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時間和個人管理法則》164 頁
快速判斷干擾類型的有效工具是“開門見山的問題”。這些問題僅僅是為了弄清干擾的要點:“嘟嘟,很高興見到你,我能怎樣幫你”,“什么風把您吹來了”,”我能為你做些什么“等。
當一個人打擾你,它們絕不會直接告訴你打擾的類型,所以你需要開門見山地問。本質上說,你是變被動為主動,成為”打擾“的人。其中隱藏的意思是快速地證明他們的打擾。他們會回答你它們的需求或者問題,你可以立刻估計必要的優先和時間去回應他們并作出相應的舉動。
對于那些經常交流的人,可以通過設計“一問一答”的對話來避免干擾。這樣做,你便可以阻止來自他們的干擾,除非這事緊急重要。
I
我們工作中總會遇到很多的干擾,有的是來與你求助,有的是跟你講一個long story,同時表達他的困境進而求助,有的只是來抱怨一下。鑒于緊急事件或需要故事背景讓你對事情更加明晰,你可以給他時間,講清來龍去脈,可是鑒于經常會有類似情況的“坑友”,如果我們任憑對方釋放他的表達欲,你的時間就會大把的被他占去。這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通過引導式的問答,讓你變為主動,引導談話的進行,直達主題,節省時間和精力。
A1
? ? ? ? 我有一個客戶,在使用我們的產品,由于他需要得到公司內部的人員配合才能高效的達成。前幾日由于她公司有同事進度比較遲緩,因此她在微信上噼里啪啦給我連發N條信息,每次看到信息,我都會首先以為她是對我們的產品有疑問,我需要解答什么內容,但是讀完才知道她在抱怨,或者只是讓我體察一下她公司員工動作太慢給她帶來的不愉快。我一面需要換位思考,但是一方面又解決不了目前的情況,我針對她的每一條信息都給出了安慰或者是解決方案,但是類似的事件一而再的發生,確實耗費了我很大的情緒精力和時間精力。燃鵝這個姐姐,過一會自己就好了~
A2
? ? ? ? 下一次遇到這類的客戶,我無需對他的每一句話都有情緒反饋和解決方案的回應,而是直接問她“需要我幫你做什么不?”“我做點什么能幫你分擔一些呀~”。
1、如果她真的有事情,那么就事論事,馬上執行~。
2、如果她暫時沒什么大事情,但是在我主動的提問下,也許會提出一個不太緊急的問題,我直接給予熱情的回應~。
3、如果她沒什么事情,那也就給我發一個表情或者簡單抱怨一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