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美]羅伯特?清崎、莎倫?萊希特著
回家前的那個晚上看完了這本書,實在需要時間消化,拖到現在才開始寫。我承認他寫的很好可是對我這種對投資創業沒有什么興趣的人來說,實在是有些浪費了。雖然也不想陷入“老鼠賽跑”的循環,但是真心也沒想要多么偉大。就像借我這本書的主人所說“很多時候有要做的想法是第一步。”只是,我還是想說,我們不會也不可能復制他人的成功,這本書里的兩個主人公都是從九歲開始就接觸了特殊的財商教育,并且積累了很多年的經驗和熏陶才開始有計劃地投資。當然,此書對我也不是毫無用處,至少當時看的時候心情很是激動,也有一時的念頭說要通過自己的方式成為富人,只是很快就認清現實了。書中的政治大環境和經濟背景完全跟中國不一樣,投資項目和方向也很有差別。不過,里面提到的理財和財商的概念倒是很有學習的價值。
【對資產的定義不是用詞語而是用數字來表達的。如果你讀不懂數字,就不知道什么是資產。在會計上,關鍵不是數字,而是數字告訴你的東西。它的作用就像詞語一樣,雖然它不是詞語,但它能告訴你詞語不能告訴你的東西。】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
【富人得到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得到負債】
【“老鼠賽跑”的陷阱】
【有更多的錢往往不能解決問題,實際上可能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錢往往能暴露人性中那些可悲的弱點,并凸顯人們的無知。】
【“所得等級攀升”。“債務合并”貸款】
【他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真正的問題在于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那才是他們在財務困境中苦苦掙扎的原因。而這是由他們在財務上的無知以及不理解資產和負債的區別造成的。再多的錢也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只有運用財務知識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窮人和中產階級往往被金錢的力量控制著。他們起床工作,卻不問自己這樣做的意義。他們每天去工作,其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多數人并不真正懂得錢的意義,因此只能被錢控制,和錢對抗。】
【大多數人的財務困境是由于隨大溜、盲目地跟從其他人造成的。因此我們都需要不時地照照鏡子,相信我們內心的智慧而不是恐懼。】
【此外,對于錢的熱衷也會降低財商,我的個人經驗告訴我,錢能使決策變得情緒化。】
【巴克敏斯特?富勒:財富就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用支出。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當我說關注自己的事業時,我的意思是建立自己牢固的資產。你要照常去工作,做個努力的雇員,但要不斷構筑你的資產項。那些能給子孫留下遺產的人和那些長期富有的人就是先構筑資產項,然后才用資產所產生的收入購買奢侈品,而窮人和中產階級則用他們的血汗錢和本應該留給子孫的遺產來購買奢侈品。真正的奢侈品是對投資和積累真正資產的獎勵。】
【財商,Financial I.Q由四個方面專業知識構成:第一是會計,也是財務知識。即閱讀理解數字的能力。你管理的錢越多,就越要精確。這需要左腦來處理,是細節的部分。財務知識能幫助你讀懂財務報表還能讓你辨別一項生意的優勢和劣勢。第二是投資,錢生錢的科學。投資涉及策略和方案,這是右腦來做,是屬于創造的部分。第三是了解市場,它是供給與需求的科學。第四是法律。熟悉有關會計、公司方面的法律,按規則進行“游戲”。了解減稅優惠政策和公司法的人會比雇員和小業主更快致富。財商實際上是技巧和才能的結合,以上所列構成了基礎的理財能力。如果你想致富,上述組合將大大增加你的理財能力。】
【為什么要去冒險?為什么必須永不停止地提高自己的財商?為什么必須懂得財務知識?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選擇機會。】
【金錢不是真實的資產,它是我們大家都認可的東西。我們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資產是我們的頭腦。如果受到良好的訓練,它轉瞬間就能創造大量的財富。而未經訓練的頭腦通過教給自己的家庭不正確的理財方式,將會使子孫后代繼續這種極度貧困的生活。】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后只是祈禱,才是在賭博。在任何一項投資中,成功的辦法都是運用你的技術知識、智慧以及對于這個游戲的熱愛來減少意外、降低風險。】
【job just over broke,工作就是比破產強一點。】
【年輕人在找工作時要看能從中學到什么,而不是只看能掙多少錢。在選擇某種職業或陷入“老鼠賽跑”的陷阱之前,要仔細看看腳下的路,弄清楚自己到底想獲得什么技能。】
【成功所必需的管理技能:1.對現金流的管理。2.對系統(包括你本人、時間及家庭)的管理。3.對人員的管理。最重要的專門技能是銷售和對市場營銷的理解。銷售技能是個人成功的基本技能,它涉及與其他人的交往。而溝通能力對一個人的成功來說更是至關重要。】
【精通專業技能既是優勢也是弱點。我有許多朋友,他們非常有天賦但不善于與其他人交流,結果他們的收入少得可憐。我建議他們用一年的時間來學銷售,即使掙不到什么錢可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會大大提高,這種能力是無價的。】
【除了成為優秀的學習者、銷售員和市場營銷人員外,我們還需要成為好老師、好學生。要想真正富有,我們既要不吝付出也要學會索取。對于那些被財務或職業問題所困的人來說,他們常常既不會付出也無力索取。許多人窮是因為他們既不是好老師也不是好學生。】
【掌握財務知識的人有時候還是不能積累豐富的資產項,其主要原因:1.恐懼心理2.憤世嫉俗3.懶惰4.不良習慣5.自負】
【富爸爸知道失敗只會使他更強大,更精明。他并不愿意虧錢但他清楚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知道該怎樣去面對損失。他接受了損失然后將它變成贏利,這是他成為贏家而別人淪為失敗者的原因所在;同時這也是當別人退出時,他依然有勇氣去沖過終點線的原因。“這就是我這么喜歡得克薩斯人的原因。他們接受失敗的現實并把它轉變成通向成功道路上的一個個插曲。”】
【洛克菲勒:我志在將每一次災難轉化成機會。】
【憤世者永遠不會成功。未經證實的懷疑和恐懼會使人們成為憤世嫉俗者。憤世者抱怨現實,而成功者分析現實。發現機會的能力正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沒有一點“貪婪”,沒有想擁有更好的東西的渴望,就不會前進。每當你發現自己在逃避你內心清楚應該去做的事情時,就應該問問自己:“我還能得到什么?”稍稍“貪婪”一點,這是治愈懶惰的靈丹妙藥。當然,就像任何事情都要有“度”一樣,過于貪婪就不好了。】
【壓力迫使我努力工作,迫使我去思考,最重要的是迫使我在錢的問題上更精明、更積極主動。工作后先支付給自己就會在精神上和財務上都更加“強壯”。】
【開始行動:1.我需要一個超現實的理由——精神的力量。“想要”與“不想要”的結合體,如果促使你前進的動力不夠強大,那么前行道路上的嚴酷現實就會使你退縮。2.每天作出自己的選擇——選擇的力量。首先投資于教育。實際上,你所擁有的唯一真正的資產就是你的頭腦,這是我們能控制的最強有力的工具。3.慎重地選擇朋友——關系的力量。三人行,必有我師。特意交一些有錢的朋友,目標不是他們的錢財,而是他們得以致富的知識。4.掌握一種模式,然后再學習一種新的模式——快速學習的力量。you are what you learn。在今天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你學到的東西再多都不算多,因為當你學到時往往就已經過時了。問題在于你學得有多快,這種技能是無價之寶。5.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不要背上數額過大的債務包袱,要保持低支出。首先增加自己的資產,然后再用資產項產生的現金流來買大房子或好車子。陷在“老鼠賽跑”中不是明智的選擇。當你資金短缺時,讓壓力去發揮作用,而不要動用你的儲蓄或資本。利用這種壓力來激發你的理財天賦,想出新辦法掙到更多的錢然后再支付賬單。這樣做,不但能讓你賺到錢還能提高你的財商。這一原則不鼓勵自我犧牲或理財緊縮,它并不意味著首先支付自己之后就餓肚子。生活應當是快樂的,如果你喚醒自己的理財天賦就有機會擁有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致富,并不以犧牲舒適為代價地支付賬單。這就是財商。6.給你的經紀人以優厚的報酬——好建議的力量。真正的技能是在某些技術領域能夠管理比你更聰明的人并給他們提供優厚的報酬。7.做一個“印第安給予者”——無私的力量。明智的投資者不只看到投資回報率,而且還能看到一旦收回投資就能額外得到的資產。這 也是財商。8.用資產來購買奢侈品——專注的力量。如果一個人缺乏自律,最好別想著致富。因為從理論上來說,從一項資產中獲得現金流的過程是容易的,但是擁有控制金錢的堅強意志卻是困難的。在今天的消費者世界里,由于存在種種外在的誘惑,所以很容易在支出項揮霍金錢。因為意志薄弱,金錢的流出簡直是無遮無攔,這就是大多數人貧困并在財務困境中苦苦掙扎的原因。我們上學去學習某個專業,這樣我們就可以為金錢工作了,但我認為——學會讓金錢為你工作同樣重要。我習慣于用消費的欲望來激發并利用我的理財天賦去投資。記住,輕松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艱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輕松。要成為金錢的主人,你就要比金錢更精明。然后金錢才能按你的要求辦事,它會屈服于你,這樣你就是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這就是財商。9.對英雄的崇拜——神話的力量。英雄人物不僅激勵了我們,還會使難題看起來容易一些,他們堅定了我們要像他們一樣的決心,“如果他們能做到,那么我也能”。10.先予后取——給予的力量。只有先給予,你才能在將來取得豐厚的回報,無論金錢、微笑、愛情還是友誼都是如此。“上帝不需要得到,但人類需要付出”。你的世界就是你的一面鏡子。】
【行動的人總會擊敗不行動的人。最重要的是“做過”和“去做”,在你得到財富的回報以前必須先行動。】
這是《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的第一本書,是系列總括和大綱,以上摘錄的只是一部分,其中很多理論在一些相關的課上也有聽老師提到。本書圍繞的主題是首先必須建立正確完整的財商思維才有可能更快更方便地讓錢生錢。接下來的幾本是各個方面的具體闡述應該也會挺有意義。只是,目前的我實在對投資沒什么興趣和欲望,看這些書反倒會覺得辛苦感受不到太多的快樂。因為只是看沒有實踐只會加大心理落差可能還會被正確的理論誤導產生極大的偏差,當然如果是正面影響相信會有效果。我還是喜歡其他風格題材的閑書,這類的會盡量涉及但要視能否從中感受到快樂而定。先從理財開始或許之后會逐步涉獵專攻。誰知道呢。
2014.4.7 陌上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