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是啊。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 ? ? ? ? ? 書中語言看似溫婉,卻又處處透著沉重,兒子的成長遠離、母親的癡呆垂老、父親的去世…若時光是神偷,它在偷走我們珍愛牽絆的一切的同時,也告誡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多陪陪父母,給予他們自己能給予的愛;對于子女也不能一味地束縛,該放手時還需放手讓他自己走…
? ? ? ? ? 這讓我不禁想到朱自清的《背影》,如今再讀一遍,攀月臺,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語言樸實,卻道出了最平常、最真摯的親情…
? ? ? 書中的種種情景也將我拉回到孩提時代…
? ? ? 小時候被貼上留守兒童標簽的我,每年才見得上父母一面,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很多年,年復一年,似乎早已經習以為常。小時候每年家門口的守望以及目送父母離去的背影,讓我不禁十分感慨…
? ? ? 還記得有一年父親回家給我帶了新衣裳,我臉上笑開了花,他去哪兒我就跟到哪兒,他去干活,我也哭著鬧著要去,不讓我去我就哭著對他破口大罵,那時候不懂,只是怕他明天就不見了…
? ?如今長大,我卻再也做不出這樣的“傻事”了——
? ?電話響起我總是問他:給我打電話有什么事呀?
? ? 父親總說:沒事就不能給你打電話嗎?
? ? ? ……
? ? ?我突然發現,如今的他已經慢慢變成小時候的我了…
? ? ?此刻他正好坐在我旁邊,問我餓不餓,我嗯了一聲,他便起身去廚房給我熱飯…一七五的背影微微有些駝,什么時候他開始變得不再高大,什么時候他開始變得嘮嘮叨叨,甚至有時讓我覺得有點不耐煩,我無從察覺…我想,什么時候我要去陪他散散步、下下象棋了…
? ? ? ? ?除了友情親情,書中給我印象較深的要數 由阿拉伯芥引出的金門往事了,文明和野蠻的中隔線,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會斷。值得深思。
? ? ? ?都說龍應臺的文字像綠茶,初嘗有其苦澀感,但回味濃醇,令口舌生津。我覺得它更似一朵花,如她所說: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都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讀一遍她的書,就如讀一遍人生。
? ? ? ?但讀了這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啊…
? ? ?愿我們都能有她“不必追”的釋懷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