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月晨風
1)
在嫁給老公之前,“奶奶”這兩個字基本上很少從我嘴里叫出來過,因為我的奶奶在我父親1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我很慶幸,嫁過來有奶奶視我為孫女,彌補了我前24年沒有奶奶的歲月。
奶奶已經七十五歲的高齡,身子骨卻硬朗的很,一頭短發有些發白,卻總是染得亮黑的,目光中堅定又深邃,滿臉皺紋也不能掩蓋她的慈祥。
奶奶已經獨自生活好些年了,由于征收,家里的老房子十幾年前被拆了,爺爺沒多久也去世了。于是奶奶一人生活在三四十平米的小單間,倒也不是兩個兒子家里住不下,用她的話來講就是“我自己能夠搞口飯吃,不用麻煩你們的,一個人過得隨意舒心。”
這些年來,奶奶也堅持每天晚上去做操,保持身體健康,所以才看起來精神矍鑠。
不論什么時候走進奶奶的家里,總是一塵不染,那個老式的衣柜放在角落里,還是她的嫁妝,有半個世紀之久了,卻看不到一點掉漆的痕跡,被子疊得跟豆腐塊樣,廁所也擦得锃光瓦亮的,連水漬都很少有,白瓷磚縫里都是白的。可見這樣一個平凡的勞動婦女是有多愛惜東西,我相信在他們那個時代里,大多數的勞動婦女都有這樣可貴的品質。
我的閨女云兒是很喜歡到奶奶那里去玩兒的,因為每次過去奶奶都會搗鼓點吃的給云兒,有空的時候我也經常過去陪陪奶奶,聽聽她講那過去的故事。
2)
從別人的嘴里聽說,爺爺是個要求非常嚴格的人,而且脾性很急。但是每次從奶奶的口吻里聽到的爺爺都是非常優秀的。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但卻是一個非常知性的人,從來沒有聽奶奶說過誰的不好。
她講起以前受過的那些苦,都是特別溫和的娓娓道來,那個年代集體所有制,男人女人們都要去出工,掙工分,自己是又要帶孩子又要出工還要料理家務。一大早起床做完十幾個人的飯菜,洗衣服,然后出工,得空還要搞個點心給大伙吃,回來搞中午飯還要擔一擔,走一里多路回來,搞完中午飯要趁著午休把孩子的屎尿褲洗了,下午繼續出工,晚上伺候完大家的吃喝,又要想著法子做點煤燒。那樣的事情,她一干就是幾十年。
3)
去年夏天,云兒才幾個月大的時候,天氣也如今年夏天般炎熱,我以要她幫我看云兒為由,邀請奶奶過來住,在我的再三請求下,奶奶同意過來和我一起住,因為老公在外地,我實在是不忍奶奶住在沒有空調的房里。我知道,天氣太熱的時候她整宿整宿睡不著。
其實我是一個很隨意的人,奶奶卻怕我睡著不舒服,就縮在里面生怕多占了空間,其實云兒睡在搖籃里面,兩個人睡是足夠的。她還跟我講,我的腳都用肥皂搓了的,都洗干凈了的。老人家醒得早,醒來的時候也生怕吵醒我們。從公園里散步回來還給我帶個早餐。她的這種“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精神,有時候真的是令人肅然起敬。
中國的老一輩人,尤其是農村婦女,他們的自律和勤勞是烙印在他們骨子里,融化在他們血液里的。縱使生活條件好了,他們過生活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所以在我看來,像他們老一輩的這種可貴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的,經歷了那么多,活到七八十歲,兒孫滿堂,福澤齊天是最大的幸福,內心的祥和是最好的補藥,臉上的平靜是最美的妝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