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魯智深的樣貌是作者通過九紋龍史進的眼睛來寫的,穿著打扮不說,單說長相,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有胡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從這面相上看,是不是就有佛相?
? ? ? ? ? 在第四回書中,五臺山文殊院智真長老入定后回來對眾僧說道:“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后卻得清凈,正果非凡。”我覺得“心地剛直,正果非凡”兩句和魯智深的外貌實在是符合,魯智深就是一個“心地剛直”的人。
? ? ? ? ? 第八十九回書中寫到宋公明破遼成功,打算回京前,魯智深到宋江帳前請求往五臺山參禮智真長老,求問前程時說了自己的經(jīng)歷。“自從打死了鎮(zhèn)關西,逃走到代州雁門縣,趙員外送灑家上五臺山,投智深長老,落發(fā)為僧。不想醉后兩番鬧了禪門,師父送俺來東京大相國寺,投托智清禪師,討個執(zhí)事僧做,相國寺里著灑家看守菜園。為救林沖,被高太尉要害,因此落草。得遇哥哥,隨從多時,已經(jīng)數(shù)載,思念本師,一向不曾參禮。灑家常想師父說,俺雖是殺人放火的性,久后卻得正果真身。”然后向宋江告假,要前往五臺山參禮,問前程。我們也都知道關于魯智深的經(jīng)典故事——拳打鎮(zhèn)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魯智深在《水滸傳》的開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個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胖大和尚是那樣耿直,不拘小節(jié),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為自己,一心救助他人。
? ? ? ? 宋江也同魯智深同去參禮,求問前程,這個且不提,單說魯智深。在說魯智深之前先說說智深長老,五臺山的這個智真長老是當世活佛,知得過去未來之事。數(shù)載之前已知魯智深是個了身達命之人,只是俗緣未盡,要還殺生之債。再看智真長老的相貌,六旬之上,眉發(fā)盡白,骨骼清奇,儼然有天臺方廣出山之相。當魯智深再次回到五臺山插香禮拜,智真長老道:“徒弟一去數(shù)年,殺人放火不易。”魯智深默然無言。宋江替魯智深打圓場。之后魯智深將出一包金銀彩緞供獻本師,智深長老以無義錢財為由,決不敢受。魯智深說是累經(jīng)功賞,積聚之物,長老才收下,并說要給魯智深置經(jīng)一藏,消滅罪惡,早登善果。等宋江上獻的就堅執(zhí)不受了。在齋飯過后,宋江問前程,長老點化后,喚魯智深近前,和魯智深道別,謂之永別,說智深正果將臨。送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zhí),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魯智深拜受偈語,讀了數(shù)遍,藏在身邊,拜謝本師。
? ? ? ? ? ? 在一百十九回里,魯智深捉了方臘后,宋江望智深還俗為官,圖個蔭子封妻,光宗耀祖。魯智深拒絕道:“灑家心已成灰,不愿為官,只圖個凈了去處,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勸說智深,不肯還俗,也到京師去主持一個名山大剎,為一僧首,也光顯宗風,亦報答父母。智深聽了搖頭叫道,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尸首,便是強了。宋江聽了默不高興。
? ? ? ? 宋江諸將回到杭州,在六和寺安歇,魯智深與武松在寺中一處歇著,見江山秀麗,心中歡喜。這天夜里,月白風清,水天共碧,睡至半夜,忽聽得江上雷響,魯智深是關西漢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以為戰(zhàn)鼓響,有賊人,跳起來,摸了禪杖,大喝著,便搶出來。眾僧驚問,了解情況后笑說是潮信,錢塘江潮因該來時就來,不失信而謂之潮信。魯智深忽然大悟智真長老的四句偈語。“逢夏而擒”是在萬松林活捉了夏侯成,“遇臘而執(zhí)”是生擒了方臘,“聽潮而圓,見信而寂”應是逢潮信,合當圓寂。于是便問眾和尚如何圓寂,眾僧答道和尚死就是圓寂,那魯智深便認為自己今晚必當死,就要沐浴,洗浴后換了御賜僧衣,讓部下報宋江來看他,然后討紙筆寫了一段話,扔在禪床上,又焚了一爐好香,就坐在禪椅當中,盤了腿,迭了腳。等宋江引眾頭領來看時,魯智深已坐在禪椅上不動了。禪床上的那張紙上寫道: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宋江等自去安排魯智深后事不說,單說魯智深被燒化后葬于六和山后,多余財物都納入六和寺里,充公用,渾鐵禪杖留于寺中供養(yǎng)。
? ? ? ? 通過以上內(nèi)容,我們了解了魯智深的生平。接下來我們從第三回“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來了解一下魯智深的性格和為人。首先,魯智深是個急性子,當他要史進師父李忠同去吃酒時,李忠本想討了錢再去,魯達說誰耐煩等你,去便同去,李忠又讓他先行,自己隨后就去,此時魯達邊推邊罵看客,眾人都走開了。還有當魯達了解了金翠蓮父女的事便要去打鎮(zhèn)關西,被史進和李忠三回五次才勸住。其次,魯達愛打抱不平,遇到不平事定然拔刀相助,不僅是救助金翠蓮父女,還有后文被大家所熟知的情節(jié)是救了林沖的性命,魯達一生似乎都在為他人用力,并且不惜一切,從來不為自己著想,沒有功名利祿之心,一生光明磊落,豪氣沖天。再次魯達看似粗魯,實則粗中有細,他第二天早上步入店里,親護金翠蓮父女離開,后恐店小二趕去攔截,又在店里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走遠了,才奔狀元橋來找鄭屠。在讓鄭屠切十斤瘦肉,又切了十斤肥肉,又讓切脆骨時,魯達激怒了鄭屠,使鄭屠自己先發(fā)起飆來后,魯達才開打的。發(fā)現(xiàn)打死后,假意道“你詐死,灑家慢慢和你理會。”便回到下處急急卷了衣服、銀兩,一道煙走了。這里施耐庵對魯達有一句評價“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獨自貼天飛;漏網(wǎng)的活魚,乘水勢翻身沖浪躍”,可謂評價甚高,“貼天飛,沖浪躍”不似鯤鵬一樣嗎?最后魯達有善心,有慧根。他本不想打死鎮(zhèn)關西,只想好好教訓他一下頓,誰知鎮(zhèn)關西枉叫鎮(zhèn)關西,一點兒不經(jīng)打,被魯智深三拳打死了,也說明魯智深力量過人,武藝高強。在這一點上,魯達和一殺人就紅眼的李逵是截然不同的,李逵殺戒一開,拿著斧頭,不管好人壞人,見人就砍,整個一混蛋。所以李逵的結(jié)局不好,他對宋江最忠誠,卻被宋江毒死了。縱觀魯智深,是不是覺得其很可敬。如果你想更好的了解花和尚魯智深,就自己看看原著吧,《水滸傳》較長,讀起來需要點時間和精力,而且只讀一遍是不夠的,尤其是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想讀進去更需耐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