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2011年,拉著笨重的行李箱,手持車票、身份證,奔跑尋找車廂,座位。那是我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坐火車,南寧開往昆明,13個小時的硬座,一個人的求學之路,所有的一切充滿著恐懼與陌生。
出了火車站,拉客的電瓶車司機緊隨著,問道:“克哪點(去哪里)?”未曾敢和他們搭話,也找不著城市的東南西北,只好隨波逐流,大步向前走,謹慎拿出事先抄好學校地址、乘車方式的小字條:站前廣場,乘坐83路,國際花園下車。
昆明的雨天有點冷,紅綠燈下,老爺爺裹著圍巾,帶著手套,騎著單車,載著小男孩去上學。子孫帶著祖父上學,了解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而我,穿著一件單薄的衛(wèi)衣,身邊沒有家人的陪同,沒有熟悉的鄉(xiāng)音,情不自禁地想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我開始想家,開始想家里的爸媽。
下了公交,跌跌撞撞,問了路人,找到學校。
能在陌生的城市找到目的地,臉上無法掩飾心中的喜悅,打電話給爺爺,打電話給爸爸,打電話給關(guān)心我的人,隨后在個性簽名寫上一句:昆明,我來了。
期許已久的大學生活,讓我忘記舟車勞頓,把行李寄存在藥學系服務(wù)站,匆忙辦理入校手續(xù)。
拿著流程單一個一個部門的繳費、體檢、蓋章。長長的隊伍挪不動一小步,大家著急,煩躁,又冷又餓。若有陪同,可以輪流排隊休息,而我,默默排隊,捂著肚子,安撫道:乖,很快就到我們,你要和我堅持住,蓋完這個章,我就帶你去吃好吃的,你不要鬧出事來哈……隊伍依然未向前移動,只好跟后面的女生說:你能幫我排個隊嗎?我肚子痛,要去吃點東西,謝謝!
她是我在昆明認識的第一個人,也是我們班同學:李紅艷同學。
完成一部分蓋章,已到中午,肚子咕嚕咕嚕吵了起來,買了一盒飯,5塊錢,2葷2素,坐在臺階上。面前是一對父女,父親緊緊地靠著女兒,小心翼翼往女兒的飯盒夾過肉:多吃點。再次戳中淚點,明明很孤獨,為啥還要在我面前演繹溫馨的一幕?自從那一次才知道什么是女兒是父親的小情人,什么是難受,什么是想哭。
辦完入學手續(xù),回到食堂,安安靜靜地坐下,這是才感覺到,整個人像漂浮在空中,雙腿一直跟隨火車前移,后退。
第二天就去陸軍學院軍訓,為期14天。300人打地鋪,睡活動板房,3個人蓋一張棉被,半夜冷醒就抱著枕頭睡。凌晨突然集合,有的來不及穿衣服,有的把鞋穿反,有的忘記系皮帶,提著褲子狼狽不堪跑了出來。吃飯、洗碗、上廁所,限時,誰是最后一個入列,誰就挨罰做俯臥撐,掌嘴;每天都是從哨聲中開始,從軍歌中結(jié)束,烈日下,練倒功,捕俘拳,踏步,走正步,一令三動,汗水流進眼睛也不敢揉。困了,橫七豎八,行尸走肉躺在水泥路上瞇眼,日子難熬得掰著指頭做減法。
認識護理班江健亮,后來他轉(zhuǎn)去臨床;結(jié)交檢驗班的劉心益,他現(xiàn)在西雙版納工作。
我們
軍訓結(jié)束回到學校,回到班級,開了班會,大家按照座位號一一作自我介紹。
他站在講臺,抖了抖衣領(lǐng),一本正經(jīng)卻幽默地說:“我是來自農(nóng)村,皮膚有點黑,長得有點土……”現(xiàn)在回想起來,覺得他是挺帥氣的一個小伙子,在高原強紫外線照射下,曬出來銅色皮膚,反襯出他的陽光與自信。
他叫龍濤。
還有鄺麗敏。每次總想約我去學英語單詞,最后都我?guī)ヨF路騎單車裝逼,最佳損友就是我一句:想念你的笑,想念你身上的味道,好臭。你一句:想念你的臉,想念你的膚色,好黑。
班會上也認識了來自西藏的旦增美多、次旺拉姆,還有自稱表面很高冷,內(nèi)心很溫柔的儲雨妍,愛看動漫的張南松。
隨后就是學生會、班干、社團的報名,大家熱情高漲,都想在某一職位鍛煉自己,讓大學生活豐富起來,盡管面試都被刷掉,但都給了自己一次站著眾多人面前大膽說話的機會。
認識了口腔班的周楊,思維敏捷,做事靈活,開學喜歡給每個人帶天津麻花;認識了護理班的孫娜,她帶我們回家嘗她老爹最拿手的酸菜魚;認識檢驗科的張賢,她帶我們?nèi)盍殖匀乃岵唆~,還有影像班的卯晟,他擅長廚藝:辣子雞,拔絲洋芋、干煸洋芋絲;認識臨床班的賈菲,我成了她愛情信件的差使;傷心時,陪她爬上學校最高大樓25樓,吹吹風,看看頭頂滑過的飛機;她很認真地在墻邊上刻著:XXX,I love you forever!
認識康復班的李志娟,周末一起溜冰,閑逛,吃飯。當時大家互相答應對方,我請你吃炒田螺;我在麗江等你,和你吃烤乳扇,曬太陽。畢業(yè)了,所有的承諾都成了永遠的承諾,各自天涯,今生只欠對方一個擁抱。
我和你
完整的大學,就是逃課,掛科,談一場耍流氓的戀愛。
畢業(yè)離校,整理筆記本,看到“向思燕”三個字,才知道我們是怎么認識的,是你陪我度過了22歲的生日,也是我第一次認認真真地過一回生日。沒有蛋糕,只有,兩個人,食堂四樓,點了幾個菜。
回到老校區(qū),我們一起去商學院后門吃甩手粑粑,一起爬西山。西山,有個傳說,當兩人相愛的人,爬了西山,最后都會走在一起,我想,這永遠是一個神話。返校路上,中途下了火車,拽著行李箱在田間行走,和你們一起看羅田油菜花,隨后附圖發(fā)朋友圈:裝得下,世界就是你的。你也愿意在車站送別或者等待一個不愿意帶上你長途旅行的我。
畢業(yè)了,你我各奔東西,最終感情經(jīng)不起距離的考量,時間的考驗,說著說著就忘了,走著走著就淡了。
你還記得我的生日嗎?而你的就在七夕
……
畢業(yè)了,沒有謝師宴,沒有散伙飯,沒有最后“我愛過你”的表白,沒有擁抱大哭一場的記憶最后,大家辦完離校手續(xù)匆匆散去,只帶走了畢業(yè)證、學位證,還有學校的logo.
畢業(yè)后,大家相繼有了自己的工作,告別了單身,有了自己的家庭。五年之約,誰會到場?你又想見到誰?他還是你五年前說要跟你白首不相離的他嗎?
青春不打烊,愿我們的春城故事永遠是一個逗號,持續(xù)更新,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
離別,能使淺薄的感情削弱,卻使真摯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風能吹滅燭光,卻會把火扇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