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安依舊
前段日子,我與朋友一起在影院里邂逅了《重返狼群》這部片子。
這是一個女人與狼之間童話般的傳奇故事。
講的是一位叫做李微漪的女子,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救下了一只小狼崽。這只小狼崽是狼王的遺孤,它的母親因吞食盜獵者的誘餌毒發身亡,父親也被盜獵者殺害。而它,成了那場捕獵斗爭中唯一的幸存者。
它的名字,喚作格林。
李微漪將這只僅出生五天便失去了雙親的小狼,帶回了她成都的家。剛到家時,格林被一條博美犬沖著大吼大叫,幼小的它嚇得立刻縮進了李微漪的懷里。
作為李微漪的男友,也是兼導演的亦風,知道她將一條草原狼帶回家后,警醒她說:
“你聽過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么?”
誰知李微漪竟有些微怒:“但你知道那只是故事,并不是真的。”
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告訴我們的,便是一個殘忍的道理——不要救惡徒。東郭先生把“兼愛”施于惡狼身上,不僅沒得到回報反而險遭厄運。
“但格林不是惡狼,它是一匹善良的狼。”李微漪解釋道,“它才這么小,它不會傷人的。”
亦風似乎拿她沒辦法,只能陪著她一起將這只小狼在自家的畫室里慢慢養大。
格林自來到成都后,每日都趴在畫室的陽臺上,見著大城市里的川流不息。偶爾與鄰居家的狗狗們打鬧,偶爾跳到小區的池塘里游泳捕魚。他用銳利的尖牙咬著遙控器,目不轉睛地看著TV上播放的狼片。時不時地與“狐貍”爭搶食物與李微漪的疼愛。像極了一個急需得到關切的小孩子。
李微漪為了使它適應城市的生活,經常會把生肉切開,煮熟給格林吃,但某一天她不小心把手割傷,指間的鮮血直流。格林看到李微漪受傷,本能地跑了過來舔舐她的傷口。但就是格林這么一個關心之舉,展現出了它作為狼的天性。嘗到鮮血美味的它,將白色地磚上的點點血跡舔了個干凈,眼睛里透出來的,是不同尋常的神色。李微漪把一切看在眼里,她知道,是時候將格林放回草原了。
剛開始去草原時,格林在新鮮的草叢里奔跑著,沒有捕捉過羊的它硬是被一頭公羊嚇得抖了抖身子;和狗狗們待在一起只會狗吠而不會狼嚎,李微漪便教它學狼叫;偶然一次找到同伴跟著去了一夜,回來卻一頭扎進李微漪的懷里,原來是被咬傷了;聞著被李微漪偷換的壓縮餅干還是吃了,因為它知道李微漪也要活;時不時地躺下來,露出肚皮四腳朝天,搖搖尾巴告訴李微漪和她在一起它很開心。
可是它終究是要回去的,只有回到自己的世界,它才是自己。
格林在遇到用槍襲擊它的盜獵人和貪婪地想把它帶走的人時,它非但沒有跑,反而是朝他們走去。李微漪一下子就慌了,聲嘶力竭地朝著格林喊:“快跑!格林!跑!跑啊!”終于格林躲過了危險。但這同時也讓李微漪意識到了她一直所擔心的事情——格林它親近人。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帶著善意接近它的。
在回途的路上,李微漪和亦風路過了一家賣著狼牙和狼皮草的店,一顆顆尖利的狼牙浸泡在水里,600多張狼頭皮做成的皮草,上面都是它們已經被封合的眼睛。著實讓人觸目驚心!電影的那一幕讓我感覺,人在與狼的對比中竟顯得是如此自私與貪婪。
即便格林帶著李微漪為它祈禱來的紅色祝福,被活佛放生,那又如何呢?那只對有信仰的人有用。
亦風看出李微漪的不安,對她說:“要不我們把格林接回來吧。外面太危險了,有什么比活著更重要呢?”
“自由。”李微漪答道。
是啊,它一是一匹狼,一匹草原的狼,它不屬于城市,也不屬于任何人。
回顧《重返狼群》,其中有三處十分感人的鏡頭,始終讓我難以忘懷,潸然淚下。
一個是在若爾蓋草原的冬天之際,李微漪不耐風寒患上了肺水腫,只得臥病在床。格林知道她生病了,立刻去刨開它藏在雪堆里的兔子,給她叼了過來,兩眼汪汪地趴在窗口。李微漪看到格林來了,趕緊下床撫摸他的耳朵,略帶哽咽地說著:“媽媽會好的。”
對于狼而言,有食物,就代表著可以活下來,它不希望李微漪死,它想她活下來。
一個是在下冰雹的天氣里,格林一直咬著李微漪的褲腳不讓她出去,是怕她有危險。果然,李微漪在冰冷的雪地里行走時,不慎崴了腳,還滲出了鮮血。李微漪打電話給亦風,告訴他自己走不了了。誰知道四十分鐘后,格林竟翻山越嶺,從山的那一頭拽了一匹馬回來,用頭推著李微漪上了馬背。
還有一個是在李微漪終于為格林找到它原有的歸屬——狼群時,格林跟著自己的同類,一步三回頭。它遠遠地站在山頭,看著李微漪朝自己喊,格林,走啊,媽媽看著你走。它便知道,這一走,可能就再也見不到李微漪了,可是它沒有選擇。于是它回頭看了眼自己熟悉的家,慢慢地走回狼群。
我想,作為紀錄片,《重返狼群》的成功不在收獲了觀眾的眼淚,而在于真實,正是因為真實,才足以讓人感動,讓人唏噓。電影中的每一幀都將成為歷史上的痕跡。他們拍到的狼群是國內迄今為止拍到的最大的野生狼群,而格林是世界首例由人撫養長大又重新放歸草原的狼。
我在2015年曾與家人去往錫林郭勒草原。那是一片遠離塵世的地方。在通往草原的公路上偶爾會遇見正在放牧的牧人,從車上可以看見一群羊和牛有序地過著馬路,路過的車輛均安靜地等待,不鳴笛,不吵鬧。一切看起來都十分美好。
可是當我們去到草原上,和牧民對話時,我們從中了解到盡管此處為自然保護區,每到秋季狼出沒時,仍有許多盜獵人拿著槍去獵殺狼。
聽聞還有不少當地的人獵殺狼之后,會挖取狼眼和拔取狼牙,將它們進行加工后做成掛飾,有的將它放在屋子里辟邪,有的帶在身上作護身符。這是多么可笑啊!同樣是人,他們為狼、為草原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而這些被利益沖昏頭腦的人,不斷地獵殺狼,挖去它們的雙眼,剝去它們的皮毛,拔去它們的牙齒。這是何等地痛心,何等地殘忍!
明明是保護區,卻什么也保護不了。
大草原的美,遠離人群和世俗。可回歸現實,我們仍感到無力。
看完電影后,漸漸地不再想面對一個現實的世界,它真實地令人畏懼。
但在現實中,卻也有著那么多的不可思議,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電影將它完完整整地呈現了出來。
亦風在接受媒體的一次采訪時,說起了為讓《重返狼群》在中國影院上映的漫漫長路。歷經七年,經過反反復復地刪減,終于有了成片,然而卻一次次遭到影院拒絕,因為他們都不敢承擔這部片子的風險。但幸運地,一次朋友偶然的介紹,他們認識了劉同,在他的支持下,《重返狼群》這部影片終于得以上映。然而盡管費盡千辛萬苦終于讓它登上了熒幕,它的排片依舊很少。單從我6月20日看來,也就是影片上映的第五天,它的排片一天下來居然只有三場。去到影院觀影時,我和朋友兩個人也“有幸”地包了場。
反觀如今的電影市場,大部分都被美國大片所占據。而《重返狼群》又恰巧碰上了《變形金剛5》。在我觀影完后向身邊的朋友們推薦時,大部分朋友給我的反應竟然都是“你居然去電影院看中國的片子?”“紀錄片有什么好看的?太無聊了。”“估計又是人與動物之間催淚的梗吧,好俗啊。”,只有極少部分的朋友才接受了我的安利。
我感到深深地失落。我沒辦法去改變所有人的想法讓他們接受我的安利,但我只希望將自己所感受到的,傳達給身邊的人。
這么多年過去,當李微漪再次回到若爾蓋草原時,格林已經成為了新一代的狼王。盡管如此,盜獵人也依舊存在,李微漪未能救下的兩個狼崽,就是格林的孩子,她眼睜睜地看著它們被獵殺。李微漪說,如今見到格林,他們只相見不相親了,因為它開始畏懼人,它害怕我把它帶走。
當我們完全回歸現實本身時,只黯然地發現,在這個人與動物共存的世界里,唯一不和諧的因素,竟然是人。有時候會想,人這個動物真的很奇怪。像李微漪說的,人比狼高等,狼卻比人高貴。
我們現在倡導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生態區。不僅是為了拯救像格林一樣的狼,也不僅是為了拯救草原,我們所拯救的,終將是我們自己。
(最后:感謝所有將它看完,以及接受安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