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時間管理一直被灌輸了一個概念——專注,要認真的做一件事情,且只做一件事。
今天早上,我本想認認真真地把一篇文章A看下來。
文章A的開始提到了文章B(且是大受歡迎的文章),于是我就把注意力投向了B。讀到B的結尾,我覺得其中一句話非常好,忍不住分享!于是我就把這句話復制粘貼到了微博里面。但是發送之后,微博提示我必須要綁定手機,所以我又去綁定了手機號,最終完成分享。當然整個過程在2分鐘之內。
整個過程大概20分鐘。
過后,隨即,我就回到了文章A。但在開始后沒多久,我就發現一個問題。
我期待的“認認真真地把文章A看下來”這件事從開始找到文章到現在過去30分鐘,基本沒有進展。
而我除了沒讀完A,做完的事情有:讀完B、綁定手機、分享金句、寫下本篇文章。所謂靈光乍現(不是“春光乍泄”),我抓住反思的機會,寫下自己的思考,是件好事!因為這種“靈光”,我可不是時時都有的。有人說,你可以先把它記錄下來,可是記錄并不可能完整,而且在開始寫文章的時候,我的思考并不是這么多,寫著寫著就又有了一些其他的看法,所以,顯然寫下這篇文章就顯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我也開始懷疑,我想要堅持的“專注、一次只做一件事”這種方式是不是適合我?
首先肯定做事專注確實是件好事,并且在這個注意力這么容易被分散的網絡時代里,這可以說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但是能做到的人真的不多,否則怎么會有那么多文章那么多書來教大家,也確實說明了這是大家的需求,但是這一定是你需要的嗎?一定是你要培養出來,不專注就做不成事的嗎?(或者你有可能中了營銷的圈套)
我就是一個容易被“花花世界”吸引的人,充滿好奇心是我對自己的評價,但是也總有被分神的時候。但也并不是做不成事!!還是要看這個事情你是否愿意去做,如果愿意去做,即便被打斷,哪怕重新開始,也不怕做不完!做不完也不怕!
開始思考和會思考,會思考和會表述,這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上面巴拉巴拉這些,我感覺脈絡不清,堵起來了。
其實我也不必妄自菲薄,我能夠堅持想到做到就已經不容易了。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在讀到第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發了,現在這個思考,我是不是要,在一件事情上一直專注,而把其中突然發現的打斷的事宜,不去做?不去做,會有一個問題,會讓我感到心神不寧,為什么呢?可能是害怕遺忘,也可能是,對于自己突發感受,特別想做記錄做執行的緊迫感。
當然現在來寫這篇文章,我就是已經,給了自己一個答案,就是我愿意去,打斷自己,想要專注的工作,去完成自己一些突發奇想,或者,突然打斷我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