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洛陽,聽一夜故事
我在洛陽,聽了兩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絕處逢生,一個黯然神傷。
最后一場考試叫做答辯,自此天涯散去,各奔東西,只有經歷時間的沉淀后,才會更加明白曾經的那場離別意味著多少唏噓難過和留戀不舍。
畢業好像一定要有一場旅行才顯得沒有匆匆告別青春,我的那條路上,想著念著云南,驀然發現身邊缺少那么一個人,冥冥中覺得云南要和另一個人一起去,最終,獨自去了洛陽。
初到洛陽,感覺這個城市有一種焦躁,遍地都是電動車,剛出火車站的我茫然無措,不敢去看出站口那些人的眼睛,生怕被拉客摩的載向未知的荒郊野嶺。感謝這個世界上有導航這種東西,否則路癡如我真不知道憑什么勇氣一個人旅行。
所幸,預定的青旅不遠,第一次見到青旅老板,對他的印象只有倆字來形容:“猥瑣”。
猥瑣的笑容,猥瑣的聲音,想象著不曾呼吸就聞到他渾身都散發著黑心商人的銅臭味。養一只漂亮雪白的貓咪偏偏起個名字叫“節操”。一個看上去完全沒有節操的人怎么養一只可愛的“節操”?
我心中滿是疑惑,這樣的一家青旅,是如何做到滿滿的好評?作為天秤座,我喜歡看臉的臭毛病始終改不了。
疲憊的旅程使我沒心情想那么多,只想洗個澡,吹會兒空調,刷個微博,順便吐個槽。
晚上出來覓食的時候,我才明白什么叫做一家青旅老板的無限熱情。至今為止,他家青旅是我住過最有人情味的青旅。
后來才明白,經歷過什么樣的旅途就會開一家什么樣的青旅。
老板是一位年過30的大叔,在我覓食前給我推薦一堆洛陽美食,吃貨對另一個吃貨沒法不存在好感,于是,我自動忽視看臉的臭毛病,晚上回來的時候,青旅已經有幾個伙伴圍坐一圈,聽著老板講著那曾經的故事。
那是一個真實而悲傷的故事。
這個看上去猥瑣的老板,居然是學醫出身,畢業后留在大學當一名老師,輕松自在。他這個人偏偏喜歡折騰,年輕的心都經不起躁動吧。也許每個男人都有一個創業夢,創業又豈是隨隨便便就成功了呢?
他和兩個朋友合伙開了一家養豬廠,從醫大里的教書先生,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養豬專業戶,不禁想起趙本山小品里經典的臺詞:“產后的母豬護理”。
聽上去無厘頭的故事,果然沒什么好結局,賠個精光。
老板不死心吶,于是,與表哥合伙去賣西瓜,還是賠個精光,并且負債累累。
兩次創業打擊,沒錢,沒女朋友,也沒朋友了,好好的大學老師不當,老板可以去死了。
于是,他真的去死了,全身上下200多塊錢,于是打定主意,就這樣出發,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絕望地結束自己這一生。
也許,只有心死了的人才有這種勇氣。
從洛陽出發,一路上,西北偏北,途徑定西,蘭州,走過西寧,來到一個西藏。這一路就像民謠里唱的一樣,可惜,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沒聽過李志,只喜歡趙雷。
死亡,當你不怕它的時候,這世上,可能沒什么是你所懼怕的。
可有圣人說過:“真愛無敵”,真情最能打動人吧,不一定非要是愛情,盡管人們總是假裝毫不在意。
饑腸轆轆的時候,沒有什么比得上陌生人送來的一碗熱湯面,露宿街頭的時候,沒有什么比得上陌生的一次暖心收留。
老板想:“就這么走下去吧,死在哪,那就算哪吧。”
生活的瑣碎不僅能打破兩個人的愛情,也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絕望,天太冷了,凍死太冷。餓的感覺太心慌,餓死太慘,求生的意識不經意間就燃起了希望。
如果有兩個人惺惺相惜,活著就像一把烈火,轟的一下就燃燒起來了。
老板在收留他的一家青旅碰到了另一個悲傷的人,他叫老桑。
老桑給老板講了一個悲傷的故事,于是他倆決定好好活下去。
老桑的工作總是能休息一個月,工作一個月,賺的很多,卻沒處花。他有兩個辦法糟蹋錢,第一個方法是無處安家,成為賓館的常住居民,另一個就是買書,不停地買書,將賓館堆滿書。
這樣一個奇怪的人,愛上一個姑娘,狠狠愛了十年,望眼欲穿,口中卻只字不提。
直到姑娘結婚的前一周,終于對姑娘吐露真言。
那一刻,泣不成聲的不是老桑,而是那位姑娘。
姑娘說:“你哪怕提早一個月告訴我呢,現在一切都來不及了。”
老桑只能看著心上人成為了別人的新娘,一個人上路,黯然心傷。
老板和老桑就這樣在西藏遇見了,從相識到相知,成為了好朋友。
后來的事,老桑出錢,老板出力,老桑甩手掌柜,老板苦心經營,有了這家青旅,我住的這家青旅。
到現在,又一年的時光過去了,老板在洛陽又開了分店,依舊是那個熱情待人的老板,我沒見過老桑,聽過老板與他通電話的聲音,聽上去是一個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有時候呢,明明知道真愛無敵,我們總是假裝毫不在意。
畢業那一年,我在洛陽,聽了一夜故事。
現在,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