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為了解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及依賴程度。采用線上調查的方法使用自編《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的調查問卷》,共獲得185份有效問卷。其中,男生78人,女生107人。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持有手機,且基本上都為智能手機,使用手機時間長、目的多、影響大,手機使用較頻繁,對手機依賴程度較大。有些甚至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建議:提高自制力,有計劃,科學合理的使用手機,讓手機成為幫助自身更好成長的工具,將精力更多的投入生活和學習。
關鍵字:大學生手機?依賴程度
手機作為一種溝通工具早已深深植入我們的心中,隨著智能手機的產生并迅速發展,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它已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學生更是人手一部。不得不承認,手機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使用不當手機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手機輻射、對手機過度依賴而引起的心理問題等等。
因此,本研究針對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內容大致包括:手機操作系統、使用手機的主要目的、某些場合對手機的處理情況等。最后給出針對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幾個建議,從而幫助大學生能夠更好地使用手機,減少依賴手機過重所帶來的危害。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線上調查的調查方式。在被調查的185人中,男生78人,女生107人;
1.2研究工具
本人所編制的《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調查分析》問卷是根據老師講解并參考同學意見,經過多次修改認真完成得來的。問卷包括:個人手機信息、手機使用情況、某些場合對手機的處理情況及手機對生活的影響等四個方面。具體為:
1.2.3.4題主要收集個人手機信息,包括性別,操作系統,手機app數量等基本信息,觀測性別操作系統不同等方面對手機依賴程度的影響;
5.6.9.10題主要收集其對手機的使用情況,觀測其對手機使用的主要方面及時間;
7.8.15.16.17.18.20題主要收集其在某些場合對手機的處理情況,研究其對手機的依賴程度;
11.12.13.14.19題主要收集使用手機對其的影響,探究對手機依賴程度的不同造成的不同影響。
1.3研究步驟
本研究的部分問卷是通過認識的學生的幫助,用線上調查的調查方法進行集中發放和集中回收;問卷調查在兩個星期內完成了調查。
2.結果及分析
表1:使用手機的操作系統
選項
小計
比例
A.微軟windows
B.谷歌Android
C.塞班Symbian
D.蘋果IOS
E.其他11
109
2
42
215.95%
58.92%
1.08%
22.7%
11.35%
由表1可知:大部分同學都使用較普遍的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22.7%的同學使用蘋果ios,5.98%的同學使用微軟Windows,塞班系統使用比例及少,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塞班的沒落。
表2:手機app數量
選項
小計
比例
A.10個以下
B.10-30個
C.30-50個
D.50以上57
97
24
730.81%
52.43%
12.97%
3.78%
表3:手機app使用情況
選項
小計
比例
A通訊社交
B學習工具
C網絡視頻
D閱讀資訊
E休閑娛樂
F購物生活
G拍照攝影165
121
135
103
131
116
11489.19%
65.41%
72.97%
55.68%
70.81%
62.7%
61.62%
由表2表3可知:大多數同學手機中都有10-30個app,app種類較多,社交、娛樂、視頻等各種各樣的app豐富生活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時間,使同學們對手機產生很大的依賴。
表4:使用手機的功能
選項
小計
比例
A.接打電話
B.?收發短信
C.玩QQ、微博、微信
D.拍照、攝影
E.看電子書
F.玩游戲
G聽音樂
H學習
I鬧鐘?備忘
J其他162
134
169
119
77
76
138
69
108
3687.57%
72.43%
91.35%
64.32%
41.62%
41.08%
74.59%
37.3%
58.38%
19.46%
由表4可知:同學們對手機的使用主要還是集中在撥打電話收發短信和社交互動等方面,游戲,小說,音樂也占用了極大部分時間,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說明現階段大多數同學手機主要集中在娛樂消遣方面。
表5:手機使用時長
選項
小計
比例
A.一個小時以內
B.2-6個小時
C.6-10個小時
D.10個小時以上9
95
60
264.74%
50%
31.58%
13.68%
表6:手機使用場合
選項
小計
比例
A.?上課時
B.?睡前躺在床上
C.?上廁所
D.?休息或上自習
E.等人或排隊時
F.?隨時,無規定時間
G.其他83
138
82
106
77
96
1443.68%
72.63%
43.16%
55.79%
40.53%
50.53%
7.37%
表7:上課玩手機
選項
小計
比例
A.從來沒有
B.偶爾
C.經常
D.一直都有9
132
40
94.74%
69.47%
21.05%
4.74%
表8:睡覺玩手機
選項
小計
比例
A.從來沒有
B.偶爾
C.經常
D.一直都有31
126
29
416.32%
66.32%
15.26%
2.11%
由表5和表6可知大部分人對手機的使用時間較長,且不分時間地點,表7和表8更直觀的表明了一部分同學自制力較差,甚至占用休息和上課時間,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習和生活。
表9:長時間玩手機表現
選項
小計
比例
A.頭暈
B.無聊
C.興奮
D.空虛
E.其他27
109
6
18
2514.59%
58.92%
3.24%
9.73%
13.51%
表10:手機對生活影響
選項
小計
比例
A.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B.生活更加有效率或安排有序
C.擴展了人脈和興趣愛好
D.浪費時間精力
E.人際交往減少,和他人關系變淡
F.完全沒有變化117
46
107
75
52
1863.24%
24.86%
57.84%
40.54%
28.11%
9.73%
表9和表10可知:手機對生活的積極影響很多,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浪費了時間精力,使人感到無聊,影響生活
表11
1:出門必帶物品
選項
小計
比例
A、手機
B、鑰匙
C、錢
D、其它166
129
144
2687.37%
67.89%
75.79%
13.68%
2:忘帶手機
選項
小計
比例
A.想方設法去拿
B.不拿回,但感覺缺了什么
C.感覺不方便
D.無所謂29
60
69
3215.26%
31.58%
36.32%
16.84%
3:手機的地位
選項
小計
比例
A.完全可以不用
B.可有可無
C.僅僅是必需品
D.非常重要
E.其他6
19
101
61
33.16%
10%
53.16%
32.11%
1.58%
以上三張圖清晰直觀的表面大多數同學認為手機非常重要,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對手機依賴性較強。
3.結論
通過以上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的調查結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大學生人人都持有手機,絕大多數都是智能手機;
第二:大學生對手機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賴:
第三:大學生對手機的利用偏向于娛樂和休閑,學習的比例相對較低:
第四:大部分人對手機的使用時間較長,且不分時間地點:
第五:對手機的過多依賴很大程度上浪費了時間精力,使人感到無聊,空虛;;
第六:一部分同學自制力較差,玩手機甚至占用休息和上課時間,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習和生活;
第七:手機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已經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十分重要等。
4.原因分析
4.1手機強大的功能
我們可以發現手機正是因其強大的功能,從而使得大學生長時間使用時機,進而對社會交往產生負面影響。按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五大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需求層次從低層次到較高層次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調查中我們詳細統計大學生生活費等狀況,基本可以肯定大學生一般能保證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這兩個最基本的需求。而其余三個需求,手機的短信和電話等功能基本可以維系大學生正常的社交圈,特別是可視電話等功能的發明,使人與人的交往更加便捷;而手機QQ、手機人人、微信等軟件可以幫助大學生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微博的興起更是滿足大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大學生很容易通過關鍵詞、熱門話題、搜索名人等方式找到自己關心的信息從而發表自己的意見。另外,手機游戲、手機電視可以滿足大學生的娛樂需求;手機郵件、手機辦公等軟件的推出,對大學生利用手機學習也提供了便捷性。不僅如此,淘寶、支付寶、銀行、鐵道部等推出的手機服務,可以有效解決人們對部分生活的需求。綜上所述,智能手機的功能基本等同一部小型電腦,又因其便攜性,可以從學習、生活、娛樂、工作等方面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從而使大學生沉溺于手機功能及其本身,而忽視與身邊人的正常社會交往。
4.2手機是獲取社會資本的有效通道。
大學生是主要獲取理論知識卻又即將步入社會的特殊群體,急于獲取最大化的社會資本,以更好地邁入社會。適逢處于社會巨變時期,世界處于一個“地球村”,信息、思想、文化處于不斷交流、碰撞、融合的階段,傳統的人際交流、群體交流越來越無法滿足大學生對社會資本的需求,他們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來滿足自身發展需要。智能手機的出現恰巧滿足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需求。微博的出現大大改變了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刷微博”成為當今較為流行的方式。微博將字數限定在140字之內,信息精簡,花費較短的時間就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倘若對于信息有興趣,大學生還可以通過私信、評論等方式發表自己的意見,無形中擴大自己的交友圈,更容易發現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大學生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后續關注等方式進一步了解信息內容,社會資本就在這樣一個個“碎片式”積累中不斷擴大。這樣獲取社會資本的方式極為便捷,但也顯現出它的弊端——封閉式交往。人們運用智能手機的同時,反過來被智能手機所操縱,手機信息引導大學生如何獲取社會資本,大學生一味運用智能手機,卻忽視正常的社會交往,因而在這樣的過程給大學生心里套上兩層枷鎖:一是交往焦慮。這種焦慮包含著對人際交往的心理期待,同時也包含著對交往的恐懼與厭煩;二是信息恐懼。由于其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來源,很大一部分大學生還是會在一些社交場合不自覺的拿出手機翻看信息,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對大學生的社會交往產生極為負面的影響。
4.3大學生的心理需要
第一,大學生剛邁入大學校門,脫離初、高中階段長期的升學壓力,同時大部分同學遠離家長的管教,較為民主與自由的環境與封閉和高壓的環境形成鮮明的反差,部分大學生有時間難以適應這樣的變化,行為上表現為過度娛樂。第二,由于長期以來的“填鴨式”教育方式,大部分學生對于大學教育方式認識不清,對于自己的發展方向、人生目標沒有明確的認識與定位,從而導致學業的荒廢。同時由于?“拼爹”、“啃老”思想的流行,大學生容易陷入悲觀情緒,持“學習無用論”的看法。第三,大學生通常遠離父母、親友,在面對挫折、失敗等消極因素時,自我排解的方式并不多。正是上述三個因素,構成大學這個特殊的時期。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大學生很容易產生移情心理,轉移自己的關注目標,寄情于其他事物,而手機這樣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家伙”成為大部分人的寄情目標。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大學生可以找尋親友傾訴苦楚;通過游戲等方式大學生可以宣泄情緒;通過發表觀點的方式大學生可以展示自身,在虛擬世界中獲得認可。
5.對策及建議
手機的普遍使用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其方便性、實用性以及普及的多功能性已經成為在校大學生的必須。但是如何正確有效的利用它,讓手機成為大學生更有用和更有利的工具已經成為我們必須考慮的課題。面對這種現象,我們必須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趨利去弊。為此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5.1大學生自身方面
①樹立遠大人生理想。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其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新時期的大學生要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圍繞著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奮斗,充實自己的生活,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才能克服各種不良因素對自己的影響,這不僅有利于大學生自身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整個社會和國家的進步。
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目標管理中強調員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對提高組織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這給大學生自我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鑒。大學生處于身體、心理逐漸成熟的階段,這個時期大學生尤其要注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這對于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5.2學校方面
①加強“手機依賴”方面的宣傳教育。隨著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日益加重,這一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學校應該給于高度重視。針對大學生心理出現的問題,學校應組織相關老師、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的實際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詳細深入研究,探究其產生的根源,最后組織相關老師進行宣傳、教育。
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一個學校的文化氛圍直接影響這個學校學生的學習態度。高校有義務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可以通過祖師各種集體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主持各種文體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不斷完善各種文化、體育場所設施建設。培養良好的文化氛圍是一條漫長而充滿困難的道路,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都應該做到堅持不懈、鍥而不舍。
6.研究存在的不足與未來展望
由于沒有調查經驗,所以對問卷題的設計出現些許重復、漏缺和不足。例如5,6題語義上的重復;12,19的不必要;研究對象詳細信息的缺失等,還有一些語言表述上的不準確,細節沒有做好,會在今后的研究調查中加以注意。下一步有待研究的問題是大學生對手機依賴性較強的具體心理趨向及形成原因。
參考文獻
【1】周喜華.大學生手機成癮的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4)
【2】孫欽泉.大學校園手機短信流行現象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2006.(4)
【3】田義勇.手機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9)
附錄
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的調查分析
您好,我們正在進行一項關于大學生手機對手機依賴程度的調查,旨在了解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基本情況。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僅選出最切合您的即可。我們將對您的回答完全保密。調查會耽誤您幾分鐘的時間,請您諒解。謝謝合作!
1.您的性別是(????)
A.男B.女
2.您現在是否使用智能手機?(????)
A.是B.否
3.您所使用的手機系統是
A.微軟windows??B.谷歌Android???C.塞班Symbian??D.蘋果IOS??E.其他
4.目前您手機上的APP數量為
A.10個以下B.10-30個C.30-50個D.50以上
5.您手機中有哪一類APP(可多選):(??????)
A通訊社交B學習工具C網絡視頻
D閱讀資訊E休閑娛樂F購物生活
G拍照攝影H輔助工具G其它

A.接打電話?????B.?收發短信????C.玩QQ、微博、微信???D.拍照、攝影
E.看電子書???F.玩游戲????G聽音樂???H學習??I鬧鐘?備忘???J其他
7.您的手機一般放在:(????)
A.放在手上???B.?放在包里???C.??裝在口袋里???D.?無所謂
8.您出門必帶的物品有(可多選):(??????)
A、手機B、鑰匙C、錢D、其它______
9.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機多長時間(??????)
A.一個小時以內??B.2-6個小時??C.6-10個小時??D.10個小時以上
10.您經常在什么時候使用手機(可多選):(?????????)
A.?上課時???B.?睡前躺在床上??C.?上廁所??D.?休息或上自習??E.等人或排隊時
F.?隨時,無規定時間???G.其他
11.長時間玩手機你會覺得?(????????)
A.頭暈?????B.無聊??????C.興奮D.空虛???????E.其他
12.您習慣通過手機解決問題嗎?(???????)
A.從來沒有?????B.偶爾??????C.經常???????D.一直都有
13.您覺得使用手機給您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可多選):(?????????)
A.生活更加豐富多彩B.生活更加有效率或安排有序
C.擴展了人脈和興趣愛好D.浪費時間精力
E.人際交往減少,和他人關系變淡F.完全沒有變化
14.您認為手機在你生活中是怎樣的地位?(??????)
A.完全可以不用B.可有可無????C.僅僅是必需品D.非常重要E.其他
15.一段時間手機不響您會時不時的掏出手機看看有沒有電話或短信嗎?(??????)
A.會??????B.不會???????C.不一定
16.你會在上課時,無論老師講的精彩與否,都會玩手機嗎?(????????)
A.從來沒有??B.偶爾????C.經常????D.一直都有
17.您會犧牲睡覺時間熬夜玩手機嗎?(???????)
A.從來沒有??B.偶爾????C.經常????D.一直都有
18.您是否會在每次使用完手機后,去做別的事情時,卻又忍不住再玩玩手機嗎?(????)
A.從來沒有??B.偶爾????C.經常????D.一直都有
19.您是否容易沉浸在手機里的世界而不關心周圍發生的事嗎?(?????????)
A.從來沒有??B.偶爾????C.經常????D.一直都有
20.當您忘帶手機時,你會如何處理?(?????????)
A.想方設法去拿???B.不拿回,但感覺缺了什么??C.感覺不方便???D.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