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到現在已經快有半個月了,前天剛剛買了回去學校的機票。在空間里看到很多人在假期里,背單詞,做推送,學習專業課程知識,練字。大家都很努力學習和生活。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這個寒假剛剛過去了一半,我選擇什么也不做,就那么隨著生活,悠閑地漂流,算是給自己上個學期那么努力的一個獎勵。我今天開始要立這個假期的flag啦。
要看完帶回家的書,還有要堅持鍛煉,堅持寫手賬,好好練幾天字,練會《走馬》的伴奏譜。
有的時候,看見自己喜歡的厲害的人,會去想,為什么別人就可以離自己的夢想那么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生活。為什么自己努力了這么久,也看不到回報。想要對別人的成功路進行學習,想成為像xx一樣的人,可是學來學去,也沒能學會,甚至對自己的夢想產生懷疑。懷疑努力的意義,懷疑夢想,懷疑人生。整個人都變得功利、擰巴,還有就是不開心,變得很頹廢,還是周期頹廢。
回想起自己上個學期,開始學著做了手賬,為了學會時間管理,還去學了番茄鐘;也學了ps和pr很基礎的知識;在社團里學了做推送;也接觸了足球、乒乓球這些球類運動;認真聽課和思考;還有和大金做廣播。
我獲得了什么呢?
有的時候會對努力有所質疑。覺得自己好像努力了很久,堅持了很久,卻怎么也等不到回音。可是如果把所謂得到的東西具體化,自己還是得到了很多。為了找到夢想和喜歡的東西,也有在做出微妙的改變。
例如學會把要做的東西安排好順序,每天給自己的生活作總結,記錄下每一份感動和成長;學會用ps做蒙版,以及學做了簡單的logo和推送圖;聽了幾個講座和很牛的老師有了交流;還學會剪普通的小視頻;從對足球一竅不通到和隊友一起踢球就超開心,從打乒乓球打得像網球,變成能和別人簡簡單單對打;還在認真聽課,通過期末成績對這個學期努力的自己可以有所交代,對老媽的焦慮有所答復,期待下個學期更加努力能拿更好的成績;和大金做的電臺慢慢開始搭建起更多更健全的平臺。我的努力的確受到了回復。
表面上,我似乎沒得到所謂一開始那樣期望的優異成績和卓越表現,也沒有找到特別明確的職業生涯目標,和自己所謂的定位。但是,在很多方面,小小的量變也在一點點積累起來。
很多時候,我其實很遜,不過我以后再也不要說喪氣的話了。那天大金批評我,說我有兩期節目中,透露出了不好的情緒,說自己做什么都比不上她,比不上別人,她聽出來了。后來其實我自己也很慚愧。自己無法正視自己的嫉妒心,也無法看到自己的進步,連累自己前進的步伐,還會傷害關心自己的人。如果你也像我這樣老是自怨自艾的話,也要一起改正,學著和自己和解,學會看到自己閃光的地方,只有堅信著光芒存在,才有信心去創造更多的光芒。
我前面有說過自己是一個情緒化的人,其中很大一點就是我對自己的否定,總是讓我失去前進的動力。
高三有一段時間,我記得是高考體檢那天,后來回到宿舍,大金來找我聊天,一直聊到寢室燈熄了。聊著聊著我們就哭了,那個時候誰都敏感,成績老是不滿意,周圍的人進步都很快,而自己看不見混沌的黑夜里有什么光亮。
我當時覺得自己一定去不了自己當時的理想大學了,去不了想去的北京了。消極情緒上頭。我紅著眼睛對她說“我想復讀。”她說不管我怎么選,她都不阻止我。接著又說,她不會復讀,不管考得怎樣。然后貌似罵了我這個復讀的愚蠢念頭。最后還是彼此相互描述著未知的未來,以及對大學生活的美好向往,一起走到了高考的最后一刻。
當時每天都睡很晚,幾乎天天都看好幾遍高考倒計時。每每喪失了信心之后,又還是堅信著自己,一定會是最后的那匹黑馬。因為這樣相信著自己,雖然沒有超常發揮,但是最后的結果也并不失望。
總之,覺得自己的努力,的確是值得了,起碼沒有更糟。讓我頭疼的數學及格了,讓我掙扎了一遍又一遍的英語考了六科里最高的分數。雖然文綜考得一般般,但是倘若沒有當時的努力,也考不出這樣的成績來吧。
我在后來,沒有后悔,沒有什么遺憾。雖然我沒去北京,雖然我沒去名校。但是,我也在我的大學,盡力去活出自己想要活出的樣子。即便是說著喪氣話,可是那個心中相信著自己還有會所成就的元氣少女,到現在還不肯甘心啊。
我的豪言壯志推著我努力奮進,就像你看到那個,和朋友高舉杯子,大喊理想萬歲,不甘平凡的我;而自我的否定讓我蜷在角落,畏葸不前。覺得本來就是普普通通的女孩,還要什么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生活,留在家鄉和父母身邊,讓父母來為我決定一切就好。
可是,仔細想想,還是喜歡,我對自己有自信的時候。那個時候感覺陽光永遠都是照在頭上的,風雨永遠都只是給我伴奏的。我是一個有故事可以說的人,我還是那個充滿bug,但是依舊有主角光環護體的自己。
人總是喜歡和身邊的人比較,從而忽略自己本來擁有的美好,這點在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從小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到大,到后來沒人拿我和別人比較了,卻已經學會自己去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可是老是把別人優秀的一面來和自己的缺點比較,怎么可能獲得最后的勝利呢?
為什么人要學會和自己比?因為和自己比較才能看見自己,是不是一天天變得和距離想要去接近的樣子更近一步。你要變成的不是別人,和別人比較,再怎么比較,你的模板都是別人的樣子。成為什么樣子的大人,這是要你自己學著去選擇接受和放棄的最終結果。與其模仿著別人的路,還不如自己去敲打人生路上的每一扇門,去聽聽,那一扇門背后,是不是自己所期待的幸福的回音。
《東京塔》里有一段話,講到了年輕人們的夢想。
“‘人的目標必須是出生的這個人自己為自己定的。’
明治時期的文豪曾這樣說過。現在這個年代的年輕人內心里根本沒有什么目標,沒有高漲的熱情,只知道隨波逐流。即使有人把這個稱為‘理想’,也只不過是借用電視上,雜志上的話罷了,然而更顯示出自己的無知,無聊。
這只是錯把被風吹到自己腳下的各種傳單,當成自己的理想罷了。
如果說這些來自日本每個角落的人有目標的話,那也就是去東京這件事,除此之外其實什么都沒有。”
別把夢想變成自己在迷茫人生路上偷懶的殼,別人所說的都是他們的故事,你沒有必要去嫉妒和復制,你自己的夢想,還是得靠自己去找到。別做那個不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路的人;也別做那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這輩子不長,但也不短,不如去活出自己的樣子。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生這么廣闊,就算是一行,一行里也有不同特色的厲害人。我不是厲害的人,但我相信,我能夠通過努力,讓自己創造出厲害的故事來。在我心中,我得比任何一個人,都更相信我自己啊。我一定會找到那條屬于我的夢想路。夢想不是負責復制,而是相信自己能夠創造。
四年后的阿魂,會是一個比現在這個阿魂更加厲害的阿魂,這是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