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說產品的定位很重要,它決定了該產品是否能在用戶心智中占據一個特殊的領先位置。
但實際上,我們需要做的是給企業而不是給產品定位,因為一個好的企業品牌在很大程度上能將其產品導向一個很好的主流。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確實是有一些不那么知名的導演也能出一些口碑很好的影視作品,但如果說一個導演的知名度一直以來都是用好的電影口碑維持,那么就算有時候出來的影片不那么盡人意,觀眾也都能在潛意識里提前接受。這也是為什么一個企業首先要把自身的定位放到高處才能保證其產品能夠在用戶心智中占據一個重要的領先位置。
當企業自身達到一個領先的狀態時,用戶自然會對其產品有一個主觀的評判。愛屋及烏也是這個道理,因為用戶是不知道企業在整個成長和發展的背后是怎樣一個過程的,所以企業需要給到用戶一個明確的目標,讓人說起一個產品就能聯想到一個企業,那么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成功。因為從一個企業分支的小產品推現出一整個企業往往比企業只代表一個產品要難得多。
所以現實情況是,大多公司都只能生產出一個在用戶心智中占據領先位置的產品品類,背后原因是你首先得取得成功,才能有錢獲得額外利益。
在產品時代,事情要簡單一些,因為每家公司都只生產一類產品。所以知道了名字就知道了公司的業務。
同樣的,一個名字不能用來代表兩個彼此完全不同的產品;一個上升,另一個就會下降。
很多企業在最開始是因為某一種產品而出名的,比如海爾冰箱。但隨著時代在改變,公司對產品所帶來的利益需求會越來越大,這時候衍生其他品類的產品無疑成了最快的成功捷徑,于是有了海爾電視機、洗衣機以及其他電器的出現。
但這并不是說這些衍生產品的出現就一定會不如原先海爾冰箱給公司帶來的利潤,但品類及產品的增加,特別是在產品名稱基于企業名稱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證明著這些產品很可能沒辦法超越一個新的名稱的該品類產品了。
有名望的大公司通常難以競爭得過規模較小,但定位明確的公司。規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定位。一家擁有一項不知名產品的不為人知的公司從公關宣傳上得到的效果,要比一家擁有名牌產品的著名公司大得多。
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名字太形象、太具有指向性,有時也會過猶不及,尤其是用在大眾消費品領域。
這一點上,寶潔就做得比很多企業要好,很多人其實并不知道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不同品牌的產品其實都出自這一家公司。但用戶并不知道啊,這就是一種受用戶主觀影響下的產品道路。企業給了產品不同的定位,那么它就是代表著不同類型的產品,雖然本質上是沒有很大差別的。
用戶知道寶潔是個知名企業嗎?知道。但同樣對于其衍生出的很多產品,用戶也很清楚,甚至這種對產品的認知蓋過了對一個企業的認知,因為產品更具象。
從這個角度來看,做到多個產品的成功未必會比得一個知名企業的獨有的產品的成功差到哪去。