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
為什么硬幣上的人像都是側面像,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面像?
為什么有些車的加油孔在司機一側,有些車卻在副駕駛一側?
為什么打開冰箱時,冷藏柜會亮,冷凍柜卻不會亮?
什么筆記本電腦能在任何國家的供電標準下運作,其他大部分電器卻不能?
為什么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門上要安鎖?
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樣大,但DVD包裝盒卻比CD包裝盒要大得多?
1. 為什么牛奶裝在方盒子里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里賣?
幾乎所有軟性飲料瓶子,不管是玻璃瓶還是鋁罐子,都是圓柱形的。可牛奶盒子卻似乎都是方的。方形容器能比圓柱形容器更經濟地利用貨架空間。那么,為什么軟性飲料生產商堅持使用圓柱形容器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軟性飲料大多是直接就著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圓柱形容器更稱手,抵消了它所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而牛奶卻不是這樣,人們大多不會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
如果牛奶容器是圓柱形,我們就需要更大的冰箱。
可就算大多數人直接就著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則亦顯示,它們不大可能裝在圓柱形容器里販賣。不錯,方形容器(不管容器里裝什么東西)的確能節約貨架空間,但牛奶一例中節約的空間,顯然比軟性飲料一例中來得更劃算。超市里大多數軟性飲料都是放在開放式貨架上的,這種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運營成本。但牛奶則需專門裝在冰柜里,冰柜很貴,運營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儲空間相當寶貴,從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裝牛奶的收益。
2. 為什么硬幣上的人像都是側面像,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面像?
以美元為例,出現在硬幣上的前總統頭像都是側面像。可紙幣上皆為正面肖像。世界各國的貨幣也大多如此,為什么存在這樣的差異呢?
簡單來說,金屬雕版中存在技術難題,硬幣上可供作畫的空間一般不過4厘米見方,精細度不夠,使得人們難以在硬幣上畫出辨識度高的正面肖像來。如果只畫側面像,要認出主體來就容易多了。要在硬幣上畫出足夠精細的正面肖像,技術上辦得到,但費用極為可觀。同時,隨著硬幣的流通,精致的細節很快就會磨損掉。
既然側面像更容易制造和識別,為什么紙幣上又棄而不用呢?這是因為,正面肖像的精細和復雜,能防止制造偽鈔。
3. 為什么有些車的加油孔在司機一側,有些車卻在副駕駛一側?
租車開最叫人灰心喪氣的一個經驗是,把車照往常開自家汽車那樣停在油泵前,卻發現油箱位置在車身另一側,油槍夠不著。其實,汽車制造商只需要把加油孔統一設在汽車某一側,就能解決這個難題。可為什么他們不這么做呢?
在車輛靠右行駛的國家,過街時右轉比左轉容易。所以,大多數司機會到能右轉進站的加油站加油。假設油箱總設在汽車的司機一側,那么,為了加油,駕駛員必須將車停在油泵的右側。這樣一來,在交通高峰期,所有向右的油泵會擠滿車,而大多數朝左的油泵卻沒人用。
所以,不同車型的加油孔設在不同側面,意味著有些車能從左邊加油。于是司機們就不用排隊等著加油了。這種好處(收益),顯然比給租來的車加油時偶然停錯了方向所帶來的成本大得多。
4. 為什么打開冰箱時,冷藏柜會亮,冷凍柜卻不會亮?
不管是在冷凍室還是在冷藏室,安一盞打開門就會自動亮的燈,成本差不多都是一樣的。這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謂的“固定成本”,在這里指的是,它不隨你開關冰箱門次數的多寡而發生變化。從收益方面來看,柜子里有一盞燈,你找東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數人打開冷藏柜的次數,比打開冷凍柜的次數要多得多,顯然,在冷藏柜安裝一盞燈的好處更大。所以,既然加裝一盞燈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在冷藏柜安燈就比在冷凍柜安燈更劃算。
當然,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認為在冷凍柜安裝一盞燈不劃算。為了享受冷凍柜有燈所帶來的便利性,收入超高的消費者可能越愿意多花錢。有款高檔冰箱不僅在冷凍柜安了燈,甚至連每一層單獨的冰格里都安了燈。這種冰箱的售價是多少?14450美元。
5. 什么筆記本電腦能在任何國家的供電標準下運作,其他大部分電器卻不能?
目前,國際通行的家用電標準有220伏、110伏兩種。筆記本電腦電源線內置變壓器,使得電腦可以在兩種標準下正常運行。而電視電冰箱等電器則只能在一種標準下運轉,跨國就要用另購變壓器。為什么這些家用電器不能像筆記本電腦一樣到處通用呢?
給所有電器內置變壓器,無疑能滿足在電壓狀態下不同供電的需求,但這么做會增加電器的制造成本。絕大多數的冰箱、洗衣機、電視以及其他電器,恐怕不會有出國旅行的機會。給它們加裝內置變壓器的額外支出,也就沒什么道理。
筆記本電腦卻是個例外,尤其是在它剛誕生那段時間。當時購買筆記本電腦的人,大多是需要帶著它們國內外到處出差的商務人士。對這些人來說,在國際航班上帶著沉重的變壓器,實在是一種無法接受的負擔。所以,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從一開始就在電腦里內置了變壓器。
6. 為什么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門上要安鎖?
不少便利店全年無休,全天營業。既然他們從來不關門,為什么還要費事在門上安鎖呢?
當然,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緊急情況,迫使便利店暫時關門。比如遭遇突然災害,鎖門避免被侵入等等。即便除掉這些有可能關門的緊急情況,便利店購買不帶鎖的門也說不上能有什么好處。
絕大多數的大批量生產的門,都是賣給無需24小時營業的地方的。這些地方,顯然都有理由希望門上有鎖。所以,既然大多數工業門賣的時候就帶鎖,那么,所有的門都按同一模式制造肯定更便宜。這個道理,跟所有取款機的鍵盤上都帶點字盲文是一樣的。
7. 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樣大,但DVD包裝盒卻比CD包裝盒要大得多?
CD的包裝盒是14.8厘米寬,12.5厘米高。DVD的包裝盒卻是10.45厘米寬,19.1厘米高。為什么光盤的尺寸一樣,包裝卻如此不同呢?
稍作挖掘,即可揭示這一差異的歷史源頭。在數字CD出現之前,大多數音樂是以黑膠唱片的形式出售的。黑膠唱片的包裝,是30.2厘米見方的紙盒子。擺放黑膠唱片的貨架空間,剛好足夠擺上兩排CD盒子(包含當中的間隔)。CD盒子相當于從前黑膠唱片的一半寬,使得零售商無需承擔更換存儲架和展示柜臺的切實成本。
DVD包裝背后也隱藏著同樣的考慮。DVD出現以前,大多數租賃店放的是VHS格式的錄像帶,裝在13.5厘米寬、19.1厘米高的紙盒子里。錄像帶一般是標簽朝外并排展示的。在消費者逐漸改投DVD懷抱的過程中,DVD包裝盒保持同樣高度,方便租賃店在現有的貨架上進行展示。此外,DVD盒子跟VHS錄像帶盒子一樣高,消費者也會更樂于投入DVD門下,因為他們能把新買的DVD放在原來存放錄像帶的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