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快速高效的解決問題,一定要具備邏輯思維能力,也要有無論什么問題都能追回到本源,重新研究并找到答案的能力。
解決問題經常會用到很多工具,而工具會因為人的不同而造成使用方法不同,最后做得到的結果也有差異。工具無對錯,只有“擅長”和“不擅長”。長久不用會生銹。
PSA:problem solving approach。
PSA三項原則
原則1:要有所有問題都能解決的強烈信心(想到沒辦法了,思維就會停止),很多時候我們辦不到,并不是沒辦法,而是自己把自己嚇到了,絆倒在心理障礙,而不是實際的問題上。
原則2:思考問題解決辦法時,多考慮what ,if ……多想假如這么做,是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提前告知自己,這樣做或那樣做肯定不可以。
原則3:不要把原因和現象弄混(原因一般都集中在一點上,現象卻輻射在各個方面),去除表象看到本質,也就是要抓住根本原因。
這個能力還需要深度思考以及閱歷的積累,不然很容易就被表象欺瞞,找到根本原因的方法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
PSA實踐的步驟
step1:問夠100個問題,問題的原因就會顯現出來
step2:看到問題本質的話,就建立假設。
Step3:收集能夠證明假設的數據,并證實它。
在原因的不同深度會產生不同的問題,并不是一個原因是針對所有的問題,或不同階層的問題,相應的改善要針對最深層的原因。
發現問題,歸納問題,歸納事實,然后發現問題的本質。
做某事不順利時,首先要找到它的根本原因。(充分理解問題是什么,發現問題的本質),而不僅僅是解決眼前的問題,就比如一個人持續發燒,只吃退燒藥肯定是不行的,找到發燒的根本原因,才能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否則退燒藥的藥性一過,也許又開始發燒,反反復復,最終釀成大病。
成為問題解決者的5個步驟
1.首先是理解問題解決的基本信息(先全局了解,再從小處著手)常用的有5W2H等
2.理解問題所處的背景環境。
3.學習有效的信息收集法。
收集信息方法
(1)了解目的和背景
(2)明確應該知道的事物
(3)明確信息源
(4)掌握整體狀況
(5)從細微的著眼點收集信息
4.把數據圖表化
繪制圖表九大要點
.簡潔易懂美觀
.一份圖表只表達一種信息
.信息和圖表要一致
.將項目限制在五種以內,將重要程度低的項目放入“其他”
.將順序排列項目,突出顯示重要的部位
.將所使用的數據設置為一定的間隔
.明確數據時間和單位
.補充信息要有附注
.最后確認是否已完成
圖表深入進展
.制作長期圖表,觀察該期間內是否有變化
.沒有變化時將數據細化后再調查
.找出拐點,調查當時發生的事件及所做的事情
.分析要素并反應到圖表中
.與相關變量結合起來,觀察其關系
5.熟練使用框架圖,讓信息變簡單
問題解決的基本技巧
1.辨別必要的信息,哪些是關聯性比較強,哪些并不是重要的信息。
2.理解收集來的信息的意思。
3.要點是什么。
理解目標,發現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付諸實施并關注其過程。
先弄清楚發現問題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再動手搜集信息,并進行分析以便理解其含義,最終弄明白整個事物的來龍去脈。
?看完整體再看局部,把握整體動向后,再細分,注意尋找有什么變化及特征,關注發生的事物,掌握事實。養成經常總結“要點是什么”的習慣,要刨根問底“為什么會變成這樣”,變換調查問題的角度。
報告的時候,要重點學會如何總結。
1.總結方法有三個:(1)把要點總結成3點;(2)考慮“要點是什么(3)寫成文章,人的大腦最多記住3點。如果能用模型或簡單的方式很容易記憶。
2.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
(1)首先說明背景,簡單介紹這件事/工作的原委
(2)接下來是結論,表達要點
(3)最后為什么會這樣,用支持結論的三點概括
3.問題解決報告的5個要點:
(1)形成把要點總結成大約3個的習慣
(2)經常以結論為中心思考,經常問自己“要點是什么”
(3)根據聽眾變換報告的方式
(4)站在聽眾的立場上,把報告做的明白易懂
(5)報告中要包含歸納出想要說內容的正文(結論+支持該結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