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早發現存在甲狀腺結節,應該是在2016年。當時在體檢時,醫生便告知在我的右側甲狀腺存在多發性結節,體積不大,為0.5平方厘米左右,定期查看即可。后來網上查詢,大部分甲狀腺結節無礙生命,因此也一直沒有在意。后來到2020年,體檢對結節的定級均為2級,也就是說大約10%的可能性為惡性,并告知我需定期復查。2019年,在廣西醫科大學做了一次復查,那時候還沒成立甲狀腺診療中心,要到腫瘤醫院做造影檢查,一進門就是滿眼腫瘤患者,氣氛壓抑,沒做檢查就出來了。然后在家鄉的人民醫院托熟人咨詢了醫生,醫生說2級的只需要定期復查關注即可。到2021年,體檢的時候,做B超的醫生當時語氣就有點不對了,叮囑我有必要去做復查,應為B超顯示該結節不太好。然后過了半個月左右,拿到體檢報告書,對這個結節的分級判定為4B(也就是50%以上為惡性結節),醫院還專門通過單位與我聯系,再次叮囑我引起重視,盡早復查。
? ? 于是,8月的某天,我就去做了復查。先做了造影B超,手臂上扎上留置針頭,做檢查的時候要兩個醫生相互配合,一個推液,一個看成影。檢查結果出爐,醫生一看,就說,從B超結果看,我的右側甲狀腺上長了4個結節,其中兩個基本判斷為惡性,等級為4C(50%—80%為惡性),另外兩個為良性囊腫,沒有再做穿刺檢查的必要,建議盡快做手術切除。雖然甲狀腺癌是一種“懶癌”,不容易轉移,惡化,致死率低,但是身體內存在著癌細胞,就有萬一的可能。醫生介紹,按照我的情況,將采取日間手術,只需要提前一天做檢查,當天入院并進行手術,次日即可出院。手術將先切除右側甲狀腺,術中進行冷凍活檢,判定性質,如果是良性,則手術結束;如果是惡性,就會檢查轉移情況,清掃被轉移淋巴結。由于將甲狀腺切除,手術后將長期服用補充甲狀腺素的優甲樂,定期復查。正常情況下手術不會對喉返神經損傷而導致聲音變化,除非腫瘤已經侵入了喉返神經,術中會被迫觸動,同時手術時也會使用喉返神經保護監測儀,起到識別并保護喉返神經的作用。于是,經過跟家人商量,我決定了接受手術。同時我也在自己進行心理建設,查閱了一些關于甲狀腺癌及其手術的資料,咨詢一些做過相關手術的朋友。
? ? 手術前一天,完成了抽血、心電圖、胸部CT、麻醉測試、核酸檢測等術前檢查。由于安排我的手術時間是當天第一臺,八點開始,因此早上七點就要空腹來到醫院報到,在護士的引導下,患上了醫院的條紋服,進行術前的最后準備。大約8點15分,進入手術室,手術室的空調溫度很低,加上緊張,還是覺得有點冷,自己爬上手術臺躺好,按照醫生的要求,脫掉眼鏡、上衣。醫生反復地確認我的姓名、體重、要做的手術,耳邊只有醫生、護士的對話,儀器的滴答聲。聽得出醫生護士倒是挺輕松的,都在閑話家常,醫生特地向我交代,待會進入麻醉后,其將對我插入喉管,所以我手術蘇醒后喉部會有點不適,這個需提前向我告知,以免術后引起心理不適。準備就緒后,醫生告知,準備開始手術,開始進行麻醉,然后拿出一個呼吸罩,指導我進行深呼吸。當時我心里就想,終于要開始了。沒吸幾口,不到一分鐘,我就不省人事了。
? ? 就像一覺醒來,由于沒有眼鏡眼前一片模糊,能夠感受到口中確實插著喉管,略有不適,脖子處貼有紗布,耳邊有護士在聊天對話。我繼續躺著,待意識又恢復了一些,便開始扭動下身體,提示護士我已蘇醒。護士很快過來,查看我的儀器數據情況,并讓我用力捏下她的手,我便用了捏了一下,她說,好了,可以推出去了,便拔掉喉管、氧氣管等等,把我推去病房。我到病房安頓下來,一看時間,十二點四十五分了。我在手術室中呆了4個多小時。
? ? 在病房安頓下來后,我認真的感受了下自己,沒有特別的不適,吞咽口水有點疼痛,醫生說是正常反應,脖子上包著紗布,頸部下方還插著引流管,腳上扎著輸液管,手臂上套著血壓儀,手指上戴著脈搏監護儀。當天只能喝醫院安排的營養液。下午護士陸續來拔掉腳上的輸液管,血壓儀和檢測儀,整個人都逐步輕松。我也就下床走了一下,還是有點疲倦,畢竟半天沒有進食。只是晚上沒得睡好,入夜后吞咽口水的疼痛更明顯了,翻來覆去,大概也就睡了三個小時吧。第二天護士抽血、量體溫,做了個霧化緩咳嗽化痰。醫生來幫換了藥,了解情況,便告知上午可出院,叮囑近期飲食要清淡,禁吃紫菜、海帶,吃無碘鹽,術后每兩天要換藥,4天后拔引流管,3周后進行復查,還有最重要的,每天一顆優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