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江六郎,這是我在簡書創作的第704天,今天首頁只有一篇我寫的文章,我要寫篇關于寫作的故事,我想說說過去的歲月,與此同時,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對得起你的時間。
一
我始終堅信,寫字的人都是孤獨的,正如我始終堅信,藝術家都是饑餓的。
正是抱著如此耿直的執念,所以混了多年,我依舊是個寫字的,依舊沒邁進藝術家的行列。
郭德綱大爺說過這樣一句話,話誰都會說,而你今天愿意花錢聽我說話,這是為什么?說明這是學問!好吧,我承認寫字也是一門學問,甚至可以媲美營銷學,管理學,心理學等等一切看起來高大上的學問。
而到了我這兒,也就充其量是門學科吧。
二
我大學學的是經濟管理,走出校門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會計。我依稀記得,當年我在第一志愿那一欄上填寫“南師大中文系”幾個字的時候,我媽說了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學中文能干嗎,能當作家嗎,你一輩子能靠寫字吃飯嗎?”當我每天在辦公室,絞盡腦汁想廣告文案和營銷軟文的時候,老媽的這句至理名言總是在耳邊回蕩,陰魂不散。
你們也許已經猜出來了——我也是個苦逼文案。
當我轉行開始做文案工作,并拿到第一個月的薪水的時候,我真想把那幾千塊錢砸在老媽面前,說:“從今天起,老子我(嘴上說得是你兒子)就靠寫字吃飯了!”可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那薄薄的一打紅紙,還不抵她老人家接私活掙得多。
順便說一句,我媽也是學經濟的,當然也是會計,不過這個名頭稍微多了些點綴——“注冊”和“會計師”。
三
說實話,人生的第一次轉型并不成功。以前總認為自己的文字牛逼到爆,不說趕超梁實秋季羨林,起碼也算新生代韓寒郭敬明。但當我第一次把文案稿交上去的時候,換來的不是老板的贊許,而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
“你這寫得什么破玩意兒,你當是在寫散文嗎?!能做不能做,不能做就走人!”
血氣方剛的我,第一反應就是把手上的稿件撕個粉碎,直接砸到老板那肥肉橫生的臉上,然后頭也不回地轉身就走。對了,還要效仿太白大神,出門大笑三聲,然后口中高呼——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p>
完美!
然而,夢想和現實是有差別的;為了糊口,人有時候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心里雖然已把老板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可嘴上還是得一個勁地道歉認錯,然后重新再寫。
后來我知道,文案和寫字的最大區別就是,文案帶有營銷目的性,而寫字全拼心意。
四
高中那會也參加過一些寫作比賽,還有什么亂七八糟的筆會,寫作交流會等等??赡苣贻p吧,也不管高矮胖瘦,樣樣都接,只要聽說哪有比賽,哪有什么筆會,就立馬投稿,一分鐘也不耽擱;不過很多都石沉大海,遙無音訊。我記得有一次,收到比賽組委會的親筆信,說恭喜我獲得了某某杯(我也不記得叫啥名了)一等獎,不過需支付相關參賽費、手續費等一系列費用200元,才能領取獎品及證書。
我到今天還一直懷疑,他們是不是騙子。
所以說,腦子轉得慢的人也不合適寫字,因為邏輯思維跟不上。
當然,不是沒有收獲。在這種亦真亦假的比賽,筆會,座談中,我也認識了一些和我一樣,心懷作家夢的同齡人。
曾經大家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什么卡夫卡、巴扎克,批判現實,后現代,表現主義之流。而現在,微信群里偶爾跳出個推送,你以為是某位道友又重新拾起手中的筆,重燃歲月的激情之時,一看標題:請給某某萌寶投票...瞬間想退群的心都有。
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珍惜眼前,大家就都變得油膩了...
五
在大三的一段時間里,文學院的幾個朋友跟我商量著組個詩社。
為了給教務處和社團聯合會那邊提供申請資料,幾個傻逼還做了一份“論當代大學生群體內部矛盾”的PPT,最后得出結論是:大學生群體內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精神生活匱乏,需要詩歌洗滌心靈,次要方面是高校本土化的文學刊物質量欠佳。
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可仔細想想純屬扯淡。
看了他們幾個的總結,我第一反映就是:我靠??!還精神生活匱乏,哪個男生硬盤里沒有幾個G的片量,哪家網吧到周六周日不是爆滿,這叫精神生活匱乏?你們怎么不說是青春期延遲了呢?
不過很神奇,詩社竟然申請成功了。
名字很土叫“見心”——有點像一群中年老男人在品茶論道的感覺。
作為創始人之一,幾個人邀請我寫詩刊的第一篇文章。很可惜,六年過去了,我已經忘記我寫了什么了。
一七年年初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個原詩社哥們寄來的書,是本詩集名字就叫《見心》,這讓我大為意外,他說這本詩集里收藏了當年我們幾個人,還有其他同學的詩,他托關系把它印刷出版了。
我收到書以后,先表達了下懷念和感恩,之后問他,那你現在在做什么,主編還是寫專欄?
他說,我在山西省國稅局......
翻開詩集的第一頁,是一張我們當年的合影。在扉頁下,還有一行鏗鏘有力的鋼筆字:謹以此書,獻給曾經的朋友,曾經的夢想,曾經的青春歲月。
土的掉渣的一句話,可為什么讀起來那么痛呢?痛得讓人直想流淚。
七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在文案這條不歸路上踽踽獨行。雖然沒有強到一篇軟文能賣60萬,可加點設計圖,做點營銷,也算是不錯的組合產品了。當然,最好的是不會像剛入行那樣,被老板劈頭蓋臉的罵了。很多時候不管是甲方還是老板,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沒錯別字就行。
在時間浪潮的拍打下,我們終究會變得強大,也終究會變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人們總喊著不忘初心,可初心到底在哪兒,到底是什么,誰他媽也說不清?
八
前段時間,一個同樣寫簡書的朋友說他要放棄簡書了,問及原因。答曰:烏煙瘴氣。
“好好寫封情書吧,你非要搞得跟非誠勿擾一樣;搞就搞吧,上幾個文字寫得好的我也就忍了,可偏偏挑選的都是有顏值的?!?/p>
“還有,簡書雞湯,攻略大肆泛濫,你看閱讀量高的點贊高的是不是都是雞湯文,攻略文,這是文學嗎?!好好的作者,不想著怎么出新作品,跑去開寫作培訓班。作家要都能從培訓班長出來,要人生閱歷干嗎...”
就這么啪啪啪,吐槽了一大堆。我能說什么呢,善意的賠笑唄。
就像我之前說得,我一直堅持寫字的人必然孤獨。不光是生活,更是心。不保持那種超脫世俗的孤獨,你如何能靜心推敲文字?
以前寫字想出名,跟薛之謙似的,一心就想出本驚世駭俗的書,恨不得第一年上亞馬遜榜首,第二年就拿諾獎。現在寫字,發泄或者歌頌全看心情。有靈感就寫幾筆,沒有就蒙頭大睡。畢竟我們都是平凡生活里的平凡之人,又何必求那些不著邊際的大富大貴呢?
不管是純文學,還是營銷套路,更多選擇,更多歡笑吧
九
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會給文章起這個名字,好像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其實,它是那本詩集里的一句話,只是借用而已,別無他意。
那些讀過你寫的詩的人,無論好壞,看過就足夠歡呼雀躍了;而那些真正值得走進心里的人,才會在你死去的時候,傷心,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