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超市的隔壁有個三歲的小男孩,經常到超市來搗亂,我在打不得,罵不得,更是說不聽的情況下已是無計可施。
一天,小男孩又來了,他真是精力充沛啊,而我差點抓狂。無奈之下,我想起帶了些吃的,就給了他一些,他高興地離開了,而我也松了一口氣。
不一會兒,小男孩的爺爺過來了,問我那吃的是不是我給的,叫我下次不要再給了。我剛聽到時,心里有點不舒服,總覺得他是在怪罪我,心想:“給點吃的還給錯了,在我們這邊,給小孩吃東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哪來那么多話。”
小男孩爺爺似乎看出了我的情緒,接著解釋說:“我叫你不要給他吃的,是因為這邊超市里都是吃的,我怕他習慣了,到時候過來了拿了就吃,這樣對他就不好了。”
過后,我好好地品味了這件芝麻事,想想還真是的,如果我以后怕小孩過來搗亂,一直用給吃的來處理的話,讓這小孩習慣了,怕會影響小孩一輩子,因為他會以為超市的東西也是可以隨便拿來吃的。
所以說,我們大人的習慣性思維也得隨著場合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否則,你一個不經意的習慣性動作也許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從此,我當引以為鑒。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