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與愿力
在我們過去的世界觀中,我們會覺得”能力”強的人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情,“能力”強的人才能夠去幫助別人。
我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話語:
“等我有錢了我也會像那些有錢人一樣做公益”“等我有能力了我一定要去幫助那些職場的菜鳥”,
“那個人很會打扮自己,所以她老公跟她關系好,我也希望擁有她那種能力”
……
如果仔細回想一下,你會發現,我們過去的價值觀,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都認為我們必須自己先要努力獲得了成功,我們才具備了某種能力可以去幫助別人,無論是在金錢上的,事業上的,還是關系上的,等等。
于是當我們在學習金剛智慧,如何種好種子的4個步驟的時候,我收集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 “我自己財富都還缺乏呢,我自己都還沒有伴侶呢,我自己還找不到人生的定位呢,我自己都還在人際關系當中焦慮和痛苦呢,我怎么能夠去幫助別人呢?我怎么能夠去幫助那個有同樣需要的人呢?”
在這里很重要,很重要的,《能斷金剛》的智慧教導大家要轉變的思維模式就是——種下心想事成的好種子靠的不是能力,而是愿力!正是因為我們在某些想要達成的目標上還很匱乏,所以我們才要用全心全意的心態去幫助那個有同樣需要的人——那個把對方當做自己一樣的,希望ta成功的那個愿力,才是達成我們的目標的最重要最重要的種子。
我記得格西老師第一年來到廣州講完一階課程之后,帶著整個講師團們離開了中國。我們有好幾位同學決定,我們不要再回到原來生活的常態,我們要在金剛智慧當中好好的實踐體證。但是當時在身邊沒有一個金剛老師,沒有人能夠完全的掌握妮古瑪瑜伽,沒有人能夠完全的讀懂格西老師的《能斷金剛》。但是我們決定不等待,不等到下一年格西老師來的時候看到我們仍然停留在他所教授我們的知識的層面。我們沒有相關的能力,我們擁有的是愿力。我們愿意去實踐,愿意去深入的研討,愿意去體證這個智慧的愿力。于是我們結成了互助的讀書會,共修的瑜伽小組,金剛智慧實踐項目等,相互學習相互種種子。我們沒有能力,我們有的是愿力,我們做的是互相幫助,互相促進。
我們沒有瑜伽的能力,但基于我們要掌握這個瑜伽的愿力,并且希望更多的同學一起掌握這個瑜伽的愿力,為了我們有更多的同學能夠在周末一起共修妮古瑪瑜伽,我們努力的研究格西老師留下的瑜伽光碟,認真學習它的原理,努力牢記他的動作。于是在周末的共修當中,我們笨拙的開始了第一次的帶領。這個希望和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這個瑜伽所帶來的喜悅和健康的愿力,讓我們成為了瑜伽的受益者也讓我們成為了”瑜伽的專家”。
第一次開《能斷金剛》讀書會,沒有一個人可以對另外其他的人說,我對這本書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記得我在參加第一期讀書會,哪怕讀了幾個月,我們已經讀到第七章了,我的世界觀和思維模式,還在很多方面停留在這個世界是外邊來的,怎么可能是我的種子呢?怎么是我的原因造成的呢這樣的狀態和這樣的境界當中。但這并不妨礙,藉由我們想要深入探索這個智慧的愿力,而種下的美好的種子,讓我們一步一步,一年一年,加深對種子智慧更深的理解。
伴侶關系也是一樣。我記得廣州的巧瑜同學就曾經分享過,當她還沒有用種子法則創造出她的完美伴侶的時候,并不妨礙她去分享這個智慧和幫助其他人尋覓和創造完美伴侶的愿力。而藉由這個愿力并積極的去幫助有相同需要的人而種下的強大的種子,她和她的伴侶Tony已經成為我們”3杯水”的新榜樣。
所以朋友們,當我們生命中正匱乏什么的時候,甚至當我們在想著是因為我們缺少某種能力而匱乏這樣東西的時候,用種好種子的星巴克四步驟,比能力更重要的是用愿力去助人。而通過這樣去努力的幫助別人,你將最終具有那個能力,你將最終達成那個目標。
舉例:如果我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我想改變我的脾氣,我找到一個有相同問題的人,決定要每周一次和他好好聊聊這個問題以及共同制定一些行動方案我們如何去改善這個問題。那我可以說我不具備好脾氣的能力,但我想要掌有好脾氣的愿力,觸動我去幫助我的另一位朋友。這個時候我們談論的分享的是大家從各個方面學到的控制脾氣的方法,而不是我擁有比他更強的控制脾氣的能力。比如說我會告訴她練瑜伽也許是能夠幫助我們改善這個暴躁和易怒情緒的身體鍛煉的方式,她會告訴我說剛剛學習了一個呼吸法,就是當你生氣的時候開始數十次呼吸,然后再去生氣,就沒有原來那么生氣了,你覺得很有興趣,也覺得可以試一試…… 就在這種彼此分享方法和制定行動方案的過程中1分1秒的過去,而改善暴躁脾氣的好種子就已經在種下了。
舉一反三,關于財富也是這樣的,你和你的“業力伙伴”可以分享一些理財的方式,分享一些行業的資訊,分享一些自己所擁有的資源,當然你也可以跟他聊聊你剛學到的金剛智慧,以及通過幫助別人去種下財富種子的理念等等,然后你還可以約好你這位朋友,下個星期你會去他的公司幫他做一下公司的裝修,或者你會為他介紹一位銷售員,總之你會像關注自己的創業公司一樣關注這位朋友在創業過程中所需要的具體的幫助,你會給予他雪中送炭般的幫助,不在乎多少,不在乎多強,在乎你的愿力,當你懷著美好的意愿在盡你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對方的時候,你就已經在種下讓你事業有成的好種子了。
如果,你看明白了能力和愿力的差別,想清楚了種出我們的心想事成更重要的是愿力。就不要再自怨自哀自己的能力了,趕快行動去幫助他人吧!
(歡迎分享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