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故鄉在我心中,一直是個遙遠的存在。有人說,故鄉就是拿來懷念的。深以為然!
我的家鄉在一個不算太偏僻的小山村,這里交通還算的上可以,比起那些至今不通車不通自來水的深山老村,已經算是很好了!盡管,村里一天只有一趟去鎮上的車,但是幾乎家家都有摩托車,有些家里還有小汽車,所以出行對于鄉親們來說,還算方便。早好幾年,村里道了水泥路(一車道那種,雖然不是太寬敞),通上了自來水(雖然每到夏冬總會停上一兩個月水),但是生活質量上,已經算比較好了。農民自己種糧食自己種菜,靠天吃飯,自給自足!
自從出校門工作,我每年基本上也就回一次家,現在成家了更是難得回一次家。每次回家見到家鄉的叔叔阿姨們,頭發的白發一年比一年多,家中的孫兒一年一個樣。稚子漸漸長大,會走路、會跑、上學、離家、遠嫁或是外出就業,一年又一年,留下來的永遠只有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老父親老母親。
除及年輕人不在家外,其實小山村的生活算是比較愜意的!感謝黨的好政策,現在農民養殖種植,政府還有補貼。我還記得小時候幫媽媽在糧站所門前的大水泥場上曬玉米、麥子,因為我們家的場子全是土,沒有道水泥。我也還記得我和媽媽背著麥子去村里唯一一家磨坊去磨或是換面,然后用這面,我媽給我做一鍋饅頭包子,這就是我在學校一周的口糧。我更記得,媽媽背著大背簍,我背著小背簍,我們從家里去要走二里路,路上要歇好次。我沒有力氣,總是在后面像拖油瓶一樣,我媽老是催我。晚上回家脫衣服才發現肩膀上被背簍系勒出了兩道紅印......那時候村里還是泥巴路,一到下雨,我就不愛出門,因為會沾得一腳一褲腿的黃泥......
一幕幕一場場,過去了這么多年,我依然記得,就好像昨天剛發生過?,F如今,糧站所早就不存在,改成了民居,而鄉親們也很少種麥子了,想吃面食直接買現成的,不貴還方便。也因此我就再也沒有見過糧站所工作的那個帥哥哥和漂亮的姐姐!不知道改制后,他們去了哪里,過得好嗎?
現如今,農村的生活大大改善了,不再像我小時候那樣那么困窘。只是每次回家,和媽媽拉家常,聽說誰誰家的老人又過世了,不禁暗自傷神一陣,感嘆歲月。身邊的爺爺奶奶們一個一個都漸漸歸去了,屬于他們的那個時代已經要成為歷史。
自從我的爺爺奶奶過世后,每次回家路過兒時住過的房子,曾經那里承載過我多少美好的回憶。小時候,那房子多高啊,而現在它們是那么矮,由于年久未住人,幾經風雨摧殘,漸漸變成了危房。負責看管這房的大伯在墻體上刷了幾個大大的“拆”字,紅色的字是那樣的觸目驚心!再后來,聽媽媽說,村里扶貧,有人買了這里的地基,給做了一樁新房子,舊房子再也不在了!
深深的懷念故鄉,懷念小時候,轉眼間兒時的孩童已為人母為人父。早些年心志昂揚的時候,總想著要為故鄉做些什么,可是總覺得是那樣的無能為力?,F如今,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我的父母輩們,家中的女兒都遠嫁了,男青年也都外出務工,除了過年年輕人能碰面以外,平時回家很少碰到同齡人!
農民們靠天吃飯,倒也過的安逸舒適,須知,城市里的生活不見得比農村好,至少在鄉下,空氣好,什么都是綠色有機無公害的,鄉親們大多都淳樸厚道, 兒女們不在的時候,他們相互扶持相互幫助,日子過的悠長細味!
對于家鄉,我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或者說有些遺憾。經常夢見家鄉,但似乎夢里的家鄉,天更藍,花更艷,人更多,于是醒來之后會無比的惆悵!
夏天媽媽在我這里呆了四個月,每次晚飯過后,我們總是會下樓去小區散步。廣場上一群老太太們每天傍晚都在那里跳廣場舞。我對媽媽說你也去學著跳一跳鍛煉身體呢,媽媽有點不好意思,不敢去,只是在邊上看著,但是我知道,如果時間長了她肯定就學會了。
媽媽說城里的老頭老太太真是享福啊!我說,其實我們那也可以的,農閑的時候大伙聚在一起娛樂娛樂,鍛煉身體,多好!村里應里建個活動室,平時看看農科書或組織些活動。媽媽說,是呀,這主意是不錯,可是誰來執行呢?村里的干部不號召,誰有這能力呢?我默然!是的,這不是咱普通老百姓能做的了的!
農民們似乎習慣了,閑時的娛樂就是打牌炸金花(可惜我一直沒學會),再者就是玩六合彩。早在我上高中那幾年,村里的六合彩猖獗,上演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我媽曾在追波上損失了好幾千塊錢,心疼的一個星期沒睡好覺,后來才跟我們坦白,我又生氣又心疼!不過也好,這下治了她的病根,從此以后她再也不沾了!
由于打擊六合彩,人們收斂了很多,不像以前那么大手筆了!農民的錢,都是一顆汗珠摔成八瓣辛苦得來的,所以不會太放肆。當然也有土豪,據說是一個晚上就砸幾萬塊。這年頭,總是人有想賭自己的人生!
十幾年來,村里的確是變化了很多,但是似乎什么還都沒有變。人們幾十年來的生活習慣和舊風俗一直沿襲到今天,也許是山太大了,擋住了從外面吹來的清風。但山高路遠,擋不住年輕人外出探尋新世界的腳步,只是,再回來時,大多已是過客,而不是主人。
記得曾經在村里的QQ群里聊天,大家聊到對家鄉的改造,都特別的期待,其實大家都對改變家鄉有著熱情的,只是這份熱情不知道拋向何方。我曾經有個想法,我想帶著大伙做家鄉特產創收。我們家鄉有太多的好東西,全部農民自已種的養的,在外面吃不到,我想讓大家來分享我們的好東西,我還想發展家鄉旅游,我們家鄉有很多天然的美景......太多太多,只能是幻想。
我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雖然我已經是他鄉的媳婦。我覺得我不能為家鄉做些什么,甚至我都不能多陪陪父母。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和我一樣的心情和感受?現實的家鄉,夢中的家鄉,常常交織在夢中。雖然我已遠嫁他鄉,但我的根永遠在。家鄉就像第二個母親,我不想看她慢慢老去、寂然,我多希望她能永遠有活力年輕!
其實寫到這里,也不知道到底想表達什么,就是很懷念---那曾經的青山綠水,那曾經的嬉笑怒罵,“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還是,把最美好的祝福留給家鄉,留給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