越來越熱愛接受挑戰(zhàn)。
當然,也有的人會說,為什么要堅持跑步,為什么要早起,為什么要每天寫作、閱讀,給自己這么多作業(yè)?多不自由啊。康德說過,自律即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能自主行動。我非常認同。比如,早上想早起而又起不來,這時的主人是誰?是你自己還是懶惰?真正的自由是能選擇自己的行動,能做成你想要做的事情。
五、推薦工具與閱讀
工具——
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我現(xiàn)在用印象筆記作為一切事物的收集籃,有道云筆記則用來寫讀書筆記和寫作。
番茄鐘軟件:FOREST、花兒のtime,對于做事時控制不住要看手機的人,可以試試
閱讀——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搞定: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藝術(shù):GTD方法》
《把時間當作朋友》
《奇特的一生》
六、高效率 慢生活
時間管理能提高我們做事情的效率,但時間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將我們每天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每一刻都嚴格按照日程表來執(zhí)行。學習時間管理后,我感覺到更能看清自己的內(nèi)心,知道什么對我來說是重要的,并且將這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工作、學習、健身、陪伴家人等放在自己的計劃中,每日穩(wěn)步前行,即使中間有干擾,但因為方向清晰,也能很快回到主方向,內(nèi)心也不容易焦躁,從容多了。
時間管理的核心是主動管理,而不是被動反應,是推著事情走,而不是被事情推著走,如果我們越來越多做重要的事情,緊急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少,從而真正達到效率高起來、生活慢下來的最佳境界。
? ? ? ? ? ? ? ? ? ? ? ? ? ?享讀家02? 桂思雨
北野是享讀社的創(chuàng)始人,而我和他的認識是在永錫老師的幸福行動家年會上認識的,一直都在微信不慍不火的聊著,偶然的機遇應他邀請去享讀社做一次關(guān)于時間的分享,與其去嚴肅的講時間管理這個東西,不如和大家說說時間讓我看見的。
我的改變也只是發(fā)生在這一年里,在我轉(zhuǎn)變的這一年有過崩潰的時間管理,有過沒有間隙的學習,也曾因為精力的不足掙扎糾結(jié)過,折騰一番之后我才明白了做好一件關(guān)鍵事就足夠了,在你所有的計劃當中一定有一件關(guān)鍵事是可以在成功之后給其它事情助力走上一個新臺階的,隨之而來的不僅僅是資源,財富,更多的是你知道了自己是誰?你要什么?你今后的路怎么走?哪條路是最快可以到達的,你會越走越快,越玩越好玩,越來越富有。
在我開講之前我想說的是:不是一定要把每天安排的很慢這樣就時間管理好了;也不是把每天安排的很滿你就一定會成功;更不是把每天安排的很滿你就一定每件事都能如約完成。所謂的時間管理,其實對自我的管理,而對自我的管理又是能量的管理,歸根結(jié)底就是心的管理,你每天做的事情要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規(guī)律,不用因為偶爾的不做而去自責,去抱怨,而是今天這個時間段沒做我明天依然可以在這個時間段拿起,在時間的長河里你能看到自己每天的進步。
現(xiàn)在我來講時間讓我看見的,總共有六個部分的內(nèi)容
一、時間讓我看見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轉(zhuǎn)折點,而我的轉(zhuǎn)折點就是進入上一家公司,公司的氛圍和做事方式,公司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加上我的技術(shù)崗位在那里并非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那么明確,自己又遇上了職業(yè)瓶頸,我一度陷入一種自我否定中,不喜歡那樣的氛圍,不喜歡那樣的環(huán)境,種種跡象都讓我要去改變自己,因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被打擊過,被嘲笑過,可我依然堅持走到了今天,這一年時間讓我看到的就是,我真正的成了一個游戲重構(gòu)工程師,成了一個自由作者,成了一個以培訓為副業(yè)的人,成了一個跑過兩次馬拉松的人,成了一個可以給他人力量的人。
這一切都要謝謝當初的自己頂著那些嘲笑,質(zhì)疑,打擊依然愿意堅守自己的初心,帶上自己的夢想朝前走。
二、環(huán)境不動,我自己走
就像上面說的在那樣的環(huán)境,氛圍,人群中我不斷向外走,去找尋我的同類,找尋令我喜歡做的事情,找尋能給我?guī)砜鞓返氖虑椋晕易龅牡谝患虑榫褪亲屛业男拍詈托膽B(tài)改變,不再去因為他人的負能量影響到自己。
我報了21天訓練營,在那里每天都有人寫感恩日記列計劃,每天都能看到不認識的人在條理清晰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們是那么向上,那么有目標,我還有什么理由去理會周圍的負能量,周圍人怎么看我,當我改變一定會有同頻的人被我吸引。
自此我開始了感恩日記,在我的個人博客上,每天感恩三件事一件都不少,堅持了21天我養(yǎng)成了習慣,我開始覺得我可以再增加一件事情,由于有寫作的習慣,加上之前看特立獨行的貓的書的時候看到她提到每天寫1500字的習慣。
所以我為自己定下了一個100天計劃,每天1500字,當時寫計劃的時候會有擔憂覺得自己做不到,我怕每天的話題太枯燥無味。可事實并未如此,我堅持下來了,雖然有時候也會因為字數(shù)還沒到達1500字再去增加一些感悟或者隨想,但100天給我的不僅僅是內(nèi)心的調(diào)整,生活的自律,更多的是讓我的覺察能力越來越強,生活的細膩程度越來越敏銳,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總能寫到別人心里想說沒說出來的話,有點松浦彌太郎的風格。
當這兩個習慣開始支撐我走過每一天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確實心態(tài)變了,我開始想著去挑戰(zhàn)自己。,到底先去挑戰(zhàn)什么我沒想到,每天這樣的問題都會在腦子里浮現(xiàn),有一天我突然看到別人提到跑馬拉松,在我上高中的時候電視中跑馬的人是那么讓我崇拜,所以我決定跑馬拉松,當時就覺得跑步這么簡單的事情如果都做不到,那還能做什么?我去跑了南山半馬,21公里就這樣被我稀里糊涂跑完了,從此我的生活就開始進入高跳躍階段。
在我跑完馬拉松的時候,我開始接觸到欣頻老師,開始聽她的課,開始關(guān)注自己有什么,我還可以做什么?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日子里寶爹開始進入我的生活,了寶爹是我夢想清單的啟蒙老師,琦琦是真正開啟我寫夢想清單的那個人,當2015年新年第一天新年跑的的時候我在家里寫下了2015年的夢想清單。清單上的內(nèi)容是根據(jù)金字塔原理寫的,并且運用了斷舍離的理念,因為內(nèi)心越干凈越簡單,我就會走的越快,事實也正是如此,我如愿在7月份前完成了四大項了,生活給予我的讓我更加勇敢的去闖接下來的每一關(guān)。
三、理清自己
(一)學會反問自己
說和做是兩回事,很多人都知道吸引力法則,很多人也知道宇宙訂單這回事,可就像20/80法則一樣,只有少部分人會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心想事成。今天的主題是與時間有關(guān)的,那我想說的也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自己還不清楚未來或者在剛剛覺醒的時候,心里是特別焦急的,是很想趕快出成果,趕快做出一些事情的,所以會給自己安排很多但自己的精力無法顧及到的事情,一旦出現(xiàn)無法顧及這種狀況就開始抨擊自己,自我否定,自責,懊悔,其實在這種摸索時期要敢于反問自己,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最后一天你最想做什么?如果你只能完成一件事情你想做什么?心不要貪多,帶著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的信念只做一件事就好。
(二)明白五個W
1、WHO明白你是誰?這一生我們都在找自己,只有越快找到的人才能真正享有生活賜予的幸福和財富
2、WHAT你想做什么?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這一次你想做什么?想用什么來讓自己在最后一刻感覺此生活過
3、WHEN就像做每日計劃一樣今日事今日畢,你要做的每件事都要量化到一個時間點上,然后去倒推每件事,你會發(fā)現(xiàn)你就是站在迷宮之上的那個人
4、WHERE在哪里?你得知道你做某件事情要在哪里做?你在哪里要做什么樣的準備?是需要那里人的資源還是其他資源?現(xiàn)在立刻馬上就要開始慢慢為那個地方積攢一切資源
5、HOW怎么做?總的來說HOW就是資源,你有什么你沒什么?做那件事需要的一切資源都要提前在心里清晰明白
在努力的路上不了解自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對,或者把自己放在了不適合自己的地方,那真的就是看起來很努力,卻達不到內(nèi)外一致的圓滿和幸福,所以不斷去理清自己是一件事關(guān)重要的事情。
四、站在未來看現(xiàn)在
記得琦琦說過一句話:有目標的一年和沒目標的一年是不一樣的。所以有自己的夢想計劃顯得尤為重要。然而不論是十年計劃,五年計劃,還是一年計劃,一定是站在未來的時間點來規(guī)劃,因為你在借助那個已經(jīng)完成事情的未來的你在幫你倒推每年每月每周每日要做的事情,那個你是迷宮之上掌握全局的你
五、學會平衡
時間管理好的人一定能夠兼顧到六個方面的內(nèi)容,那就是身體,心靈,心智,工作,家庭,自我實現(xiàn),在金字塔的最底層身體,心靈和心智是可以通過鍛煉,通過冥想,通過讀書獲得的,但這三個方面又不能傾斜,任何一方的傾斜我們都會失衡,都會感覺不自在。在金字塔的第二層讓我們做職業(yè)規(guī)劃時候,在職場拼搏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的家人,家人需要的陪伴并不多,或許每天半小時放下手機電腦或者工作,這樣全心全意的陪伴都會讓他們感覺到很幸福,最后就是一定要為自己的夢想預留時間。
說到這里我想起《滾蛋吧,腫瘤君》里面有句話就是健康就和朋友一樣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它的珍貴,還有不要活著的時候和死了一樣,死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活過。
六、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勇猛精進上
總會有些人會對你指指點點,也總有些人抨擊你做的事情,可是那又怎樣,我們一直都與自己有關(guān),關(guān)他人何事,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在意他人怎么看我們,在意他人怎么說我們,在意成功與失敗,那時間給你的就是一個你不愿意見到的你。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評價,不抱怨,不八卦,不自棄,不比較,只把精力用在實實在在的成為更好的自己上面,時間會讓你看見你想看到的樣子,看到他們羨慕你的樣子,時間是有力量的。
這一年時間讓我看到的是一個我想要成為的樣子,我喜歡的樣子,讓我生活的是我喜歡的環(huán)境,讓我的周圍充滿了喜歡的人,他們又同時喜歡我,我覺得我已經(jīng)內(nèi)外一致了,我圓滿而幸福,我會繼續(xù)用經(jīng)驗去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因為生活,工作,人生都太有意思了。
這是這一年我與時間的關(guān)系,你把時間花在哪里,時間會讓你看到相應的景象,而夢想永遠都要比昨天走的更遠,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xiàn)在的自己,與其去討厭雞湯雞血,那個你更好更真實更精彩更純粹!
? ? ? ? ? ? ? ? ? ? ? ? 享讀家03? Wendy
緣起——習得性無助
心理學上有一個實驗叫習得性無助實驗,大概意思就是把狗關(guān)在籠子里,然后對它實施電擊,籠門鎖上,任狗如何掙扎逃串,最終只能被動的接受電擊,久而久之,當心理學家把籠門打開,然后再對狗實施電擊,狗依然先是痛苦的呻吟掙扎,然后繼續(xù)被動的接受電擊,沒有任何積極主動想辦法脫離現(xiàn)狀的意愿,這個實驗說明了狗在一次次痛苦的電擊之后卻逃脫無門的情況下徹底絕望,被動的接受命運的折磨,任人擺布。
現(xiàn)實中,很多隨波逐流、迷茫困惑茍且偷生的人,不就是實驗中的那只絕望小狗嗎?我曾經(jīng)就處于這種狀態(tài)很久,總感覺生活有點力不從心,想改變現(xiàn)狀但是被一種莫名的慣性所控制,無力感和沮喪感成為生活基調(diào),一次次的站在命運的轉(zhuǎn)折路口而彷徨猶豫,不知該何去何從,因為我沒有力量做出選擇,因為我不知道哪個選擇是正確的,我聽不到內(nèi)心的聲音,因為頭腦的聲音太嘈雜。
還好,我沒有一直沉淪下去,在一段長時間的情緒低谷之后,我嘗試走出了舒適區(qū),參加了永錫老師的時間管理課程,之后加入了熊哥發(fā)起的夢想行動家社群,開始自己的尋夢之旅,同時開始了百天跑步打卡,200天的慢跑堅持讓我愛上了跑步,也愛上了我自己,內(nèi)心的力量感慢慢的開始從內(nèi)心綻放出來,力量出來之后,困惑又有了,好像是那種攢滿力量的拳擊運動員對著空氣施展拳腳,因為愿景不明,目標不清,所以每一拳打出去,雖有力量,但沒有效果,于是,我又開始上課程,找書閱讀,與高人交流,期望找到那個內(nèi)心的答案,也就是這個時候,《掌控》出現(xiàn)在我的生命里,與其說遇見,不如說它已經(jīng)等我很久了,因為我早在一年前就買回了它,只是之后就被我束之高閣了。不過我不得不說《掌控》就是我送給自己的一份生命禮物,因為在這本書里,我遇見了未知的自己。
在這里,我想說明的是《掌控》這本書本身是一本工具書,所以里面的練習題一定要做,而且要誠實的做,帶著對自我的覺察去做,而且還要不止一遍的重復去做,只有這樣,內(nèi)心的答案才會慢慢的浮出水面。關(guān)于接下來對此書的分享脈絡,我想引用前段時間我參加的優(yōu)勢領導力課程中calvin教練提及的“be—do—have”人生哲學展開分享,be就是我們想成為的那種成功美好的人所具備的真我特質(zhì),do就是在生命實踐中活出那種真我的特質(zhì),have就是當你完成前面兩個步驟之后,你就會擁有你想要的成功、幸福、真愛等等。
Be——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曾經(jīng)是一個很擅長管理時間,優(yōu)化流程的人,我可以把細節(jié)做的面面俱到,我很擅長問自己下一步是什么,下一步怎么做,但是,我很少問到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于是,我的人生狀態(tài)就是碌碌但無為,因為,這個為什么做,才是決定生命品質(zhì)的關(guān)鍵因素,而搞清楚為什么做的前提,就是搞清楚自己是誰這個難題,為什么是難題呢,因為認識自己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可能需要花費我們一生的時間去探索,但是當我們開始帶著覺知去認識自我的時候,意識就開始覺醒,隨著對自我認識的深入,人生的大智慧也會慢慢的從心生起。但很多時候,我們成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切的外求只會讓自己離初心越來越遠。
如何認識自己呢?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目前的生命是一種被束縛的狀態(tài),被太多的人生經(jīng)歷、限制性信念和不斷輪回的情緒模式所束縛,所以,如果我們要活出真我,必須要掙脫這些束縛,放下對過去的怨恨和恐懼,活在當下。
如何放下?保持覺察,由果索因。同時書中列舉了很多認識自我的工具,比如高峰低谷法就是通過寫回憶錄的方式找到自己人生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教訓,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感恩日記法就是通過每天記錄值得自己感恩的小事從而提升自己的意識覺察,并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真正在乎的,真正能夠滋養(yǎng)內(nèi)心的價值取向;冥想法是通過身體的修行讓心定下來,通過降伏自己的身體,進而更好的降伏自己的思想;是的然后法,通過真心接受生命里的每一份邀請,并主動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性,在一次次走出舒適圈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更多面,真正的讓生命鮮活起來;其實工具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更深入的探索到真實的自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并進而找到自己此生的愿景,一旦找到愿景,就好比那個拳擊運動員找到了目標,每一拳出去都是扎扎實實的感覺。
關(guān)于愿景,一定要足夠的讓自己心動,并能持續(xù)給自己行動的力量,當然,還有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要有支持他人的部分,這一點我感觸很深,曾經(jīng)在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的一次講座里,我們曾問到一個問題就是,現(xiàn)代人總覺得自己人生空虛無聊沒有意義,如何讓自己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塞利格曼回答說要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不能只關(guān)注自己,不要只從自身去找,而是要關(guān)注他人,關(guān)注比自己更大的世界,從大于自己的范疇去找人生的意義。我想,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人生的境界。所以,認識自己,擴大自己的格局,找到人生愿景,才能為接下來的人生起飛插上一雙美麗的翅膀。
Do—啟動內(nèi)驅(qū),活出真我
當我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明確了人生愿景之后,接下來就是行動力的問題了,然而問題又來了,似乎舊的思維行為模式很不習慣立志要改頭換面的自己,它會在我們的蛻變之旅上一次次的把我們打回原形,也就是說,人其實都是抗拒改變的,哪怕現(xiàn)狀已經(jīng)很不堪,理性層面認為要改變,但內(nèi)心深處卻恐懼改變后的不可預知性,潛意識的慣性和理智上的意愿就好比象與騎象人,情感與理智的博弈最終永遠都是情感戰(zhàn)勝理智,因為情感的大象性情剛烈,難伏難調(diào),既需要騎象人的智慧,也需要技巧喚起大象內(nèi)心的合作意識,如何喚起?
首先愿景要有足夠的吸引力,真正的從心而發(fā),這樣才能保證能持續(xù)的吸引大象的注意力,其次要相信持續(xù)學習、微小改進的力量,從小事做起,但堅持去做,不斷積累正向情緒能量,逐漸馴服內(nèi)心那頭情感大象,另外要直面恐懼,不斷走出人生的舒適區(qū),從小小的突破開始,當勇氣一旦被拿回來,改變就如蝴蝶效應一般不可思議,最后就是要找到一群與自己同頻共振的成長伙伴,因為這樣的社群是支持我們成長最好的心靈土壤,比如,北野發(fā)起的這個享讀社,就能很好的支持到彼此的成長,有愛有熱情有能量。當我們的象與騎象人能夠完美合作的時候,內(nèi)耗沒有了,所有的能量都聚焦在自己的愿景上面,生命自然就開始蛻變了。
Have—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當我們的生命真正綻放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影響力就已經(jīng)出來,別人開始好奇你的改變,開始被你的美好所吸引,于是你的資源會越來越多,跟隨你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成就了他人,最終,我們活出了雙贏的人生。
所以,先讓自己成為那個美好的人,找到遺失已久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