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子,心理學中稱這個叫自我形象,及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別人眼中的自我與自己眼中的自我往往有區別,而更值得警醒的是真實的別人眼中的自我與自己認為的別人眼中的自我有時也是有區別的,這會造成誤解。
今天我就想聊聊在人際關系中這些不同的自我是如何相互影響,我們又該怎樣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打造自己的積極影響力。
最近看了湖南衛視的《一年級》,這個節目里最新一期袁詠儀與孟子義之間的對話讓我深省。
孟子義認為袁詠儀看不慣他,在她心里袁詠儀眼中的自己就是一無是處,讓她討厭。
而實際上袁詠儀眼中的孟子義是個開朗、美麗、有天賦但不認真、不專業的女孩。
而孟子義眼中的自己確是一個不懂得表現、真實、沒多少才能的自己。
這三者之間間的差別終于是孟子義與袁詠儀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最終在公共場合爆發了一場爭執。
值得慶幸的是,袁詠儀主動地與孟子義談心,通過提問、袒露最終使二者緩解了矛盾與誤會。
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機會改善自我形象,并清晰的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這其中涉及到的便是我們自我的一些言行舉止、穿著打扮。
一、如何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
我們總會臆想和猜測,在別人眼中我們是什么樣子。可是我們必須意識到一點我們對他人是不同的個體,我們之間對待人事物的看法會有所不同。僅憑猜測是無法準確判斷出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1、與對方展開一場深度談話,問一問在別人眼中自己是什么樣子,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感受和想法,他希望你會做出怎樣的改變?
2、跳出自我,了解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自己。
二、如何提升自我形象
不管我們是否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我們都希望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而這個就涉及自我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它需要從2個方面入手:
1.儀容儀表
即你的穿著打扮必須要得體,保持面部的整潔和精神,設計適合自己的發型。女士不需要濃妝艷抹,男式業務需要夸張邋遢。
請注意不需要你需要穿阿瑪尼,噴香奈兒,只是希望你的儀容儀表符合你的氣質。
2.言行舉止
你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別人留下印象,因此你需要注意自己各種站姿、坐姿、走姿,你的一舉一動都剛剛好。同樣你的肢體語言要得體適宜,另外即使你不需要談吐優雅,但也需要口齒清晰、言語文明、措辭準確、讓人理解。
3.內在修養
這一塊需要自己給自己充電,提升自己的能力,通過閱讀、實踐增長視野,修煉自我。
不管從哪一方面你都需要給別人一種積極、自信、踏實的感覺。然后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尊重、幫助對方。
人際關系中有很多誤會都是因為對自我形象的錯誤解讀而造成,我們需要去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不斷地發生連接,而自我形象的提升也至關重要。自我的成長,讓我們給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