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八(1)(從1,2當中選一個做):
《高效能人士的時間和個人管理法則》163 頁
意外來訪或者電話猶如一把切肉刀插入優先任務。當被干擾時,我們內心會反抗它占據我們的時間。
當被問及應對干擾的方法時,多數人會列出一個長長的單子,包括逃避、無視、減少干擾時間。他們認為應對干擾如同躲避某人一樣。雖然一些干擾是不必須的、不當的甚至惱人的,但其他的干擾也是必要的。對我們多數人來說,如果我們連續兩天沒有一個干擾,我們就不會有工作。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區分優先的干擾和次要的干擾?”干擾大致分為三類:
1.不必要的打擾,包括突然到訪和意外電話。他們錯誤的認為你關心、需要這些信息,或者對某事負有責任。如果以上三條都不正確,那么這不必要的干擾就是浪費時間。要避免這種干擾或者盡快結束。
2.必要的干擾是那些你關心、需要這些信息并且你對某事確實有責任。必要的干擾有其自身的價值,你應該立刻處理它,除非時間不合適。
3.不合時宜的干擾是必要的,只是它出現在不方便、不合適的時間。你應該把它們規劃到一個更合適的時間。
I
我們應該區分日常工作中的“不必要的干擾”和“優先干擾”。這些干擾可能是一通電話,或者是一個面訪,又或者是一個指令。但并不是所有的干擾,都要逃避,冷落,無視或者不投入時間。
什么是不必要的干擾?試圖向你傳遞一些你不想要的信息或者冗余信息,或者這事兒壓根和你無關。比如:供應商突然造訪,你在忙但同事湊過來聊天,保險電話,淘寶網店周年慶發給你的優惠信息,公司群發的重復通知郵件……這時候你需要做的事,及時停止聊天,或信息閱讀時間不超過3秒。
什么是優先干擾?這件活需要你去做,這個信息需要你知道,這個事過期不候。比如供應商跟我再次確認終稿,不確認就會使得交付時間受影響;領導吩咐某項工作任務,變更對接人;財務說我的單據缺少數據,導致后續財務流程不能進行等……
? ? ? 除了“不必要的干擾”和“優先干擾”,還有一種,它雖然不優先,但是它必要。即它能帶來想要的信息,但是不巧,它試圖打亂你當下的節奏,稱之為“不合時宜的干擾”,那么你需要先把手中集中精力處理的事情完成后,再來處理“不合時宜的干擾”。比如,你的朋友給你打電話說,你最喜歡的暢銷書作者,來上海了,問問你是否要去。你可以當下答應她,等優先任務完成后,再進行查詢地點和安排日程等。或者你跨部門的同事要跟你聊一下1個月后請的演講嘉賓的要求等,獵頭的電話等。
A1
? ? ? ?我們公司有位同事特別喜歡在老板不在的時候,串座位聊天,有的時候,就會覺得不好意思老板不在,同事這么友好,我還集中精力在工作,有點給人感覺不好,那么走到我這里我也會跟她閑聊,尤其是聊著聊著可能會在她和其他同事的建議下,點個下午茶,然后拿出餓了么左挑右選,等等餐,吐吐槽,一個小時甚至更多很快就過去了。那么我的工作可能會在大家的興致盡了,再重新開始。使得一邊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一邊還覺得是自己的決定,責備都沒辦法。
A2
? ? ? 今后在遇到類似的干擾,同事湊過來聊天,吐槽,我會少說些話,或點頭以示回應,不問開放式問題,不重新開啟話題。集中精力先把手頭的事情,處理好,如果要點吃的,那么跟一位同事的相同就好。把自己的事情完成一個節點后,再參與到同事關系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