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5日,時隔28年。
《阿飛正傳》4K修復版在大陸藝術影院聯盟上映。
這只“無腳鳥”飛越了時代,也飛過了一代人的記憶。
1990年12月15日,《阿飛正傳》在香港上映。
次年該片奪得了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
《阿飛正傳》是王家衛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這部電影幾乎奠定了后續王家衛電影的總體風格與基調。
張國榮憑借《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對香港而言,《阿飛正傳》也有著深刻的意義。它象征著港人漂泊、孤獨的精神歷程。《阿飛正傳》的突破性在于,它創造性的以意識流方式刻畫人物形象,重寫意而弱化故事情節。不同于當時觀眾所熟悉的按照清晰的敘事脈絡,通過強烈的對白沖突推進故事情節的敘事方式。《阿飛正傳》運用大量的長鏡頭、空鏡頭專注于人物自身和環境的拍攝,并通過大量的人物獨白與觀眾進行互動。渲染環境,烘托氣氛,以此傳遞情緒。
情緒的傳遞,是王家衛電影的靈魂。
在這部電影通過最初的盜版光盤和網絡傳入大陸之后,在不同時代的觀眾群中產生了持續且強大的影響力,那是一種跨越時代的心理認同感。那是對時間、生活的焦慮,對愛情的思考、對人生意義的追尋。他曾說,拍這部電影就是想要在香港電影的老套路上有所突破。他想讓觀眾能夠留意到,故事講什么固然重要,但如何講故事也同樣重要。
當時的觀眾并沒有成功領會到王家衛的意圖,那年,《阿飛正傳》票房慘敗。但是大洋彼岸的另一位導演昆汀領會到了,1994年他拍出了顛覆傳統電影敘事結構的《低俗小說》。昆汀是王家衛的鐵粉。
讓萬千影迷津津樂道的,必然是王家衛電影中文藝、優雅的臺詞。臺詞是王家衛電影的靈魂,是傳達情緒的重要方式。就好比將零散的情緒碎片,配上文藝粉末,輕輕一揮撒向半空。“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里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其實,這段經典臺詞最早出自于法國電影導演戈達爾的《法外之徒》。
王家衛早期電影融合了法國新浪潮精神,不論框架還是內涵,都有著十足的反叛特性。無腳鳥的隱喻貫穿電影始終,旭仔輾轉于兩個女人之間。他索取感情,卻從不付出。蘇麗珍不能逼他結婚,咪咪無法讓他改變。當被問起他這一生最愛誰時,他卻說。“我這一輩子不知道還會喜歡多少個女人,不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會喜歡哪一個。”這只無腳鳥追求愛情,卻不堅守愛情。“十六號,四月十六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我明天會再來。”
旭仔充滿魅力,但也殘忍至極。
“我以前以為一分鐘很快就會過去,其實是可以很長的。有一天有個人指著手表跟我說,他說會因為那一分鐘而永遠記住我,那時候我覺得很動聽……但現在我看著時鐘,我就告訴自己,我要從這一分鐘開始忘掉這個人。”
在王家衛電影里,臺詞不僅僅是推動劇情的工具,更是釋放情緒的出口。這些零碎、充滿文藝氣息的浪漫臺詞迅速入侵觀眾的腦海,在你的記憶里找尋共鳴。
說起《阿飛正傳》的成功必然離不開這個人,張國榮。在他故去的15年間,他不僅沒有被人忘記。反而聲名日盛。越來越多的人欣賞他的作品,傾慕他的人品和才華,他在《阿飛正傳》中貢獻了精彩絕倫的表演,是這個故事的主軸。
不得不說,在張國榮面前,所有的大牌都黯然失色。相比于《縱橫四海》中瀟灑陽光的James,張國榮更擅長塑造陰郁冷酷的浪子形象。
在痛揍了企圖騙母親錢的男人后,通過對著鏡子梳頭幾個簡單的動作,準確的傳達出人物的情緒。
這段獨舞也成為華語影史中的經典。迷離沉醉的神情,柔韌放松的身體。懶散中透出力量,舞感十足。短短幾秒鐘,將一個浪子的生活狀態精準的傳遞出來。《阿飛正傳》展現的是典型的老港片氛圍,昏暗的色調,狹長的昏暗樓梯,窄小熱悶的房間。影片從頭到尾充斥著孤獨感和虛無感。旭仔為了擺脫孤獨,輾轉于兩個女人之間。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和劉嘉玲飾演的咪咪兩個角色性格恰好相反,一個平靜如水,一個熱情似火。
?
他們同樣迷戀旭仔,渴望在愛情里找到安全感。旭仔雖是魅力十足,但卻放蕩不羈。他為擺脫孤獨,去招惹女人。用這種方式逃避現實。卻不鐘情于某人,不愿為誰停留。最終還是被孤獨吞噬。
?
旭仔還給自己的放縱找了個借口,去找尋生母。
但在找到生母后,卻被生母拒之門外。
旭仔受到巨大打擊,陷入了更深的幻滅之中。最終惹上了黑幫,死在黑幫馬仔的手上。《阿飛正傳》中生母和養母的情節設定,是香港當時局勢的映射。養母從小養育旭仔長大,但兩個人卻始終無法溝通。他們說的也是兩種語言(上海話和廣東話)。兩人最終不歡而散,旭仔選擇離開香港去尋找生母,養母也離開了香港。這是當時港英關系的真實寫照。
?
90年代初期,香港對大陸有著強大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情緒便體現在生母和旭仔拒不相認這一情節上。影片沒有明示生母為何不與旭仔相認。這也為觀眾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阿飛正傳》所傳達的焦慮和孤獨,和90年代整個香港社會的時代憂慮是一致的。
羅大佑1991年發行的歌曲《皇后大道東》,充滿了對時代變遷的思考與追問。時至今日,在當今時代語境下回顧《阿飛正傳》,依然有深刻的意義。電影中特有的文學性、特立獨行的人物、美輪美奐的視覺奇觀、氣質非凡的電影配樂。無一不值得我們反復品味。這只“無腳鳥”飛越了時代,也帶走了一代人的記憶。
網羅各類電影更有深度影評看電影就來播唄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