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時間和個人管理法則》155-156 頁
這個例子充分顯示有效的溝通多么不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確的溝通方式也是移情聆聽,至少包括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復述語句,這至少能使人專心聆聽。
子:“上學真是無聊透了!”
父:“你已受不了了,覺得上學太無聊。”
第二階段加入解釋,完全用自己的詞語表達,但仍用左腦的邏輯思維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學了。”
第三階段滲入個人的感覺,右腦發揮作用。此時聽者所注意的已不至于語言,也開始體會對方的心情。
父:“你覺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階段是既加以解釋,又帶有感情,左右腦并用。
父:“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折感。”
運用第四階段的方式溝通,不僅能了解對方,更能幫助對方認清自己,用于表達。
I:
溝通有兩個維度,內容維度和關系維度,因此有效溝通不僅要正確理解對方的意思,還要體察對方的情緒。這一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層層深入:(1)從字面意思復述對方的話語;(2)理解對方的表達,并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對方的意思;(3)透過對方表達的意思,體察對方的心情,闡述自己所體察到的對方的心情;(4)既有自己的理解與解釋,又有對情緒的體察。運用第四階段的溝通方式,不僅可以更清楚準確的了解對方的意思與情緒,并在此過程中也讓對方再次確認自己所表達的是否是自己的真實想法。
A1:
前幾天問朋友去不去一場《大演算》讀書會,她說對這個主題不感興趣,不去了。第二天她說:“快罵我重色輕友,我約碼農哥哥去讀書會了。”我就回復了一個微笑的表情。她回復我一個表情,又干不掉我,然后說撩漢真累。我說:”活該(微笑臉)”。說完又覺得自己太殘忍,然后我們就換話題了。
其實,因為關系好,所以故意這樣故意難為一下她的,沒想到一不小心就難為成性了。作為朋友,我應該也去安慰,鼓勵一下她的,也幫助她認清她的真實想法,別因為這件小事就真的加深了她覺得撩漢累的印象,我還是很希望她趕緊脫單的。
A2:
我想下次朋友再說撩漢好累的時候,我會先從內容方面理解她:“你是不是覺得要想辦法主動保持聯系,但又不能顯得太主動,很難做?”再從情緒上理解她:“可是做了很多,也沒見到什么結果就覺得很失落,也很迷茫,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更好?”我想這樣我們可以就這個話題深入下去,幫她梳理情緒,也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