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機緣巧合,我這枚理科生調進了公司的法務部。去年十月份,部門來了一名專職法務專員,為表達對他的感謝,親切稱他法務小弟吧。
他的到來,開啟了我的法律意識——時不時地,他會就一些具體工作事務、新聞時事、日常生活,從法律方面進行剖析講解。越來越覺得,生活無處無法律,人人都需要法律意識。
以前,在學校和生活中,對“法律意識”這個詞,我的認識是提醒大家要遵法守法,不要觸犯法律紅線。在法務小弟的影響下,我開始有意識從法律角度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開始對法律意識這個詞有不同的理解。
先從身邊事說起。
2013年,因為一同事用極其難聽的臟話罵老公,老公被激怒,一拳打中鼻梁,對方做了輕傷鑒定,隨后派出所帶走老公。好在對方目的在于索賠,拿錢了事,否則將因故意傷害罪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罰。
2015年,政府領導找親戚借錢20萬。不借吧,怕以后不好打交道;借吧,也不好意思主動提出打張借條,擔心對方不還。怎么辦呢……
2015年,一位朋友所在公司的某項工作觸犯了刑法,朋友屬于工作流程中的小小一員,雖并未從中獲利,但依然被拘留審訊,依然面臨服刑,很冤枉,是不是……
2016年,朋友哥哥的朋友借了一大筆錢,朋友哥哥作為擔保人,擔保物是朋友哥哥的房子。這幾天到了還款時間,該朋友沒錢還款,對方起訴,法院要收回朋友哥哥的房子,為了保住房子,朋友一家人集體還這筆錢……
2016年,姐姐經不住鄰居一再勸說,買了份安化黑茶,兩萬塊;鄰居為了說服姐姐,還打了個借兩萬一年半后還十萬的借條;幾個月過去,姐姐后悔了,想退掉,拿回自己的兩萬塊錢,但鄰居說可以退,但不能承諾什么時候能退。鬧心了……
2016年底,自己鬼摸頭,看房一小時,瞞著老公訂了套房子,付了認籌金和定金。回到家被無數人數落,然后想退掉,想把錢要回來。怎么才能要回來呢……
2017年初,終于看上了一個樓盤的洋房,中意的戶型贈送地下室和花園,單價較同戶型無贈送的房子要高很多。但贈送的地下室和花園既不能寫進合同,也不會簽一份使用協議,即購房者沒有任何方式證明自己對地下室和花園的使用權和擁有權。不買吧,對房子真的很中意;買吧,總覺得有潛在的風險,怎么辦……
在法務小弟的影響下,回頭看這些事情,對“法律意識”一詞又多了一層理解——除了要知法守法,還要懂法用法,基本原則——自我保護、自我保護、還是自我保護!
剛才,讓法務小弟推薦幾部日常生活中會涉及的幾項法律,有:民事法律關系(一個名詞,非法律),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合同法,擔保法,經濟法,公司法,破產法,合伙企業法。上述法律是大學時老師逐條講解的,建議先看民事法律關系。
我是開始讀法律了,你要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