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說最近稱不上在讀書。
手邊的事很多亟待完成的。書院的課要上完,答應的事要完成的,不管什么原因。要開的課,說了卻一拖再拖。
4月網師的課進入慢狀態,精力只能保證備好課上好課,至于老師們日常的打卡與交流是沒有時間的。最欣慰的是,四個組長都是實力干將,點評員也非常到位,每天的點評反饋井井有條,不,簡直是超級有方。這就是學習共同體,是完全可以淡化講師的學習共同體。
書稿在加速過程中,所以讀的書都是任務式的,因為需要所以閱讀。
開的講座,進行一半,明知道反饋如此重要,但是只能是不咸不淡的,偶爾看一下說一下。
依然是眼前桌面上擺滿了書,但就是感覺沒有讀書。康德哲學,只有上周六靜下來讀了幾頁,其余時間妥妥地只是在輸出。
還有另一種閱讀,聽書和碎片式的資訊組合。
每天早晨列清單的習慣間斷了兩周,每天緊急重要的事要繼續列出。時間越來越被割裂,竟然逐漸在適應這樣的跳來跳去。
每次在嚴重懷疑選擇之后,能迅速調整回歸,有賴于老伙計和新伙伴的支持,要進入另一種思維模式。不斷揚棄,不斷打碎,不斷重建。
5月應會漸趨正常,要在閱讀與寫作中找回那份寧靜,重回閱讀與思考,繼續用輸出倒逼輸入。
來自網絡的風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