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流動性很高的大都市,辭職就像吃飯一樣正常。很多人辭職,理由很奇葩,比如“世界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比如起不來床;比如胸太小;又比如最近火爆的一個小伙子,理由是公司找不到妹子解決不了終身大事,所以要辭職……話說不在體制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過辭職。
辭職,其實沒什么大不了的!當個人和公司的發展發生了不協調的關系,辭職便會產生。就像丈夫和妻子為什么不能相差太多是一樣的道理。一旦個人追求和公司發展不契合,距離就會產生,員工的倦怠性也會產生,所以辭職避免不了。所以為什么說個人的發展要跟公司的發展共同成長。一般辭職的高發人群會產生在哪些群體?
辭職主要發生在職場小白和一些希望突破自己能力的人,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待遇而選擇了另謀高就,當然也還有其他人。
比如初入社會的職場小白,沒經歷過幾家公司的人基本會保持一段時間的迷茫,很多人只是為了一份崗位和收入而工作,至于工作合不合自己的興趣,當然也只有自己知道了。對于每年幾百萬應屆畢業生大軍進入社會,每年也會有很多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的大學生,而這部分的人多半是處于就業的考察期。一旦業務熟悉下來,他們會將自己的追求與公司平臺進行契合度的分析,一旦不適合就會毫不猶豫的辭職。加之90后個體鮮明的敢做敢為特性,辭職是非常的普遍。我身邊的朋友一年少的換過兩份,多的達到5、6份工作,而且行業和職位的跨度非常的大。
比如希望突破自己的人,由于平臺的局限性和個人提升空間縮小,很大一部分人會選擇在公司服務了一年兩年這樣子就會選擇辭職離開,以期在新平臺求得能提升個人能力的新機遇。除此,很多人在進入公司一兩年后,由于業務上的熟練,很多個人能力的發揮變成了日常的工作習慣,很多人能在一年前一天完成的工作壓縮為半天,所以這個時候,工作已經不再具備挑戰性甚至已經失去了新奇性,所以辭職在所難免。
不管你是基于什么理由辭職,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同時我也希望,每一個在自己崗位上看不到提升空間的時候,勇敢的提出辭職。因為正如別人所說,年輕的時候選擇了安逸,選擇了自我放逐,那老了夠你拼的。特別是處于這個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你的技能永遠滿足不了職場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所以人需要的是不斷的進步。再者就是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下工作,人容易失去一種拼勁,特別是當你身邊的同時都處于一種散漫的狀態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在留戀這里的安逸和自由,因為這只會是你事業的毒藥,跟什么樣的人共事,你也會成為什么樣的職場人,當然你的職場追求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人,拼搏的人,請去尋找你的新組織吧。
當然對于辭職的人重新找工作,應該先給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進行定位,再進行行業和公司的配對,至少這樣可以減少你的迷茫期和探索期。因為我們都知道一跳槽窮三個月,一轉行需要一年左右的學習才能成為經驗人士,而在于這個看重經驗和能力的城市,經驗決定你的薪酬水平。過多的工作嘗試雖然最終能讓你找到自己未來工作的方向,但是你在尋找的過程中比別人起步晚了很多。所以在這里,對于辭職的職場人,我建議每個辭職的人都要學會對于自己進行能力和興趣上的定位。
對自己定位成功后就是一系列的工作搜索和排除過程了。在這個過程里,我們作為職場人,當然應該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尋找那個賞識自己肯定自己的上級,至少你能在上級那里得到奮斗的力量。因為辭職就是為了回到起點,重新洗牌開始,而不是又進入上一家公司的圈圈里。這樣等于你又回到了老地方,只是換了環境和面孔,性質上仍然沒有改變。所以選擇工作,不僅僅是公司選擇我們,也是我們選擇公司,所以這個時候的我們再遭遇不合適的時候,該拒絕的時候拒絕,該高傲的時候高傲,該傲嬌的時候也要大膽的傲嬌吧,因為我們都是一群有性格的人。
當我們終于尋找到了匹配的下家,當我們終于回到了起點,我們要做的就是奮斗了,因為感覺來了,戰友找到了,想不奮斗都難。
此文獻給那些曾經辭職或者現在有辭職想法的人,因為從你們有辭職的想法開始,就說明你清楚的知道了你的追求,畢竟為敢于追求的人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