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老師是我的孩子,說他是老師一點也不為過,對比他,我這個當媽的更容易情緒激動,產生焦慮,小楊老師除了在作業遇到難題時,產生煩躁,其余時間都無比的快樂,單純。
他很善良,比我這個當媽的情商高,八九歲時,有一次參加市里乒乓球賽,那是他第一次參加,看得出來還是蠻緊張的,對于球的把控總是偏離,分數一直不高。對比賽是要打好幾局的,他對陣一個小男孩時,那個男孩比他還緊張,連輸了好幾個球,遇到他出擊有好球時,我會開心的鼓掌喝彩。明顯那個男孩實力較弱,第二局也輸了,我又為咱孩子鼓掌。
小楊老師生氣了,對我教訓一次,“你怎么能這樣,別人明顯不如我,打輸了,你還給我鼓掌,別人心里多難受,別人媽媽會怎么想?如果換作是我這樣呢?”幾句話說得我無言以對。我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了,忘記了換角度思考,孩子的一翻話猶如當頭一棒,我這個媽媽感情太粗糙了。
小楊老師教會我做人要換位思考,不要總沉浸在自己的情緒當中,要經常觀察一下周圍的環境去講話,要懂得體諒別人的感受。
小楊老師還教我騎賽車。去年家里做為對他的獎勵買了一輛賽車,他可開心了,騎得也好,但是沒人陪玩也挺寂寞,于是他要求我也要騎。可我怎么會呢?小楊老師說了句,我來教你呀。
那一晚,我們在小區里,孩子先給我做了示范,然后我來試,我這個粗胳膊笨腿的蹬了數次都上不去,沒弄好還摔了一跤,說實話,真是不想學啊!小楊老師給我鼓勁,并把我引導到一處有臺階的地方,人站在臺階上騎車就容易了,我一試還真是的,幾次學習,上車下車不成問題了。
學習拐彎時,小楊老師教給我要點,方向打大,快速調頭,看著他小小的人影在昏黃的路燈下被拉長,我不好意思不去練習,冒著摔跤的危險去拐彎,雖然一開始是摔了幾跤,不過有小楊老師的鼓勵,一個小時掌握了要領。接下來我和小楊老師輪流玩,母子倆嘻嘻哈哈說笑,一種小幸福氤氳在夜色中。
所謂母子,就是幼小時我教他學本領,待他羽翼豐滿,足以自由翱翔,他又成了我的老師,這是一場輪回的緣分。
小楊老師不光教我,還教同學,他脾氣好,不驕不躁。學校老師讓每個家長下載一個班級優化大師軟件,里面有孩子的成長手冊,每日打開看看,各項加分扣分一目了然。
老師很細心,作業認真、紀律好,回答問題積極等全部都涵蓋在內,一周一次排名,分數高的能獲得老師獎勵。我一直覺得孩子對排名不重視,他從來沒有提出打開手機看軟件。
昨天放學,書包背在背上沒放,頭上冒著汗珠,臉上泛著紅潤的色澤,進門第一句便是:“我一天加了183分,成了全班第一。”開始我沒聽明白,以為是幾周分數的總和。他把手機拿去打開,我也湊過去一瞧:“唉呀媽呀!老師今天咋加這多分。”孩子驕傲地說,積極解答問題。這項一溜長,共有30個,每個5分,光這一項就加了150分。
原來他中午放學后,一直在教同學做題,至少有10人,直到把他們全部教會為止,下午快一點才回家吃上午飯。我心疼他,說:“咱放學回家先吃飯,吃完飯早些去學校再教同學。”小楊老師說,“那怎么行,這是老師給我布置的任務,而且這說明我自己懂了,才有資格教別人,這是老師對我的看重,吃飯能有這個重要嗎?”這小子就是這么擰,總是不聽我的。
小楊老師就是這樣,喜歡幫助別人,而且還能有自己的意見,把我這個當媽的映襯地稍顯粗鄙,但是我特高興,他的每一次思想也是對我意識的撞擊,我珍惜每一次互相對話的時光,更珍惜這種你為我師的欣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