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章內容很短。總括人們面對長期投資不愿意堅持,總是拖沓。如健身,如儲蓄。作者沒著太多筆墨。
作者章末希望未來有信用卡中心會預警人們已超出預算消費。但這只能是個美好的愿望。
原因在于:人們過度消費是銀行借錢給消費者的原動力,是銀行運營的一部分營收,所以不可能有那種預警的服務出現。
本章內容如果用拖延心理學就可以解釋通了。大部分人存在假性拖延。如健康,儲蓄。這些可做可不做,對未來沒實質性變化,或者計劃本身是重要但不緊急,所以按優先原則,所有對未來有意義的事,都會被無限期擱置。
另一個原因:無法抵制短期看得到的誘惑。這才是拖延的真相。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章沒抓到重點,看得不是很透徹,如果洽巧你也在看,歡迎與我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