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重點關注飲食和健身,漸漸意識到自己一直有明明吃飽了但嘴巴還是很渴望吃東西。有時候肚子吃的很撐,又會責怪自己的自制力。今天搜到外網的一篇文章,挺有啟發。
找到自己真正的饑餓點
如果你肚子沒有感到饑餓,但還是對剩在冰箱里的半塊兒芝士蛋糕垂涎三尺,這可能說明你并不是對食物感到饑餓,而是對其他的東西。你可能內心很渴盼一個擁抱、安慰或者愛。你也可能是很渴望得到愛情、友情或者贊美。作一份清單,記下此時的你最渴盼的事情是什么。
和食物對話
和食物對話看起來好像有點傻,但你可以試試和你很想吃的食物聊聊天。問問那塊你很想吃的芝士蛋糕:“你會給我一個擁抱嗎?你會安慰我嗎?你會愛我嗎?你會成為我的朋友嗎?答案很顯然是No. 這塊芝士蛋糕能給你最多的就是隨著暫時滿足感而來的愧疚感。你值得擁有更好的東西,而且你也可以給自己提供比一塊芝士蛋糕更好的東西。
提醒自己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這已經不是你第一次因為情感上的饑餓而想吃東西了,可能這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如果那塊芝士蛋糕還在一直引誘你,你可以提醒自己放肆的吃下它之后你會感覺有多糟糕。你可以這樣告訴自己:“如果我現在吃下它,我很可能會覺得撐的慌,不舒服。可能我只是吃的時候開心,但這種開心并不長久。”
文章中還有兩點是關于讓自己的情緒吃飽、還有給自己的情緒一個緩沖的時間。我覺得這個用處不大,就沒有翻譯出來。
愿我們和食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各取所需,相互幫助。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