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腸飯其實是在香腸(《自制美味香腸》)前一天做的,對的,立春那天了。先寫香腸那篇純粹是記憶時限的問題,而臘腸飯卻不一樣,食材用量可以很隨性,味道美味的飄逸,目前我家狗嫌娃嘴上菜譜的top 3。
現在想想,這兩篇文章的先后順序沒按時間先后順序來寫也是非常有道理的,畢竟臘腸飯要先有臘腸再有飯,冥冥之中,頓感自己遠見卓識、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因此而如沐春風。
臘腸飯的食材很隨性,只放臘腸感覺有些單調,作為葷素和顏色搭配,可以選擇些根莖類的蔬菜搭配。我們家娃炒菜的話會對蔬菜有所喜惡,但是臘腸飯里的菜絕對是雨露均沾,就是一勺一勺的看也不看的吃,好像吃進去的都是臘腸一樣,就是這么神奇。
臘腸飯不像白米飯對米的品質要求那么高,可能從主角退到配角的原因。米的話根據自己用量,水我一般會選擇小于但接近一比一的比例,本身喜歡勁道的口感,這種比例蒸出來的米飯不會很軟,但很飽滿。米飯我不全選用粳米,還會加入糯米和糙米,粳米、糯米、糙米的比例大致在1:0.5:0.5。你會發現加了糯米的米飯嚼起來勁勁的糯糯的混合起來口感特別好。糙米的加入純粹是為了平衡,過精制的碳水太容易長肉,加些粗糧才夠完美。
加少量的橄欖油和白醋,橄欖油換成玉米油或者其他沒太大味道的食用植物油都可以,深色的菜籽油感覺會影響味道所以也沒有嘗試。加點油主要還是增加香的口感,蒸出來的米飯看起來亮晶晶明晃晃的,也好看,有食欲。
用檸檬汁代替白醋更好有檸檬的香氣,加白醋,我的想法是可以讓米和肉里的酯類水解或者中和產生一些令人愉快的味道,散發出食材本身的香氣。
加入臘腸,臘腸切片后會再中間分開小一點,這樣表面積大些味道更能和大米融合。
蔬菜我加的是那種包裝的豌豆玉米胡蘿卜粒,可以買鮮的,或者搭配其他瓜類、豆類、根莖類蔬菜。
基本就這些,電飯煲米飯模式,35分鐘吧就好了,好了就開蓋晾著,要不米飯容易變水,加點味極鮮,拌勻,臘腸飯就完成了。
之前做過幾次臘腸飯是先放的醬油,但有一次忘記了,蒸好飯才放的,發現后放更好,一是味道感覺更新鮮,二是有種日本醬油拌飯的感覺,當然要是有日本那種很好吃的醬油應該也是極好的。
如果選擇放糙米做臘腸飯我的經驗是先泡一段時間,糙米表面有一層粗纖維包裹著,需要軟化,我一般是預約模式,所以這個時間完全夠軟化的。如果是高壓鍋,應該就不用特意泡了,誰知道呢,試試吧,做飯就像做實驗多摸索總會有驚喜的。
plus,有種人真的是旁若無人的存在,文章被抄襲到別的平臺很不開心,所以,還是給圖片留下個印記吧。對于真的無底線的竊盜者我這些記號也是防君子不妨小人之所為。真要費勁巴拉的抄襲過去,我想大概是我的文字對他還是有極大的吸引力的吧。如果之前忽視了,接下來希望標明轉載來源和作者。希望你是個心存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