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旭 童小紅
2011年,我寫過一篇關于張冠詩歌的評論,那是應鄂東一家期刊之約而寫的,題目是《永遠的春天里》。當時因為他正在寫一組關于春天的詩歌,在他的那些關于春天的詩歌里,我似乎讀到了一股濃濃的春意和對于春天,對于歲月,對于生活純潔的感情。從2011到2016,時間轉瞬過了五年,五年來陸陸續續地我又讀一些張冠后來所寫的詩篇:《我和我的春天》、《冬至以后》、《季節放歌》、《致落葉》、《叫醒那年月光》,這些詩篇都是關于時間和歲月的詩篇。
一
張冠的詩歌,主體格調是清新、委婉的,處處透露出濃濃的抒情意味;也時時透視著生活的美麗。在他的詩歌中,他歌唱人生、愛情、自然、生活,讀這些詩歌,使我們會感到生活著是美麗的。在《叫醒那年月光》,他是這樣描寫的:
“我看見秋夜在母親的圍裙邊打坐 / 我看見糧食在父親的喉結間跳舞 / 你的寧靜順著螞蟻的線路爬上老樟樹梢 / 你的呢喃撐開池塘層層漣漪” 《叫醒那年月光》
這就是生活,最簡單的、最質樸的愛,成為流淌在作者生命中的愛與詩的源泉。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麗與生命的多姿。美是詩歌中最突出的一個優越性是人們一致公認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組詩歌中,可以找到一些他是如何營造生活之美的蹤跡。
“我們生長如樹 / 如木棉樹 / 生長相遇相知 / 生長相許相望 / 生長韶華與滄桑 / 生長燦爛與絕望” 《向木棉樹致敬》
在這首詩中,詩人將詩的意境交織在“韶華與滄桑”、“燦爛與絕望”之上,將他自己的感嘆凝結在“花期經年 / 花顏如血”之上。詩人以意象和意境營造表達詩情,遠勝于淺顯的直白,他采用凝煉、含蓄的筆觸,勾勒出意境,便已經足夠。張冠的詩歌對生活充滿熱情,在藝術上追求一種美的表現,形成了他的良好的創作基礎。
二
從2006——2016年,張冠這十年中的詩歌流露出來的純粹和激情,以及他表現的瑰麗的想象力等等,都是值得人敬重的。歲月可以消磨一個人,也可以鍛造一個人。面對張冠的詩歌,我常常不安,因為在他的詩歌中,你時常會感到時間冷不丁地就從你身邊溜走了。
“如果你一直冰封 / 甚至關閉我的張望 / 我索性宣布自己死亡 / 可死 亡是需要安魂的 / 我只要春風掀開你的愁容 / 哪怕你的笑意長著毛邊 / 我也喜歡紅月亮” 《冬至以后之三:紅月亮》
我認為,在他抒寫往事和回憶時,這正是一種生命之戀,足以抗拒一切冰霜。在他的詩歌中這種由春到冬的這種季節性的轉換,彰顯了他的生命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詩歌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一樣,都是人類在對于自我精神的不斷追逐與深入探索。詩歌本是一種主情的文學形式,詩歌之所以具有永竭不衰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具有比其它文學形式更直接、更飽滿的情感因素。張冠詩歌中,那些穿越歲月的篇章就是情感的渲泄。在他以四季為主題的詩歌中,表露得尤為突出。他那《紅月亮》、《綠色挽歌》、《十二月的風》等,無不洋溢著對歲月的眷戀,對光陰流逝的感嘆。
“陽光老去 / 從手指流過的風老去 / 從心底游出的笑老去 / 看你大葉扶小葉 / 新綠擠舊綠 / 又能開出暖意幾許” 《綠色挽歌》
三
讀張冠的愛情詩歌,內心總會有產生一種神圣的感受。愛情作為人類的一種感情,其自身便具有神圣和純潔的屬性。但是把愛情付諸于文字,付諸于詩歌,卻并非易事。在張冠的《三月短句》之一《給雪兒》中:
“雪兒 / 這個季節容易讓人沉迷 / 不喝酒的男人都睡得沉 / 只有戀愛的女人興奮 / 太陽老高的時候 / 還在抱著星星的尾巴睡覺”
在張冠的一系列的愛情描述中,詩人滲入了自己深厚的內在情感。的確,愛情不必用過多的語言來做解釋,能解釋清楚的也不是愛,愛不需要設計;愛不需要裝裱;外表的裝飾是靠不住的,任何語言都是多余的,唯有那顆摯愛的跳動的心才是唯一的奉獻。
“我在疲憊的曠野里思念家園 / 不是在意為花所傷的眼淚 / 而是在乎為你的赤誠 / 相信我 / 一生為你恒溫” 《愛你如花》
這樣的愛需要理由嗎?自然厚樸是張冠愛情詩歌的感情特質。有生命潛能勃發的思念之情是他創作愛情詩的原動力。以“我”向“你”展開一系列的內心表白。從外表到內心,從氣質到品格,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個不虛偽、不做作、執著樸實的男兒情懷。
“也許我的祈禱窄得像銀針 / 而你的幸福 / 一定像宇宙之海一樣寬廣 / 幸福的感覺 / 就是一岸垂柳之綠 / 就是一坡杜鵑之醉 / 就是一船晚霞之暈 / 就是一樹雪團之純” 《給妹妹的一個特殊日子》
這幾句經由愛情抵達了純美的本質,抵達了圣潔的情感,抵達了人性的春天。
四
人的一生總是在回憶中度過的,記憶是美麗的;回憶是幸福的。張冠在他用心編織的人生詩情中,到處都流露出這種多情的回憶的影子。淡淡的憂傷;濃烈的歡悅;悵然的失落;深情的離別……。而這種回憶與想象,構成了一幅幅濃淡相宜,情感真摯的寫意畫。
“我是一個愿意分享的人 / 等我老了,閑暇無事 / 我愿意把書房整成玻璃幕墻 / 來年桂花盛開 / 我請你來 / 陪桂花大醉一場” 《四季放歌之八:致我書房外的桂花樹》
這樣的語言毫不做作,卻饒有深意。人的一生就是一首首抒情短詩,像一支支浪漫多情的小夜曲,撥動著我們的心弦。張冠的抒情短詩中的真摯熱烈的情感美,具有描述細致入微,情感細膩的特色。
人生是美麗的,基于這種信念和認識,張冠對生活和生命總是充滿著熱情,即使遇到曲折和逆境,也不改初衷。因此這就形成了他的整個創作的一種對人生的自信;對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情感基調。如在《河流》中就有這樣的描述:
“你一出現 / 我和我們就生動而燦然 / 泥沙不只是沉積 / 它在憧憬流水流年里涌動 / 它的回味在陽光月光里閃爍” 《河流》
這不是一種盲目地書寫,是對人生充滿了自信對生活充滿了向往,這是源于作者對生活美好的認識和對人生意義的深刻理解。
張冠詩歌的魅力就在于讓讀者在閱讀欣賞中,能夠調動自己對文字的感知力去發現、開掘、思考和領悟。只有在這樣的不斷閱讀中,你才會發現這些詩歌靜靜躺在那里,那種冷艷和刻骨的美;那種穿越歲月的美麗詩情是如此地牽動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