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完了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幽默的印度語和憨厚老實的爸爸固然是笑點,但那濃濃的父女情卻是發人深思,感人至深的。
? 影片講述了印度摔跤好手馬哈維亞想要自己的兒子也成為摔跤手為國家贏得金牌,然而他一連生了4個女兒,就將他快要放棄這個想法時,大女兒和二女兒的行為觸動了他,讓他重拾這個信念。吉塔和巴比塔因為不是男孩,被鄰里男孩嘲笑,后來出手打了他們,父親并沒有因此責怪她們,而是讓她們講述打人的經過。于是她們便示范給父親看,接下來,就是父親對她們姐妹倆魔鬼式的訓練,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晨跑,之后要做各種運動,她們向父親提出抗議,偷偷調整了父親的鬧鐘,沒有按時訓練等。有一次,她們去參加狂歡會,正當高興時,父親怒氣沖沖的進來了,場內頓時鴉雀無聲,結果回家后父親逼迫姐妹倆把頭發剪了。無論她們怎樣哀求父親,父親都心若磐石。花一般的女孩沒了美麗卷曲的長發必然會遭受眾人的不解和嘲笑,兩個女孩走在街上,頭戴帽子,引來街上所有人的非議,她們在心里抱怨父親,并對父親瘋狂的行為感到不解。
? 當有一天吉塔的朋友告訴她,父親這樣做肯定有他的理由,只是她們不解罷了,也許父親對她們是一種特殊的愛。兩姐妹幡然醒悟,每天繼續堅持著晨跑訓練,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吉塔一次次的在國家比賽中獲獎,父親并沒有放松對她的訓練,反而更加嚴厲,難度更大,她終于以優異的成績進了體育學院,父親送她進來時眼神透露著不舍與擔憂,指導了女兒十幾年,突然換一個教練,女兒適應嗎?
? 來到新的學校,新的環境,吉塔像掙脫囚籠的小鳥,自由自在,生活的很快樂,教練告訴她,要忘記父親教她的東西,她點頭答應。對于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女孩來說,現在的她已煥然一新,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眼界,可以全然不聽父親的教導。父親對女兒的行為感到很生氣,但都藏在心里,他明白,女兒大了……
? 出色的她終于打入國際賽,因技巧不當,連輸兩場,她痛苦著向父親哭訴,父親告訴她,還有機會,失敗了再來!父親永遠是女兒最堅強的后盾,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父親總會有辦法化解。最濃的莫過于親情,一聲傾訴,一句安慰,便能消除隔閡,化冰為水。在父親精心的指導下,她很快走出了失敗的陰影,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終于迎來了2012年的英聯邦運動會,在半決賽時她勢氣滿滿,戰無不勝,奪得頭冠,當記者采訪她時,她說,一切都是他父親的功勞。這句話也許埋藏在心里許久,在這時,終于迸發了,她道出了父親的辛勞和漸漸老去的愛。但是這句話卻引起了自私狹隘的教練的嫉妒,在進入決賽時,他引誘馬哈維亞來到器材室并鎖住了他,呆在里面的父親焦急萬分,無論怎樣掙扎,門都死死不動。他看了看表,比賽時間已經到了,他默默祈禱著,我想,定是希望女兒能成功奪冠。而賽場上吉塔揮汗如雨,比賽中時不時的瞟向那個空位,他希望看到父親,仿佛有父親在,她便能自信一些。在最后十幾秒的緊要關頭,她腦海中又想起小時候父親訓練她時說的話,遇到困難要學會自救,不可能我每次都能來救你。吉塔長大了,她學會了自救,最后幾秒鐘的奮力一搏,使整個賽場為之歡呼,電視機前的母親留下了熱淚,村里的人給予了歡呼與掌聲,整個印度國民都沉浸在喜悅中。她不負眾望,獲得金獎。當印度國旗緩緩升起,當印度國歌悠然奏響,被鎖在器材室的父親聽到了,他內心激動不已,已至熱淚盈眶。他做到了,她的女兒也做到了,他為女兒感到驕傲。
? 吉塔能獲得金牌獎,在于她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同時也離不開父親對她的嚴厲訓練和精心指導。在她的成功路上,曾經偏執的走錯了,好在歷經了失敗的她變得越來越景仰父親,父親沉默寡言,他對女兒的愛也是一樣沉默,沒有過多華麗的語言來修飾,因為真情本就平淡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