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小任務讓我又變成了話癆,一不小心就完成了今天的寫作任務,哈哈哈,一舉兩得。
119有些人用知識緩解焦慮,可能是,不愿意踏踏實實賺錢,不愿意吃苦,所以用學習這種方式上裝作自己在努力?
因為努力是靠一點一滴小事扎扎實實做,很瑣碎的,懶惰怕吃苦,心里又過意不去,就努力挑輕省的事做,看書學習相對干實事還是輕松很多,又可以安慰自己。
想起了李尚龍的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寫得確實好!
還有就是,現(xiàn)在課程很多,文章很多,熱門教人如何快速知識變現(xiàn)的很多,很多人以為照著成功者的方法,就可以馬上復制成功,馬上知識變現(xiàn),自己也可以分享,自己也可以寫書,教人,做講師。
知識變現(xiàn)的前提是,你要有知識啊。
而知識的積累和沉淀,需要長期的,深入的學習并消化,并不是真的可以用短期內(nèi)快速拆讀多少本書就作數(shù)的。
書本的知識,能不能吸收融匯貫通,變成自己的智慧,成為自己做人處事的指導?
最近被好些聽了一些課,看了十多本書,哦,不是看了,是拆了幾本書,就迫不及待以講師的姿態(tài)開課分享的小年輕給嚇到了。
這樣的分享,能給別人營養(yǎng)嗎?
開始可能讓另外一些小白們覺得不錯,可是,然后呢?
自己沒有底蘊,也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是將聽到的一些收獲重復傳遞,會不會跑偏了?
最起碼,走不遠啊!
當然,先行者帶領后來者也是很有用的,這一點我承認,分享的確帶來進步。
這里,就是肥羊說過的,我們沒有技能的時候,可以用分享的形式,一起分享學習進步,但是做老師,就必須被足夠的專業(yè)積累。
我也報了很多課,好的很多,差的也不少,也有就是剛才說那種,重復別人的東西來分享的沒有營養(yǎng)的課程。
慢慢的發(fā)現(xiàn),燒腦浮躁的熱門,其中很多都是把前人的經(jīng)典拆分出開,再用很多的流行元素重新包裝推出來。
可是,核心的原理,就是經(jīng)典的圖書中早已經(jīng)簡單明了的說過的真理啊。
我喜歡肥羊的365成長營的原因,她一再強調(diào),要踏踏實實的做。
從根源上打造自己。而行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是確是最難的一步。邊學邊做吧,我不要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夢想就在不遠處,光說不練有啥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